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廉政文化及其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内容提要: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树立廉洁理念,还是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以党的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为重点的廉政文化建设,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加强对人的教育引导、监督改造,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党的纯洁性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过程中,从文化的视角来论及反腐倡廉建设,重视发挥“文化”柔性的力量,注重加大文化的含量,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激励和感染的重要作用;同时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硬件”反腐和文化“软件”反腐并举,加强从源头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是新时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之举。
一、文化及廉政文化的涵义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诸如思想道德、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习俗、制度体系等。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现实的时代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也都有其自己的轨迹和脉络,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同时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给政治、经济以反作用。
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文化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是一个人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中,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与源泉。
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广泛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廉政知识、廉政信仰、廉政规范、廉政要求及廉政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行为方式、社会评价方式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是抵制陈腐文化的重要力量。
换个角度来理解,廉政文化,它就是廉政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趣等与文化的融合,其目的在于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社会影响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些瑰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廉”始终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形成了一个以“廉”为传统道德核心的完整的道德体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在廉政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廉政论述,这些“廉说”、“廉论”,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我们党更是廉政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的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精髓,吸收了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反映了我们党廉洁从更是实践行动问题,离开社会实践,便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五是廉政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综合文化,它渗透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艺术之中,是以廉政为主题的“文化”,又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廉政”,既倡廉又倡俭,既倡正又倡和,与和谐文化、节俭文化、法治文化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综上可见,廉政文化既体现在廉洁理念的树立上,也体现在廉洁从政行为的规范上。
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教育改造的过程。
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树立廉洁理念,还是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党的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
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党员的自身的学习、修养,同时需要借助外力的推动、帮助,也就是要把廉政文化教育同廉政制度建设、廉政监督结合起来,努力使被教育者不能贪、不敢贪;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自身廉洁,才有资格成为廉政文化的倡导者、教育者;社会舆论要积极介入廉政文化建设,宣扬廉政者,鞭挞腐败者,时刻警醒党员干部不苟且、不霸道、不掠夺。
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就有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针对廉政文化的上述特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不断丰富其内涵。
为此,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思想理论,认真领悟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和弘扬为人民服务、“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传统。
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融入廉政文化之中,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提炼升华历史上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的廉政文化成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的一个过程,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人们的行为,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风气树立鲜明的导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改良工程”。
基于这样的逻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适应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通过廉政文化示范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廉政文化资源,共同培育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典型,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有力保证廉洁文化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石,倡导廉洁文化,形成公平、公正的政治环境和氛围,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有效地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党员队伍保持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党的光辉形象和执政能力。
廉政文化首先应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必须有丰厚的文化作底蕴才能使“廉政”深入人心,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特质,失去了文化本质的东西,也就无从谈及廉政文化,因此,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廉政文化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根本性地影响。
廉政文化作为我们党最新提出需要建设的文化形式,作为整个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应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的一种精神积累和沉淀,它是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渗透的过程,是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接受后被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
在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让廉政思想深入人心。
基于此,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从中吸取前人的一种品质和美德,以及与腐朽斗争的经验。
作为文化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把汲取传统廉政文化精髓,融入到对高尚精神的爱好和追求,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渗透和感染中发生悄然无声地变化,这也是廉政文化的本源目的所在。
现阶段,重提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是一个空洞口号,必须要把它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来维护它和实现它,从而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
党的纯洁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队伍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因此,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以加强党的纯洁性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是廉政文化建设要突出“文化”教育引导的特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维护党的思想纯洁性。
思想政治的纯洁性,是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的纯洁性,首先要统一全党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尤其是要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自觉的抵制和清除党内落后的、错误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观念。
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广大党员在思想政治上具备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二是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管理制度,维护党的组织队伍的纯洁性。
增强和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纯洁净化党的组织队伍,要在组织上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新情况和新要求发展的自我更新机制,使党的组织队伍具有强大的“免疫力”。
严格把好党员的入口关,坚持党员标准,这是确保党的纯洁性的第一步。
选拔好干部配好班子,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观,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