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制图标准汇总

采矿制图标准汇总

2.3图纸标题栏
2.3.1图纸必须设有标题栏,以表明该图纸名称、设计阶段、设计日期、版本、设计者和各级审核者等。标题栏应位于图纸右下角,A4图纸位于图纸下边。特殊情况时可位于图纸右上角。
2.3.2国内外工程图纸标题栏均宜采用以下两种格式,见图2.3.2-1和图2.3.2-2所示。格式一主要用于A0-A3图纸,格式二主要用于A4和A3立式图纸。国内工程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时,可以不注释外文。
表2.4.5采矿制图常用比例表
图纸类别
常用比例
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地下开拓系统图,阶段平面图
1:2000,1:1000,1:500
竖井全貌图、采矿方法图、井底车场图
1:200,1:100
硐室图、巷道断面图
1:50,1:30,1:20
部件及大样图
1:20,1:10,1:5,1:2,1:1,2:1
2.5文字与数字
2.4.4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注写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示方法:比例必须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2,1:50等。
2注写位置:
⑴全图只有一种比例时,应将比例注写在标题栏内。
⑵不同视图比例注写在相应视图名的下方,应符合图2.4.4的规定。
平面图Ⅰ-Ⅰ
1:50
1:50
图2.4.4视图比例标注法
2.4.5工程图常用比例宜按表2.4.5选取。
297×946
0.5625
297×1051
0.625
A4
0.125
210×297
210×297
2.2.2 A0、A1、A2图纸内框应有准确标尺,标尺分格应以图内框左下角为零点,按纵横方向排列。尺寸大格长为100mm,小格长10mm,分别以粗实线和细实线标界,标界线段长分别为3mm和2mm。标尺数值应标于大格标界线附近。
图2.3.3竣工图签章格式
2.3.4复制和复用已有整套或部分图纸时,鉴定人应在原图纸标题栏左边加盖复制(用)图签章,签章格式应符合图2.3.4-1和图2.3.4-2的规定。
图2.3.4-1复制图签章格式图2.3.4-2复用图签章格式
2.3.5图纸内容需要几个专业共同确认时,必须在图纸内框外左上角设会签栏,其格式应符合图2.3.5的规定。
2.5.3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如需写成斜体字时,其斜度应与水平上倾75°,斜体字的字号要求与“2.5.1”款规定相同。
2.5.4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6图线
2.6.1图线宽度系列应为0.18、0.25、0.35、0.5、0.7、1.0、1.4和2.0mm。需要缩微的图纸,图线宽度不宜采用0.18mm。
图2.2.1-2A4图纸立式幅面图2.2.1-3A1A2A3图纸立式幅面
表2.2.1-1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mm)
幅画代号
A0
A1
A2
A3
A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a
25
c
10
5
规格系数
2
1
0.5
0.25
0.125
表2.2.1-2图幅规格表(mm)
中虚线
b/2
0.5-1.0
不可见轮廓线
细虚线
b/3
0.35-1.0
次要不可见轮廓线、拟建井巷轮廓线
粗点划线
b
1.0-2.0
初期开采境界线
中点划线
b/2
0.5-1.0
细点划线
b/3
0.35-1.0
轴线、中心线
粗双点划线
b
1.0-2.0
未期开采境界线
中双点划线
b/2
0.5-1.0
细双点划线
b/3
0.35-1.0
假想轮廓线,中断线
折断线
b/3
0.35-1.0
较长的断裂线
波浪线
b/3
0.35
短的断裂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的边界线。
断开线
1.0-1.4
剖切线
2.6.3平行线间隔不应小于粗线宽度的2倍,且不小于0.7m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4图线绘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虚线、点划线及双点划线的线段长短和间隔应大致相等。虚线每段线长3~5mm,间隔1mm;点划线每段线长10~20mm,间隔3mm,双点划线每段线长10~20mm,间隔5mm。
图2.3.5图纸会签栏格式
2.4比例
2.4.1图纸必须按比例绘制,不能按比例绘制时,要加以说明。
2.4.2应适当选取制图比例,使图面布局合理、美观、清晰、紧凑,制图比例宜按1:(1,2,5)×10n系列选用,特殊情况时可取其间比例。
2.4.3同一视图,采用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比例绘制时,应加以注明;长细比较大,且不需要详细标注的视图,可不按比例绘制。
K
经距
Y
摩擦系数
μf
动力系数
K
纬距
X
温度
弹性模量
E
标高
Z
温度
t
惯性矩
I
比例
M
华氏

