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唐朝建立于: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开皇之治D.光武中兴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二)多项选择题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的治世是指: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三)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参考答案:(一)1.A 2.A 3.C 4.D(二)5.AB(三)6、①有关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 ②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第三课盛世经济的繁荣习题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唐三彩”的主要装饰颜色是:A.黄绿青B.黄绿蓝 C.红绿青D.红绿蓝4.唐朝时人们以下列哪些谷物为主要粮食?A.粟和稻谷B.高粱和荞麦C.粟和高粱D.荞麦和稻谷5.唐朝的长安城有非常严格的布局,其中政府官署在:A.皇城B.宫城C.坊D.市答案:1.A 2.D 3.A 4.A 5.A第四课和同为一家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A.皮罗阁B.颉利可汗 C.大祚荣D.骨力裴罗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A.怀仁可汗B.成吉思汗 C.单于D.大汗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A.靺鞨B.突厥C.回纥D.吐蕃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A.吐蕃B.靺鞨C.回纥D.南诏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中宗D.唐玄宗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A.彝族B.白族C.维吾尔族D.藏族二、问答题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B 2.A 3.A 4.D 5.C 6.C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五课海内存知己习题一、选择题1.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A.朝鲜B.高丽C.新罗D.百济2.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是:A.新罗人B.日本人C.天竺人D.大食人3.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A.玄奘B.张骞C.班超D.甘英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5.与唐朝通商往来的国家有()A.60多个B.70多个C.80多个D.90多个6.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7.《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玄奘B.鉴真C.法显D.晁衡8.隋唐的哪些物品输入波斯?()①丝绸②瓷器③钱币④纸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填空题1._________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

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地区往东南一直达到_________。

2.隋唐时候,西亚的主要国家先有_________,后有_________。

3.大食在唐_________宗时,遣使来长安通好。

此后100多年里,入唐使节近_________次之多。

在_________,大食人建立了伊斯兰教礼拜寺。

三、列举举出唐朝时候我国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四、问答题1.说一说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2.说一说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关系。

3.想想看,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参考答案一、1.C 2.B 3. A 4.B 5.B 6.C 7.A 8.C二、1. 七江浙 2.波斯大食 3.高宗四十广州三、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

唐朝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

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四、1.(1)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13次之多。

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

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2)唐朝和日本贸易繁盛。

日本大量出士唐货币“开元通宝”,中国境内也发现日本银币“和同开珎”。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

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

唐朝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传入日本。

日本今天的一些习俗,如重阳节登高,就来自唐朝。

2.(1)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

唐和天竺往来不绝。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2)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天竺,天竺从此结束了用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3)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天竺的数学、天文、医学,编入唐朝的书籍。

唐朝乐舞里有天竺乐舞。

隋唐的石窟艺术、佛塔寺院建筑样式,也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3.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为唐人。

第六课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习题1.唐肃宗时一个身兼多职,封国公,他的命令等于皇帝旨意的宦官是()A.杨国忠B.李辅国C.李林甫D.安禄山2.唐政府在收复长安、洛阳时曾借得下列哪一民族兵力的帮助()A.回纥B.突厥C.南诏D.吐蕃3.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玄宗南逃蜀中4.下列事件技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5.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A.安禄山B.史思明C.郭子仪D.黄巢6.唐末农民战争发生在()A.唐玄宗时B.唐僖宗时C.唐肃宗时D.唐中宗时7.唐朝的范阳就是今天的()A.山西太原B.北京C.成都D.洛阳8.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长安B.山西太原C.范阳D.河南、山东一带答案:1.B 2.A 3.A 4.D 5.D 6.B 7.B 8.D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习题一、选择题1、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CA.罗马 B.巴格达 C.长安 D.科尔多瓦2、唐代长安城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DA.大雁塔 B.皇城 C.宫城 D.大明宫含元殿3、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B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C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B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B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7、隋唐时期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