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练习题1

审计练习题1

审计学——练习题1
一、单选题
1、审计的主体是( 2 )。

①被审计单位②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
③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④有关的法规和审计标准
2、在审计证据中,比较容易获取,也容易被伪造或更改的是( 2 )。

①实物证据②书面证据
③口头证据④环境证据
3、一般说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有效,( 3 )就越低。

①审计风险②固有风险
③控制风险④检查风险
4、在审计过程中,( 3 )是唯一可由审计人员控制的风险。

①期望风险②项目风险
③检查风险④职业风险
5、所谓( 2 ),就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的人员盘点各项实物资产、现金,并且根据盘点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①审查②监盘
③观察④查询
6、对某一单位特定项目所进行的审计,称为( 2 )。

①局部审计②专项审计
③部分审计④专案审计
7、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 1 )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①相关内部控制②控制风险
③检查风险④内部控制失效
8、审计人员通常使用面询法取得( 2 )。

①实物证据②书面证据
③口头证据④环境证据
二、多选题
1、在审计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的审计抽样方法有( 124 )。

①统计抽样②任意抽样
③属性抽样④判断抽样
2、审计计划包括( 12 )。

①总体审计策略②简要审计计划
③详细审计计划④具体审计计划
3、下列属于政府审计的对象是(134 )。

①国有企业②民营企业
③国家金融机构④国家财政拨款单位
4、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随机抽样法,主要有( 1234 )。

①随机数表法②系统抽样法
③分层抽样法④整群抽样法
5、在下列情形下,应增加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1234 )。

①审计项目很重要②审计人员将检查风险水平确定得较低
③审计过程中已发现被审计事项存在错误
④某项目的大多数证据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外部
6、审计依据的特点有( 1234 )。

①层次性②时效性
③地域性④相关性
7、在审计证据中,会计记录属于( 23 )。

①外部证据②内部证据
③书面证据④环境证据
8、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以下( 23 )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①会计凭证层次②账户和交易层次
③财务报表层次④往来客户层次
9、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可分成( 124 )。

①财经法纪审计②财政财务审计
③强制审计④经济效益审计
三、判断题
1、某项存货,审计人员只要亲临现场监盘过,就可以认为该项存货是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

( X )
2、为了减少收集证据的工作量,审计人员可以将检查风险水平定得尽可能高一些。

( X )
3、相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则表现为既独立于审计的委托人,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
4、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程度越低,表明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越大,相应要求检查风险越低。

( X )
5、逆查法的优点是取证过程详细、不易发生遗漏,审查结果一般比较可靠,因此,是现代审计中常用的方法。

( X )
6、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支配越小,其证据力就越强;反之,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大,其证据力就越弱。

(∨)
7、无论采用的方法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
8、审计计划制定后,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
四、简答题
1、衡量审计证据强弱的标准及收集审计证据的途径。

2、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编制原则。

1、答: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在真实性、重要性和充分性、适当性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不仅需要真实性,而且必须具备重要性、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小,其证明力越强;反之,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大,其证明力越弱。

1)、监盘;2)、观察:4)、函证;5)检查;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2、答:(1)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做出结论的记录。

(2)编制原则:1)完整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真实性与相关性原则;4)、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责任性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