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煤灰路基施工.doc

粉煤灰路基施工.doc

粉煤灰路堤施工方案(桥头路堤处理)
一、工程概况
为了减轻路堤自重,减少路基沉降,增大路基稳定系数,本段标头兴港大桥,竖海河大桥, 红阳河中桥, 新开港中桥, 四座大中桥的桥头都采用了粉煤灰轻质路堤。

粉煤灰压实方12.3万方。

天然方24.6万方。

二、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段落的确定
首件工程选在一分部竖海河大桥0#台k219+383.44~k219+441.69段,该段砂垫层己施工完毕。

三、首件工程的试验目的
3.1 确定压实厚度为30cm的情况下, 采用13t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最佳碾压遍数和压实系数,。

3.2 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3.3 确定填土机械化施工的机械最佳组合参数。

3.4 确定合理的施工作业长度。

二、施工准备
2.1.粉煤灰原材要求烧失量不得大于12%,烧失量超过标准的粉煤灰应作对比试验,分析论证后方可使用。

粉煤灰的粒径应在0.001~2.0mm之间,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应大于45%。

2.2.粉煤灰路堤施工前应对所采用的粉煤灰做好各项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严格按照《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标准执行。

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各项技术指标和设计参数。

三、施工工艺
3.1.为提高粘土边坡保护层与粉煤灰边坡的稳定性,将相接面筑成30×50cm的台阶状,并把台阶做成≥2%的反拱。

粘土保边宽度不小于2.0m,粉煤灰路堤采用分层填筑碾压,并应与土质边坡同步进行。

分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在路槽标高以下30cm范围内采用二灰土封层。

3.2.为及时排除渗入路基内的渗水,路基底部设置30cm的砂垫
层,在砂垫层上全幅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

在粘土保边土层中设置30×50cm的盲沟,设置水平间距10m ,垂直间距0.9m,呈梅花型交叉布置,在盲沟进口处应采用土工布包裹,以防粉煤灰流失。

3.3.粉煤灰的填筑、压实及养护
3.3.1.摊铺前应先按要求铺筑土拱和砂垫层,并对路堤边线、粘土边坡界线进行放样定位,摊铺长度应以当天摊铺,当天碾压结束为原则。

3.3.2.粉煤灰路堤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先填地段应分层留台阶,使每个压实层相互重叠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50cm。

3.3.3.粘土边坡应与粉煤灰填筑同步进行。

3.3.4.粉煤灰的含水量应在堆料场调节后再运到工地直接摊铺碾压。

3.3.5.粉煤灰路堤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碾压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

3.3.6.碾压应遵循先轻压后重压的原则,碾压完毕后及时检验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填筑上层。

摊铺后的粉煤灰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碾压完毕。

3.3.7.应做好路基施工的临时排水,保证工作面无积水。

3.3.8.对于已检验合格的压实层,如暂时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粉煤灰,应禁止车辆行驶并适量洒水润湿,防止表层干燥松散。

3.3.9.当粉煤灰路堤因故较长时间不能继续施工时,应进行表层覆土封闭并碾压密实,做好路拱横坡(不小于2%),以利表面排水。

3.4.粉煤灰路基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的有关条款执行。

压实度标准按设计要求检测。

拟定进度计划从2002年1月到2002年6月完成头兴港大桥, 竖海河大桥。

从2002年6月到2002年9月完成红阳河中桥, 新开港中桥桥头粉煤灰路堤填筑。

为桥头钻孔桩施工争取足够的时间。

四、沉降观测和填筑速率控制
4. 1 沉降板和位移桩埋设。

按通启建指工〔2002〕6号文件。

4. 2. 沉降观测及路堤填筑速率控制
施工期间,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

如果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若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分级填筑应按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加载方式进行。

当接近或达到极限填土高度时,严格控制填土速率,以免由于加载过快而造成地基失稳。

4. 3 观测频率
位移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超过15天,中间尚应加测一次, 以便观测时间的间隔不大于10-15天。

见通启建指工〔2002〕6号文件。

4. 4 观测精度
路堤施工过程中水准测量误差<3mm,闭合差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见通启建指工〔2002〕6号文件。

水平位移测量误差<1mm。

4. 5观测资料分析整理
对观测内容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观测,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随时计算,校核、汇总分析整理。

绘制变形与填土高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发生问题及时复测,当变形速率过大,有可能造成路堤失稳时,及时报告,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按规定及时提交观测工作月报。

全部工作结束后,向监理单位和业主提供观测结果、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4. 6测量点的保护和管理
观测工作是软土地基处理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针对本工程观测范围大,测点多,时间长,易被施工和当地破坏的特点,施工时将采取专人设置、专人观测、专人记录、专人保护的措施,确保观察点不丢失, 观测数据准确。

五、质量检验
5.1.每层碾压完毕后, 由试验室检测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检测标准及填料强度要求见下表
施工质量检险标准》“路基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5.3.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检测:粉煤灰路堤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

工艺流程图
六、土方填筑首件质量保证体系
副经理:雷云
质量负责人贾永泉
现场负责人路增良
测量工程师田畅飞
专职沉降位移监测员刘金山
试验工程师李崇学
机械副经理高国仁
机械工10 人
普工8 人
七、主要机械投入
3t 自卸车60台
挖掘机4台
140推土机 2 台
Py160平地机 1 台
旋耕犁3台
13t 压路机 3 台
八、质量保证措施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以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认真按照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则和质量检验标准来组织施工。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确立质量终身责任制,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

2、建立奖惩制度,做到优质重奖,劣质严惩,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认真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专检,专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 抽检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严格按自检、专检、报检的“三检制”和“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

4、认真进行材料检验工作,进场的材料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保单,工地试验室对进场材料进行复检,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5、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领悟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会同设计和监理单位解决问题。

6、认真进行熟悉图纸和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7、选拔技术过硬、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并配以业务熟练的作业班组,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全优。

8、对施工队伍进行经常性应知应会教育,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作业水平,干一项工程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树立一局品牌
9、尊重监理,对监理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整改反馈。

10、内业资料安排专人管理、归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