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受限空间专项培训

受限空间专项培训

印度尼西亚蝶阀-未遂事故-2001年
Foinaven,英国-2人受伤-2001年
死亡事故德克萨斯城炼油厂-2001年8月8日
BP-事故实例
未遂事故,开放容器- 卡森聚丙烯2001年8月10日 基尔氮气中毒未遂事故-2001年10月13日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氮气接触-2001年11月8日 Baatan,挤出机厂房内氮气泄漏-未遂事故-2002年4月29日
28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29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30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污水 井 •井下 污泥
31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32
一起硫化氢中毒、氮气窒 息事故的教训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对全过程进行气体浓度监测。
在上述几起事故中,作业人员都是在没有取样分析情况下, 不佩戴防护用品下井作业,发生中毒,但分析事故过程会发 现,硫化氢是在作业人员疏通污泥井、凿开封堵物之后由管 道中流出的污水逸出的,即使最初进行了取样分析并合格, 依然不能保证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硫化氢浓度始终不超标。因 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对全过程进行气 体浓度监测,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所有向该空间内输送物体的管线已切断并正确锁 确定在进入受限空间期间的联络方法; 已准备好进入所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
受限空间内保持通风;
必要时准备好在受限空间内的照明。 • 3 2016/4/27
9
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者必须:
明确有限空间内的危害因素;

验证各项防护措施是否已完成;
生理影响—硫化氢中毒
浓度(mg/m3) 0.012-0.03 10 70~150 200~300 症状 硫化氢的嗅觉阈 最高容许浓度 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 眼急性刺激症状、肺水肿 8小时 1-2小时 1小时 停留时间
500~760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 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15~60分钟
受限空间内气体应至少每隔2小时必须重新检测一次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的气体检测数据30分钟内有效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作业过程中因任何情况中断后重新开始,必须再次进行气体检测
也要意识到其它非空气的危险
•置身受限空间,同样必须意识到其它非空气物质带来的危险。例如,许多 受限空间里的材料能引起“吞没”事故。在空间里移动机器零件和电线同 样具有危险性。 •如果存在潜在的电气问题,在受限空间作业开始前必须遵守上锁/挂牌程 序。必须关闭所有潜在的危险能源。同样需要关闭的还有活动部件。 储存的能量在进行上锁/挂牌后依然可能存在于受限空间内,所以必须 “排除”。这包括: 气动能量 电流 液压能 •管道系统可能需要“排空”,以便排出所有液体。“双关双泄”程序同样 能切断其它危险,例如蒸气。 •有些设备可能属于重要“服务系统”的一部分,不能被上锁。在这样的情 况下,需要采取其它措施以确保进入者的安全,例如:使用额外的个人保 护设备。
与监护员保持联系; 使用特定的设备 (防爆工具/吹扫或通风/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带或救生绳/灭火器/联络工具等) ;
对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氧气含量保持 不间断的探测;
发现异常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2016/4/27 10
生理影响—窒息
氧气(体积%) 23.5 21 19.5 15-19 12-14 10-12 8-10 6-8 4-6 最大“安全含量”OSHA 空气中氧气含量 最低允许氧气含量-(多数探测器设置在该数值或刚刚超过该数值) 最初组织缺氧迹象。工作能力下降。患有冠心病、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可 能会引起早期症状。 呼吸加快,费力,脉搏加快,肌肉协调、感觉和判断能力受影响。 呼吸频率进一步加快,深度加深,判断力差,嘴唇发青。 智力丧失、昏厥、失去意识、脸色发灰、嘴唇发青、恶心、呕吐、不能活动自 如。 8分钟-100%死亡 6分钟-50%可能死亡率 40秒后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影响与症状
受限空间的危 害。。。
受限空间 的 危险
人身伤害 爆炸或火灾 有毒气体或蒸气
19.5 23.5
缺 氧
危险 氧气 浓度 低于 19.5%
爆炸性粉尘
掉入陷阱
掉入旋涡
淹没
天气条件化学ຫໍສະໝຸດ 溅射跌落50内伤 高温
°c
噪声 机械故障
进入受限空间工作前的准备:


