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练习题一答案汇编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练习题一一、是非题1、某长度测量结果表示为L=345M。
( × ) 正确的表示应为L=345m2、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测量结果—误差 ( √ )3、准确性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 √ )4、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就是国际计量单位制。
( × )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由5部分组成;(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2)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3)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法定计量单位;(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5)由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和分数单位。
5、计量不同于一般测量,又严于一般的测量。
( √ )6、溯源等级图是n等级向(n-1)级溯源。
( √ )7、测量不确定度包括扩展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
( ×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A类和B类只是标准不确定度的两种评定方法。
8、所有实验室都必须取得资质认定合格证书。
( × )只有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必须取得资质认定合格证书。
9、质量监督人员应对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 × )质量监督人员应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10、能力验证是实验室借用外部措施来补充其内部的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 √ )11、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可包括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的仪器或方法或人员的比对实验。
( × ) 能力验证是实验室借用外部措施来补充其内部的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因此实验室能力验证不包括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的仪器或方法或人员的比对实验。
12、实验室必须配备、技术、方法、信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资源。
( √ )13、实验室应力争做到随时都能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出具检验结果。
( √ )14、为了防止其他顾客的技术机密被泄露,保证检验工作不受干扰,在检验时不容许顾客进入检验室。
( × ) 当客户(或其代表)要求观察为该客户所进行的检测或校准时,应在确保其他客户的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在指定人员的陪同下合理进入实验室的受控区,直接观察为其进行的检测/校准工作。
15、申请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
( × )16、“期间核查”就是指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的功能正常性检查。
( × )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而并非功能性检查。
17、检验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就是指对检验样品进行唯一性编号。
( × )样品除物类标识外,还应有状态标识,表明该样品的检测/校准状态,是待检、检毕、还是留样,该批样品应有同一编号,并对个体再细分编序号。
18、实验室应在合同签订后立即组织合同评审。
( × )合同评审应在合同签订前进行。
目的在于了解客户需求,并对自身的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必要评审,如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则不能签订合同。
19、实验室是不允许偏离规定的政策和程序或标准规范的,若一旦发现应采取纠正措施。
( √ ) 20、授权签字人是指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授权给予对检验报告进行签发的人员。
( × )“授权签字人”是通过评审组考核合格,具备代表实验室签批某专业技术领域检验报告能力,经过实验室授权的人员。
21、内部审核应覆盖主要的技术部门、检测场所和工作流程。
( × )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
22、委托方对实验室没有提出投诉和申诉说明委托方对实验室满意。
( × )委托方对实验室没有提出投诉和申诉并不说明委托方对实验室工作满意。
23、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鉴定。
( × )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而不是必须经过鉴定。
24、实验室应对质量体系每年评审一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更改和改进。
( √ )25、仪器设备损坏、故障、改装、修理的历史记录应纳入其档案中。
( √ )26、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
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直接使用标准的现行有效版本。
( × ) 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
27、检验仪器(包括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应进行期间核查。
( × ) 并非所有检验仪器都应进行期间核查。
只有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28、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其法律责任应由其母体组织承担。
( √ )非法人组织没有民事责任能力,其没有能力独立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而应当由其所属于的法人组织来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29、作业指导书和工作参考数据应及时更新。
( √ )对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含资料数据及需要控制的外来文件(包括标准)]进行控制,确保实验室各有关场所所使用的文件及资料为最新有效版本。
因此作业指导书和工作参考数据应及时更新30、作业指导书应上墙,或打印放置在仪器设备旁,以便操作人员容易得到和有效使用。
( × ) 质量文件应为实验室人员方便地获得并有效使用。
并非所有作业指导书一定上墙,或打印放置在仪器设备旁。
