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考试命题

期末考试命题


下面哪个数大约是8的3倍
A:23.7
B:24.7
C:
4、四则运算的意义。
5、量与计量 、代数初步知识。
单位换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 时间:1年=12 月 大月、小月、2月 填空: 3厘米=( )米 4.05公顷=( )平方米 3.2米=( )米( )厘米 5千克80克=( )千克=( 选择:选择单位

7、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计算、平移、旋转、方向与位置。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特征: 选择题-------有2个角不相等,有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选( )
高: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只有(
圆柱( )条高,圆锥( )条高
)不变。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
基本计算
4、看图计算1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
旋转而得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五、操作题(2题---8分)
1、画对称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2、给两个点画平行四边形
3.根据给定的方位确定其它的方位和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会使用路 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会根据要求作图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
计算+答语
1、口算:10题---10分 2、脱式计算:4题----12分
3、解方程1题,解比例1题,共6分
4、看图计算1题,4分
1、口算:(整、小、分、百分数) 要求---不能写两个“=”,不能在上面约分
2、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简算那步要体现 不能一步得出结果 3、解方程1题,解比例1题,(百分数参与计算) 内项之积=外项之积 那步必须有
期末考试命题
要求:

1、方框内答题(书写清楚、工整) 2、卷子不能折叠 3、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4、作图题:先用铅笔画 确定准确后用黑色签字笔画上,(不 能改了),颜色要比方框粗线
一、填空题(16题---16分) 二、判断题(5题---5分) 三、选择题(10题---10分)
共计31分
1.数的读写、略写、改写。
2.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如平均数、可能性、统计图表。 求平均数: 计算(数据总和÷数据总个数)
统计图的作用:根据生活中的需要选( )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可能性:数的组成,奇数、偶数
3.负数,整、小、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性质、互化、大小比较 负数:
正、反比例判断题:
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 圆柱侧面积100平方米,直径和高成反比例( )
9、观பைடு நூலகம்规律、解决问题。

数字的规律,+ - × ÷ 平方

图形的拼摆规律
10、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
符号、推理、分类、函数
经验的积累
10个阿拉伯数字
四、计算题(17题---32分)
数据小,常规计算
六、解决问题(7题---29分)
1、综合应用数的意义、数的运算性质和方法。
2、分数、百分数、代数知识(包括方程)。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对应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一块田地,改良技术后比原来增产20%后产 量为600kg,原来的产量是多少?
3、数学与生活。
整、小、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性质:
分数、百分数的解决问题:含糖率,成活率
互化:

)÷30=3÷5=
12

36 = 5
=(

用小数表示
12÷( )=

16
=( )︰(
) =( ) % =0.125
大小比较:用估的方法--------选择2个 选择与1或1/2更接近的数
公园平均每周210~300人去参观,4周一共去的人数( ) A:750~1100 B:870~1290 C:850~1190
)克
选择节日
方程:
用字母表示:
列方程、方程的意义:
选择题:根据题目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方程
粮食方面:
鸡兔同笼:
6、倍数与因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要求:2、5、3倍数的特征,10以内的质数, 奇+奇=偶,偶+偶=偶, 奇+偶=奇
选择题:一个多位数6位数,个位是.......,这个数是(
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长6m,宽4m,高10m, 求容器的占地面积( ),求表面积( ), 体积( )
平移、旋转、方向与位置。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横着的正方形,侧面看是2 个横着的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最少有( )个 正方体 组成,做多有( )个正方体组成。
8、比和比例的概念、比例尺、正、反比例。
4、比例(包括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5、平面或立体图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可能是联系实际生活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
看图计算考了,这里就不考
6、行程问题
从家到学校1500米,去和回来速度比为5:7, 去花掉14分钟,回来少用几分钟?
7、统计图表。(近视人数)
可能不考扇形统计图,考折线、条形,不画图 回答问题:1、分析、判断、预测 2、求平均数、 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