作业许可证、气体检测、监护员;
提供必须的通道, 确保该空间易于进出; 确保该空间内的设备已脱离电源, 并正确锁定; 定;
≥10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几分钟甚至瞬间死 亡(电击样死亡)
生理影响—一氧化碳中毒
浓度(ppm) 50 200 600 症状 最高容许浓度 轻度头痛,不适 头痛,不适 轻度心悸 1000~2000 站立不稳,蹒跚 混乱,恶心,头痛 2000~5000 昏迷,失去知觉 停留时间 8小时 3小时 1小时 30分钟 1.5小时 2小时 30分钟
硫化氢中毒以及氮气窒息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在中原石油勘探局分包商“ 10.27”事故中,最初 1名工人 下井作业中毒,连续 2 名工人盲目下井救人,导致事故扩大, 最终3人死亡。其它几起事故也是救援不当,导致多人死亡。
事故的教训非常惨痛,据统计,硫化氢中毒、氮气窒息事 故,救援人员伤亡的比例高于直接作业人员,农民工死亡人数 高于其他人员。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2012年8月12日16:30左右,宁波公司在裂 解3#炉炉膛内进行炉管(堵塞疏通)焊接作 业时,因为作业人员在炉膛中部作业,在炉 门口监护时无法观察到里面的情况、而且炉 膛温度比较高接近45度左右。监护人张红军 在炉门口对炉膛内作业人员叫了几声没人应 答,他怕里面作业人员中暑,就违规进入炉 膛观察情况,刚进入不久(大概2分钟左右) 被现场安全工程师发现并进行了教育。
-2003年2月5日 氮气未遂事故, Grangemouth炼油厂-2003年3月11日
•受限空间指半封闭或全封闭的空间,包括进入或探入炉、塔、 釜、容器、罐、槽、料仓、沟、渠、管道、下水道、烟道、火 炬、井、坑、池 等。 •挖掘作业深度超过1.2米时也属于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定 义
注意:身体的任意部位进入受限空间都属于进入受限空间
部分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爆炸浓度范围(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 !
受限空间进入
除非万不得已 ,一般不得进 行受限空间内 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请 登记挂牌

物理隔离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申请作业许可证,已审查和理解许可 证各项要求; 确认所有其他参与作业人员理解并遵从程 序要求,并在作业开始前进行安全交底; 确认作业环境安全和相关控制措施到位; 协助装置区操作人员做好作业前的相关准 备工作。
•如作业中使用救生绳,则必须和五点式安全带配合使用。 •救援绳索可以系在五点式安全带的背部中心、肩膀上部或胸上部,绳索 的另一端钩到空间外的固定支撑点或“救援设施”上。
•如果非进入救援系统会增加进入者进入时的危险(例如混乱交织的管道 系统),或对援救工作没有帮助,那就不要使用非进入救援系统
•在发生紧急状况或接到紧急疏散通知时,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进行人员疏散,以确定问题产生原因。 在重新进入前,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对空间进行再次检查和确认。 由作业负责人填写新的进入许可证。
监护员的职责


经过培训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阅读并执行许可证内容, 熟悉现场可能存在危险物料的MSDS。 登记进入和离开受限空间的每一个人,即登记挂牌。 受限空间内有人的情况下坚守岗位。 经常检查受限空间内情况良好(仅从外部观察)。 必要时参与救生绳和空气长管的使用和检查。 若作业空间内出现异常时,通过无线电等有效方式立即报警。 向受限空间里的人员发出外部情况变化的警告,必要时使他们撤离。 如果受限空间内作业受到时间限制,例如在极端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作业,则保持 严格检查,避免人员在这种条件下过度暴露。 应仔细审查受限空间的出入口设置,同时考虑受限空间作业所涉及人员的身体能力。 监护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 所需监护人的数量取决于受限空间的入口数量,应进行整体数量评估,实现全方位 的责任。
作业人员的职责
阅读并执行许可证内容 经常检查受限空间内情况良好,如果发现有任何 异常,应立即撤离受限空间并向监护人员和主 管报告 与监护人员保持沟通。在监护人要求撤离的情 况下,应立即撤离。
如果我看到一个同事失去 意识怎么办?
报警-像所有事故一样首先要做的事情。 如果没有佩戴自给式呼吸器,不得进入该区 域。 50%以上在受限空间死亡的工人,都是因为 试图抢救其工友而死亡的……
26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人 孔
•我要检查塔内清洗 质量如何…
•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员工
•2005年2月22日 •约22点40分
•塔顶部平台(离地面约40米高)
•工人要 拉出的管 线
•丙烯腈装置 脱氢氰酸塔 •使用弱酸溶液对塔进行过最后阶段的化学清 洗后,用水冲洗。
27
事故分享-受限空间
•球罐顶部人孔位置照片
死亡事故印度尼西亚PT PENI-2002年9月13日
Coyrton炼油厂氮气未遂事故-2002年10月18日 未遂事故,洛基在隔离不当的氮气系统作业-2002年12月9日 卡森炼油厂氮未遂事故-2003年1月29日 帕萨迪纳氮气未遂事故-2003年2月7日
死亡事故比利时,发现钳工在槽车内死亡(可能是氮气设备泄漏问题)
关于气体检测
所有的受限空间都必须进行三项空气检测。这些检测由作业负责人监督, 并且必须通过有资 质的人员使用“直接读取”、经过校正的检测仪来检 测。该空气检测程序必须按下列顺序进行: 氧含量 - 必须在19.5% - 23.5% 之间(低于 19.5% 则氧气不足, 超过 23.5% 则加大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 易燃气体/蒸气/尘埃 - 不能超过“易燃/爆炸下限”的 10%。 常规气体/蒸气/烟雾 - 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