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学案
包括 和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 、 、 是否美观 、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2、合金:
⑴定义:在金属中 某些金属(或 )形成的具有 特征的物质。
⑵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合金比纯金属的颜色鲜艳,硬度比各成分 ,熔点比各成分 ,抗腐蚀性 。
■钛和钛合金: ⑴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⑵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⑶抗腐蚀性能好
⑵
⑶置换反应
A+BC==AC+B
⑷ ⑴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如 ⑵金属单质+酸→盐+ H 2↑:如
+新盐:如 知识点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K Ca 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⑵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⑶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 中置换出来。
(除K 、Ca 、Na ) 【巧学妙记】判断口诀: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属之间可互换,前换后、盐可溶。
解题步骤
例如
⑴排序:由强到弱
Zn 、Cu 、Ag
⑵选择方案 ①中间金属单质,两边盐溶液 ZnSO 4溶液、Cu 、AgNO 3溶液 ②中间盐溶液,两边金属单质 Zn 、CuSO 4溶液、Ag
③先与酸反应,再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稀HCl 反应,再用Cu 与AgNO 3溶液反应
“盐溶液”切记要写上“溶液”两个字!
知识点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铁的冶炼 冶铁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原料 铁矿石、 、石灰石、空气
装置
设备 高炉
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 的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化学反应
3CO +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现象 红色粉末逐渐变 ,澄清石灰水变 。
实际 应用
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 ,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注意杂质问题。
注意 事项
⑴先通CO ,再加热;实验完毕,先熄灯,继续通CO 至冷却。
⑵尾气处理:烧掉或用气球收集,防止未反应的CO 污染空气。
⑶注意与H 2、C 、CO 还原CuO 的实验对比
18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纯净物质的质量
物质纯度= ×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
★关键:将混合物转化为 物的质量 4、铁的锈蚀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生锈”的条件) 主要成分 特点
铝 银白色,有金属共性 Al 在常温下与 反应生成 的 薄膜 的结构,可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氧化
铜 色,有金属共性 Cu 在干燥空气中不活泼,潮湿时与 、 、 等
共同作用而生成 色的铜锈 (不填写) 铁
色,有金属共性 Fe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与 、 等共同
作用而生成 色的铁锈
很 ,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被腐蚀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 、
×纯物质质量分数
÷纯物质质量分数
纯净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②表面涂: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改变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
5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金属
③合理开采
④寻找金属的品
【考点新突破】
例题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玻璃钢
C、大理石
D、“塑料王”聚四氟乙烯
例题2: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
例题3: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铁矿石的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赤铁矿冶炼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某钢铁厂现要冶炼560吨的铁,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中考练兵场】
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
.
陶瓷杯
B.
不锈钢碗
C.
塑料盆
D.
玻璃茶壶
2.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小雯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雯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AlCl3溶液B.Cu(NO3) 2溶液C.H2SO4溶液D.AgNO3溶液
4.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物质形成溶液的pH
C.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和钢D.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5.已知某金属M可能是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将该金属放入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它表面一定会附上红色物质
B.若将该金属放入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一定会增加
C.若将该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一定增大
D.若将该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一定有气泡产生
6.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
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8. (3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紫色石蕊试液
C 软化硬水煮沸
D 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9. (4分)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通过如下步骤可从溶液中回收银,填下图中的空格并回答问题:在第一步
中,用铁粉不用铜粉的原因是
10. (4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
或不锈钢.
⑴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⑵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耐腐蚀性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⑶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镍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11. (5分)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⑵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14.(7分)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
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⑵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⑶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⑷写出物质A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10分)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
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⑴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⑵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⑶若上述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克,写出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质量分数的表达式:(用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