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方体体积教案

长方体体积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长、正方体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课件,生观看后,师问:为什么这样做乌鸦就能喝到水?生1:因为它放了一些石子后,水升上去了。

生2:因为石子占了瓶子里的空间。

师:不错,因为石子占了瓶子里的空间。

石子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这些石子的体积,任何物体都是有体积的,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来计算呢?从而出示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1、比一比,提出猜想,猜长方体的体积和谁有关。

(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三组图片的观察,使学生发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就越大,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就越大,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就越大。

通过观察发现了长、宽、高发生变化后,体积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2、摆一摆,用12个棱长1厘米的立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学生利用手中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2)演示,观察数据发现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
(3)再次操作,验证规律是否正确并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长×宽×高=体积。

师说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的长方体学生动手操作。

(4)总结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 a× b× c 或V= a b c
小结:要想求长方体体积必须得知道什么?
如果给你长、宽、高,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3、小练习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6分米,体积是多少?
4、通过小练笔引出正方体。

引导,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体的体积如何来求呢?你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求出它的体积吗?并指名汇报。

(1)演示。

(2)得出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 a× a 或 V= a3
(3)引导对a3 的认识。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4)要求正方体的体积得知道什么?(棱长)
让学生根据公式求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我们通过操作,比较、类推等方法找到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下面,喜羊羊就要来考考大家,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1、利用公式正确求出长正方体的体积(口答)。

2、想不想用我们刚刚学会的知识在数学王国里当个公正的小法官?(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米。

()
(2)43= 4 ×3 ()
(3)一个长方体的长30厘米,宽2分米,高5厘米,它的体积是30×2×5=300(cm3) ()
四、综合练习,拓展运用。

1、一块砖的长是12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用什么方法算出乌鸦叼进瓶里的石头的体积?要求学生借助于两种工具: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一把直尺,把这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只要求说出自己的方法。

五、总结谈收获
板书设计:长方体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长= a× b× c 或V长= a b c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正= a× a× a 或 V正= a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