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摘要1、猕猴桃全年病虫害防治月历2、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止3、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止一、猕猴桃全年病虫害防治月历1月、2月休眠期主要防溃疡病主要一点是在最冻时期过后,用屠溃等对主干、主蔓、结果母枝分叉口及基部15厘米进行涂抹,预防这些关键部位的病害。
特别对于红阳、翠香、黄金果、金艳等品种。
其余枝蔓喷布3到5波美度石硫合剂。
3月及时剪截发病枝蔓每3至5天检查一次,剪除一次新病斑。
病斑距基部较远时,在病斑下20厘米剪除。
病枝及时带出园子烧毁。
剪口涂屠溃。
果蝇多时,及时喷布菊酯类药剂防治。
大枝流红水时,跨病斑纵划道,涂抹勃生粉剂(粉:水=1:0.6到0.7)。
发病严重园用100EM菌剂灌根。
灌根量以能浸润根系为好。
3至5月,每月灌根一次。
稀释液中可加入5%红糖。
3月展叶期,喷药防治花腐病。
药剂要加渗透剂。
选用铜制剂、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等。
4月防溃疡病、花腐病及菌核病(开花早品种)除病枝及划道抹药同3月。
喷雾花前选用铜制剂,花后梧宁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
花腐病同3月。
还可单用1500到1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广谱杀菌,兼治多种病害)。
开花早品种如红阳、华优等,在最后一次授粉后4天内,喷雾一次药剂防治菌核病及小薪甲。
防菌核病药剂:选异菌脲、或菌核净、或乙烯菌核利,加入1000倍液渗透剂,杀虫剂选用功夫、毒死蜱等。
重点喷雾果实相接处。
10天后再喷一次。
5月及时剪除溃疡病枝、伤口涂药每次大量剪枝后,都要细喷一次杀菌药,防治溃疡病。
迟开花品种,继续防治菌核病、小薪甲及金龟子等食叶、刺吸式口器害虫。
药剂选用功夫、吡虫啉等。
6月主防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叶部病害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等杀菌剂及代森錳锌、嘧菌酯等杀菌剂。
趁枝蔓增粗,树皮产生很多空隙裂缝机会,还可施行骨干枝涂屠溃,追防皮层内溃疡病菌,并加强增粗生长。
7月主防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叶部病害特别翠香等品种黑头病要重点防治。
黑头病要注意预警,有个别果实出现黑头就要防治。
选用烯唑醇、或氯溴异氰尿酸(单喷)、或嘧菌酯、或神露菌剂。
杀虫药同6月。
8月同7月重点关注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黑头病防治。
9月主要防溃疡病溃疡病在秋季气温降到15℃以下,就可活跃繁殖,侵入皮层以至导管中潜伏,次春危害。
9月就应开始预防。
主要有涂干(抓大)、喷雾(不放小)、灌根等措施。
用屠溃涂干,另外,用5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加800倍液渗透剂也可涂干。
喷雾采用氯溴异氰尿酸、施纳宁、铜制剂、梧宁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溃腐灵等,选择2到3种药,轮流交替喷雾。
注意:氯溴异氰尿酸、溃腐灵要单喷,氯溴异氰尿酸可加渗透剂。
喷雾从9月起,每15到20天一次,最长一个月。
要喷细。
统防统治。
灌根,9月起,每月一次。
明年3月起,每月一次。
有漫灌条件时,每次每亩2包由你带路,随水冲施。
滴灌可将菌加水罐里(由你带路过滤去吸附剂)。
还可将菌剂配在大打药罐里,用施肥枪打孔灌注根系分布层。
每株10至15斤。
由你带路1500倍液,即每包60斤水。
菌剂灌根时,稀释液中加5%红糖,有利于菌剂一入土就迅速扩繁。
9月也要防刺吸式口器害虫。
10月基本同9月重点防溃疡病要注意采果后马上进行喷雾,防止病菌通过果柄侵染溃疡病。
11月重点落叶后喷药可封闭叶柄痕,防止溃疡病菌从叶柄痕侵入。
药剂选用150倍液屠溃、施纳宁、溃腐灵等,喷细,淋洗式,统防统治。
12月清园修剪后用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剪除病残枝蔓,在落叶上喷布100倍液EM后犁翻入土。
树干裹3层报纸防冻。
