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毕业有关的经典演讲稿与毕业有关的经典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06级2班的争气的败家子,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班48名毕业生发言。
四年过去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曾经憧憬向往的大学生涯,走向我们的最终归宿——社会。
服务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会投身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不断进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展鸿图。
再此,我代表我们班的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感谢家人对我们的付出和鼓励,感谢身边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
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还记得为次日的比赛挑灯做准备么?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自习室、野游、考试、获奖……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情深义重。
从大一开始第一次上讲台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到此时在为工作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这些岁月里,大学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班级聚餐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
昔日笑声不断的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
想起四年以前,我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而明天,我们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
毕业,又像一个长长的省略号。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
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盛开过的花……道一声离别,送一声祝福,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孕育过我们的这一片深情的土地。
大学时光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庆祝完成,而是宣布进步。
生活总会有压力,现实总要去面对,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
无论我们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此时我们都不必埋怨和懊悔,明天开始,我们一切都将清零,又在一个起点,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安康,合家幸福,记得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也祝福我们的同学们,四年相伴的兄弟姐妹们,一路走好,前程似锦,记得我们还和宜宾学院有个约会。
谢谢大家。
与毕业有关的经典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在这里,代表全班同学作毕业感言,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又特殊的日子,心中有许多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预备时,稚气的我们还像小学生一样只记得玩耍与嬉戏,老师您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功课上没有过度地进行克制与压抑,我们因此有了个快乐的预备时光。
初一时,稍稍成熟的我们渐渐有了中学生的气质,老师您不只从我们的学习上努力教育,而且还从我们的心里上悉心教导,因为你们知道孩子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一个成功的性格,我们因此有了个阳光的初一时光。
初二时,难逃叛逆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叛逆期,而老师你的任务却越来越繁重了,初二的学业压力虽比不上初三,但是却是初三的前奏曲,我们要开始适应压力与各种挑战,师生之间摩擦不断,我们也不断的制造麻烦,但在老师您尽心开导下,我们有了个充实的初二时光。
初三时,是我们迎接中考的时候。
中考是个大关,不是有多少人因为一时失误,将自己的前程断送在这里。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老师不断告诫我们要细心,却又不给我们增加过多的压力,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中都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照。
老师甚至还义务给我们补课,放学的时候,常常看到一群学生围在教师办公室的老师的身边,讨论与翻书的声音很少停歇。
老师的操劳与我们的努力成了我们现在最宝贵的记忆。
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大家都在向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样的经历,一身中又会有几次呢?老师与学生,常常被刻画称对头,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在我们看来我们更亲如一家,因为我们有一段勤奋的初三时光。
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军训时吗?我们在烈日下暴晒,坚持这难受的军姿。
我们的班主任也没有闲着,为我们擦汗。
当班主任看到一些没带水的糊涂男生打出了“信春哥,不喝水”的口号时,她便自己的矿泉水分给我们,自己却一口没喝.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记得,我们在中考时,老师们总是站在校门口,看着我们进入考场,看着我们离开考场,给我们打气,为我们加油。
不管是烈日还是大雨,我们回家时总能看到老师的殷切的目光。
然而三年的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三年前我们在此相遇,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将要分离,一句不舍或许显得过于干涩,但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表达我们对学校深深地留恋。
总而言之感谢学校培养了我们。
三年来丝丝缕缕的珍贵记忆,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间。
此时此刻,我们心里充满着一种依恋、一种不舍,更充满了对老师无尽的感激,是老师真诚的鼓励,让我们自信满满地做最好的自己,是老师背后默默的支持与无私的帮助,让我们破茧成蝶,在学习的花海中翩然飞舞。
最后,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对每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让我们用自己的进步与成绩,来报答老师的无私奉献。
与毕业有关的经典演讲稿3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一个喜庆和欢乐的日子,近4000名同学即将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跨入人生的崭新阶段。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深情的祝福!同时借此机会,向引领你们走上研究道路、陪伴你们走过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亲人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你们是十分幸运的一批毕业生。
北京奥运、六十周年国庆、百年校庆等一系列国家和学校的大事,你们都一一亲历。
在刚刚过去的百年校庆活动中,大家在纪念大会上感受清华百年的历史与使命,在校庆晚会上演绎清华人的精神和活力,在全球大学校长峰会上提供志愿服务,在为期一年多的百场学术论坛活动中增长见识、分享经验,还有近200对研究生同学在集体婚礼上,携手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这一件件大事,一幕幕场景,因为你们的参与和服务而更加精彩、更加动人。
你们是勇于担当的一批毕业生。
攻读研究生期间,你们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为发展学术贡献着智慧和汗水;你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你们积极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辛勤付出;你们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心系灾区,表现出清华人的高度责任感……在社会对“80后”的关注和争论中,你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堪大任。
你们是承上启下的一批毕业生。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清华已累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7万人,而在座的同学们是清华百年华诞后的第一批毕业生。
你们受到了百年清华文化精神的熏陶感染,又肩负着以实际行动为清华新百年发展增光添彩的重任。
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将离开校园,走上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很多同学选择了奔赴西部和基层,在祖国的每一片热土上,定位当代青年的时代坐标,续写清华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新的乐章。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继承和弘扬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德才兼备。
清华改制后的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在《知识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有知识的人“要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
钱学森学长说“我的事业在中国”,王淦昌学长说“我愿以身许国”,这就是清华人的责任,也是清华人应有的人生境界。
此外,大家迈出校门,是告别校园,但不是告别学习。
同学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有修养,有知识,并身体力行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这才是清华人最本色的“光环”、最显著的标志。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自觉地把创新意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而又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创新成果。
在学校,我们倡导和实施“创新性实践教育”,让大家在研究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
在走出校园之后,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当前中国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提升,需要大家贡献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也为大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舞台。
正如刚刚发言的马国馨学长曾经说过的:“解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就是世界水准。
”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曾维康同学,辗转多个省区,采访了江汉平原上一个小村子里、在全国各地生活和打工的26名村民,写出一部25万字的村落乡民口述史,展现了真实的现代中国农民群像,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硕士论文。
这就是把创新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很好例证。
衷心期望同学们把中国这块热土作为自己的创新舞台,深入社会、深入问题,得到真历练、获得真知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在注重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培育个性的发挥。
过去,清华曾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虽然也有一些诸如诗人院士、京剧艺术大师、流行音乐人等出现,但在整体上,学生的个性培养是比较欠缺的。
时代的发展进步,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资源。
清华的毕业生,既要注意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个性鲜明的,要在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成长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领军人才。
衷心期望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坚守梦想、保持个性,不媚俗从流,不轻言放弃,在奋斗拼搏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同学们,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需要你们来传承,清华新百年的篇章正在你们的脚下向前延伸。
让我们志存高远、努力奋斗,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上,“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谢谢大家!与毕业有关的经典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__级全体同学感谢我们的母校和老师,感谢你们这四年来的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现在我站在这里,很荣幸,也很忐忑。
作为即将离开武汉大学的年轻一员,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新一代武大人,在社会浪潮中该如何传承我们的文化,又该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武大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不是权威的理论,不是枯燥的课本,而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执着信仰和由衷热爱。
当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给我们如数家珍般地诠释深奥的学术概念时,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大师的睿智;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学者挥洒自如地展现他们恢弘的风采时,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专家的敏锐。
在武大,每一次讲授都是一次教育,每一堂讨论都是一次提高,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