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 三)用药护理
病人常联合应用:溶栓剂、血管扩张剂、扩溶剂、脱水剂、抗凝剂、中 药等多种药物治疗,应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不能随意更改、终 止或自行购药服用。护士应熟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观察及用药注意事项,做好自我检测,配合治疗。如使用抗 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或减少出血并发症。每日或隔 日检测凝血功能,对调整药物用量可有帮助。少数情况下,患者凝血 功能检测结果并不与临床表现一致,患者已经出现血尿或便血但凝血 功能检测仍可在正常范围内,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抗凝、溶栓药物的用量。同时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和生命体征。
④锻炼责任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资料
苏长贤,男,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2.5小时”入院。 患者于2.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右上肢 不能上举,右下肢不能拖步行走,伴言语含糊,可理解他人言语, 吞咽稍困难,无饮水呛咳,无视物模糊、肢体抽搐,自行休息后未 能缓解,求诊于我院急诊科,急查头颅CT提示:“1、桥脑、右侧 丘脑、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左侧基底节-放射 冠区小软化灶。2 、脑萎缩。动脉硬化性脑病。”,予“醒脑静” 静滴后症状稍减轻,现为进一步及时诊治遂收入我科 . 患者本次发 病以来,食欲正常, 神志清醒,精神尚可,睡眠尚可,大便正常, 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有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收缩压 160mmHg,近期服用“洛活喜 5mg qd”治疗;否认“糖尿病、慢 性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病人接触史, 否认输血史。未发现药物过敏,预防接种史不详。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广州卫生学校
目 录
⒈查房目的 ⒒脑梗死用药 ⒓护理诊断 ⒔护理措施 ⒕出院健康指导 ⒖总结
⒉患者资料
⒊患者检查 ⒋诊断及依据 ⒌脑梗死介绍 ⒍脑梗死病因 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⒏脑梗死常见症状 ⒐洼田饮水试验
⒑肌力分级
查房目的
①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
②促进患者康复
③加强专科规范评估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肌力分级
脑梗死用药
(1)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于发病6小时内溶栓。
(2)扩张血管,改善脑组织供血。 (3)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控制脑疝的形成。 (4)扩溶剂的使用,降低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 (5)抗凝治疗。 (6)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情诊断及依据
病情诊断: (一)脑梗死 (二)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 诊断依据: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突 发右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右上肢不能上举,右下肢不能拖步行走,伴 言语含糊,自行休息后未能缓解,神经系统体查见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右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头颅CT未见出血灶、及本次发病责任病灶。
总结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与积极 预防脑梗死再次复发。
脑梗死常见症状
①语言不流利、看不懂文字;
②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③单侧或双侧口周麻木、流涎;
④暂时的黑矇、单眼失明或偏盲;
⑤眩晕、恶心、呕吐。另外还有肢 体动作不协调、看东西双影、声 音嘶哑、呛咳或吞咽困难、记忆 丧失等等。
吞咽功能试验
洼田饮水试验是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 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 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 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 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五)心理护理 细心观察病人的情绪状况,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与病人一 起分析 原因,并评估其焦虑程度。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定 期进行卫生科普知识宣教,使病人了解脑血管供血不足、高血压、高 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的有关知识。在协助患者认识自身焦虑表现的同 时,向患者委婉说明焦虑对身体状况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帮助病人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强调出现焦虑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向患 者介绍成功病例及治疗进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鼓励生活自理
鼓励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日常生活不过度依赖他人;告知病人和 家属功能恢复需经历的过程,使病人和家属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到坚持 锻炼,循序渐进。嘱家属在物质和精神上对病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使病人体 会到来自多方面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避免病人产生依赖 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二)疾病知识指导
告知病人和家属疾病发生的基 本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早期 症状和及时就诊的指征;指导 病人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 脂、脑代谢活化剂等药物,定 期复查。出院后若出现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 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来 医院就诊。
(三)康复指导
告知病人和家属康复治疗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分析和 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落实康复计划,并与康复治疗师保持联 系,以便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常喝水,尤其在清晨 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 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 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梗死 或复发脑梗死的机会越大。
高血脂: 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 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 糖尿病 80% 以上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 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 高,有利于脑梗死形成。 心脏病: 脑的血液来源于心脏。当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脑的供血量 不足,会引起脑梗死;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有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发 作时,心房内的栓子脱落进入脑血管,可引起脑栓塞。
(四)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 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量。 具体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 踩脚踏车、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强 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 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注 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 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 和力量型运动。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 包括三个阶段: 5-10 分钟的热身活动; 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放松阶段,逐 渐减少用力,约5分钟。
患者检查
T 36.9℃,P 60次/分,R 15次/分,BP 159/96mmHg。神志清 晰,构音含糊,未引出水平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 3mm, 左瞳对光反射(+++),右瞳对光反射(+++),鼻唇沟右侧 较浅,伸舌偏右,咽反射减弱,颈软,右侧肢体肌张力减弱,右上肢 肌力II级,右下肢肌力III-级,左侧躯体感觉正常,右侧躯体感觉减退, 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巴氏征阳性,双侧克氏征阴性,心率60次/分, 律齐,呼吸音清,未闻及干啰音、湿啰音,饮水实验阴性。NIHSS评 估:8分 。 头颅CT(2014-08-31,本院): 1、桥脑、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左侧 基底节-放射冠区小软化灶。 2、脑萎缩。动脉硬化性脑病。
出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预防指导
对有发病危险因素或病史者,指导进 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 低热量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 果、谷类、鱼类和豆类,保持能量供 需平衡,戒烟限酒;遵医嘱规则用药, 控制血压、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告 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每天散步 等运动,合理休息和娱乐;指导患者 在改变体位时应缓慢,腰部不可过度 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 旋转。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 过高,外出时有人陪伴,气候变化时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二)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是否有加重,有无呛咳,并观察血压变 化情况,记录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观察患者肢 体无力或麻木情况是否减轻或加重,有无头痛或其他脑功能受损的表 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 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注意 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得到 及时的反馈,进而改善相应的护理措施。
(7)脑细胞保护治疗。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吞咽障碍 (3)知识缺乏:缺乏本疾病治疗、护理、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相关知识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6)焦虑 与病程较长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 体位护理:指导病人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过高(以15-20℃为宜),以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 嘱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起身;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要太大,防止 因颈部活动过度或过急导致发作而跌伤。 2. 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渣屑,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协助定时翻身,按摩关节和骨隆突部 位,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进睡眠质量。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如厕、沐浴和穿脱衣服等,增进患 者的舒适感和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在院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如厕、沐浴以及外出活动时 应有家人陪伴。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3. 饮食护理:提倡合理进食高蛋白、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每 天钠盐摄入量应低于 6g,增加钾盐摄入。应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量具(如可定量的盐 勺);减少含钠盐调味品的使用量;减少含钠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等。少食肥肉、猪油、 奶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等,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使 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应该戒烟、限酒。 4. 安全护理:防止患者跌倒。应将呼叫器、必要生活用品置于患者床头伸手可及处,避免迅速改变体位、 活动场所光线暗、病室内有障碍物、地面滑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备床栏;指导患者在眼睛疲劳或复 视时,尽量闭眼休息或双眼交替休息,必要时备床栏。一旦有不舒服,应及时按呼叫器。应协助患 者生活需要,嘱患者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