31、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 √ ) 32、抽样必须按照GB/T2828进行。
( × )GB/T2828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对于非连续批则不适用,因此还有其它抽样方法如GB/T1011等抽样方法。
33、实验室应按照随样品提供的说明书对样品进行处置。
( √ )34、实验室评审认可有效期为3年,其质量记录保存不得少于3年。
( √ )35、与检验有关的记录应经实验室领导批准并办理手续方可借阅。
( × ):借阅人应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实验室内部从事该检验工作的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进行内审时)以及认证认可的现场审核人员(现场审核时)。
36、实验室由于检验任务重,其资源不能适应按时完成任务时,可以将一些批次的检验任务分包给其他有资格和能力的实验室。
( × ) 本准则分包限于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37、检验报告需作修改,应对报告注以唯一性标识。
( × )报告修改应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38、实验室应对检验有影响的重要消耗材料、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其记录。
( √ )39、《评审准则》规定,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
( √ )40、纠正措施就是对不合格采取整改(纠正)的措施,预防措施就是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 × ) 纠正措施定义: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定义: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二、选择题:1、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是( c )a、标准化法b、产品质量法c、计量法d、a b c计量法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2、国家对用于( g ) 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
a、贸易结算b、安全防护c、医疗卫生d、环境监测e、检验f、检定g、a b c dh、a b c d e f3、评审准则要求实验室的( d )应有任命文件。
a、最高管理者b、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c、各部门主管d、a b c4、实验室应对( g )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a、抽样人员b、检测/校准人员c、签发检测证书/校准报告人员d、操作特定类型设备的人员e、管理人员f、a b c d eg、a b c d5、实验室的验证人员包括( h )a、质量监督员b、质量体系内审人员c、校核d、报告或证书批准人e、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人员f、a c dg、f bh、g e6、校准是确定( g )量值与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a、测量仪器b、测量系统c、实物量具d、参考物质e、a cf、e bg、f d7、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确定管理体系的( e )a、符合性b、有效性c、适合性d、适宜性e、a b cf、e d8、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定管理体系的( f )a、符合性b、适宜性c、充分性d、有效性e、适合性f、b c dg、a e dh、a b c d e9、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依据是( f )a、评审准则b、QS文件c、合同d、法律法规e、质量方针f、a b c dg、a b eh、a b d e10、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确保文件( d )。
a、完整准确b、标识齐全c、经过审批d、现行有效11、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h )a、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指导书d、记录、报告e、质量计划f、a b cg、f dh、g ea、验证质量活动持续符合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和评审准则的要求b、不断适应检测市场和标准更新的改进管理体系的活动c、有计划对管理体系各部门、各岗位和所有工作场所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独立的符合性检查d、编写审核报告,跟踪验证不符合项整改效果13、实验室人员能力应从( f )方面加以判断a、教育b、培训c、技能d、经验e、a b cf、e d14、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包括( f )a、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其保存b、按时完成检验任务c、保密d、a be、a cf、a b c15、如结果不可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实验室应提供结果相关满意证据,可以是( h )。
a、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的或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b、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对保留的样品再检验d、由有关各方一致同意并明确规定的协议标准或方法e、a bf、a b cg、a b c dh、a b d16、针对实验室的作业指导书,其范围包括( i )a、仪器设备操作和使用b、样品处置和制备d、校准工作实施细则e、数据分析f、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g、a b c d h、g e i、h f17、样品接受状态应予记录,其内容可能包括( h )a、样品形态b、是否异常或是否与标准状态相异c、与提供的说明是否相符d、是否适用于检验e、与要求的检验规定是否完全f、b c dg、f e h、g a18、实验室有关与人身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包括( g )a、防爆、毒、火、雷击、触电、损伤、盗b、保密安全c、危险品防护与处置d、三废处理e、消防f、a b c d eg、a c d e19、审查认可(验收)的法律依据是( b )a、计量法、标准化法c、产品质量法d、a b ce、b c20、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的确定取决于( f )a、相关标准、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b、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要求c、检测样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d、检测人员的健康、安全需求e、a b cf、a b c d三、问答题1、试就活动的目的、依据、方法和执行者,比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