截面系数
W
方位角
α
摄氏

压强
P
2.7.2工程常用钢筋(丝)种类及符号应按表2.7.2规定执行。
表2.7.2钢筋(丝)种类及符号
序号
种类
符号
直径d(mm)
1
热轧
钢筋
HPB235(Q235)
φ
8~20
2
HRB335(20MnSi)
1.0.3本标准遵照国际标准,图纸中使用的简化汉字、计量单位名称及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1.0.4在复制地质图时,仍采用原地质图例进行复制,需要在复制图中增加内容时,应按规定的图例绘制。
2、基本规定
2.1一般规定
2.1.1图纸应首先考虑视图简便,在符合各咨询和各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要求前提下,力求制图简明、清晰、易懂。
2.6.2绘图时应根据图样复杂程度和比例大小确定基本图线宽度b,b宽宜采用0.35、0.5、0.7、1.0、1.4、2.0mm。根据基本图线宽度b确定其它图线宽度。图线类型及宽度见表2.6.2。
表2.6.2图线名称、型式、宽度
名称
型式
图线宽度
用途
相对关系
宽度(mm)
粗实线
b
1.0-2.0
图框线、标题栏外框线
基本幅面
代号
规格系数
B×L
长边延长
短边延长
两边放大
B×L
规格系数
B×L
规格系数
B×L
规格系数
A0
2
841×1189
841×1337
2.25
841×1486
2.5
841×1635
2.75
841×1783
3.0
A1
1
594×841
594×946
1.125
668×841
1.125
668×946
1.27
594×1051
2.1.2工程咨询和设计图纸的度量单位,无论图面上和图中的文字说明,均应以法(规)定的计量单位表示。
2.1.3各咨询和各设计阶段的图纸均应编制图纸目录,图纸目录应符合图2.1.3的规格、内容、要求,图纸目录的序号应按各咨询、设计单位自行规定的各设计专业的编号顺序、子项(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号顺序和孙项(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号顺序进行编制。
0.75
631×594
0.75
420×1040
0.875
736×594
0.875
420×1189
1.0
420×1337
1.125
420×1486
1.25
A3
0.25
297×420
297×525
0.3125
371×420
0.3125
297×631
0.375
297×736
0.4375
297×841
0.5
中实线
b/2
0.5-1.0
勘探线、可见轮廓线、粗地形线、平面轨道中心线
细实线
b/4
0.25-0.7
改扩建设计中原有工程轮廓线,局部放大部分范围线,次要可见轮廓线,轴测投影及示意图的轮廓线
最细实线
b/5
0.18-0.25
尺寸线、尺寸界线、引出线地形线、坐标线、细地形线
粗虚线
b
1.0-2.0
不可见轮廓线、预留的临时或永久的矿柱界限
图2.3.2-1图纸标题栏格式一(320×64)
图2.3.2-2图纸标题栏格式二(180×64)
2.3.3竣工图图纸标题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竣工图与原施工图不一致,需重新制图时,在图纸标题栏格式中的设计阶段栏填写竣工图。
2竣工图与原施工图完全一致时,可以在原施工图图纸标题栏左边加盖竣工图签章,签章格式应符合图2.3.3的规定。
2绘制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3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两段,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4点划线与点划线或尺寸线相交时,应交于线段处。
5当图形比较小,用最细点划线绘制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6采用直线折断的折断线,必须全部通过被折断的图面。当图形要素相同,有规律分布时,可采用中断的画法,中断处以两条平行的最细双点划线表示。
均布动荷载
F
线速度
v
最小抵抗线
W
集中静荷载
P
风压
H h
坡度
i
均布静荷载
Q
风量
Q
角度
αβθ
垂直力
N
风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