二、猕猴桃主要病害及防止1、根腐病系真菌性病害发病症状:1、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等;2、初期根颈部皮层出现黄褐色块状斑,皮层软腐,韧皮部易脱落,内部组织变褐腐烂;3、当土壤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并向下蔓延导致整个根系腐烂,病部流出许多褐色汁液,木质部变为淡黄色,叶片迅速变黄脱落,树体萎蔫死亡;4、后期病组织内充满白色菌丝,腐烂根部产生黑色根状菌索,危害相邻植株根系。
感病的病株,表现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对生产影响极大;5、发生根腐病的果园一般不能再次栽植建园。
发病规律:4月份即开始发病,7-9月是严重发生期,夏季如遇久雨突晴,或连日高温,有的病株会突然出现萎蔫死亡。
发病期间,病菌可多次侵染。
lO月以后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使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2.5%阿维异菌脲,进行撒施与淋根,即可杀线虫、地下害虫、也可防土壤病害。
2、疫霉病(也叫烂根病)系真菌性病害。
发病症状:1、为从小根发病,皮层水渍状斑,褐色,病斑渐扩大腐烂,有酒糟昧。
随着小根腐烂,病斑逐渐向根系上部扩展,最后到达根颈。
2、为根颈部先发病。
发病初期主干基部和根颈部产生圆形水渍状病斑,后扩展为暗褐色不规则形,皮层坏死,内部呈暗褐色,腐烂后有酒糟味。
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干,引起主干环割坏死,延伸向树干基部。
最终导致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植株死亡。
3、地上部症状均表现萌芽晚,叶片变小、萎蔫,梢尖死亡。
严重者芽不萌发,或萌发后不展叶,最终植株死亡。
发病规律:该病属土传病害。
黏重土壤或土壤板结,透气不良,土壤湿度大,渍水或排水不畅,高温、多雨时容易发病。
该病春夏发生,7~9月严重发生,l0月后停止蔓延。
被伤害的根、茎也容易被感染。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以视病情发生程度扒土晾晒,选用2.5%阿维异菌脲颗粒剂灌根;3、根结线虫病发病症状:1、地上部症状与其他根病引起的症状相似,主要为害根部,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苗期受害,2、植株矮小,生长不良,叶片黄化,新梢短而细弱。
成株受害后,根部肿大,呈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直径可达1~10厘米。
根瘤初呈白色,以后呈褐色,受害根较正常根短小,分支也少,受害后期整个根瘤和病根可变褐而腐烂。
发病规律:1、线虫靠自行迁移而传播的能力有限,一年内最大的移动范围l米左右。
因此,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而将线虫传播。
2、猕猴桃缺氯离子时根部也产生瘤状,但和根结线虫有区别。
3、线虫喜酸性土壤环境。
防治方法1、调节土壤酸度,减少线虫发生;2、结果园发现根结线虫可用阿维菌素灌根,或者噻唑膦,或者选用2.5%阿维异菌脲灌根即可杀线虫,也可防治线虫引起的根部病害发生。
4、褐斑病又称叶枯病,系真菌性病害发病症状:1、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干。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扩展,形成不规则大褐斑。
发病规律:翌年春季气温回升,萌芽展叶后,在降雨条件下,病菌借雨水飞溅或冲散到嫩叶上进行潜伏侵染。
侵入后新产生病斑,继续反复侵染蔓延。
4~5月多雨,气温20~24°C,有利于病菌的侵染,6月中旬后开始发病。
7~8月高温高湿(25°C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进入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碧艾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可用秀库治疗。
5、灰霉病系真菌性病害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猕猴桃花期、幼果期和贮藏期。
1、花朵染病后变褐并腐烂脱落。
幼果发病时,首先在残存的雄蕊和花瓣上密生灰色孢子,接着幼果茸毛变褐,果皮受侵染,严重时可造成落果。
2、带菌的雄蕊、花瓣附着于叶片上,并以此为中心,形成轮纹状病斑、病斑扩大,叶片脱落。
3、如遇雨水,该病发生较重。
果实受害后,表面形成灰褐色菌丝和孢子,后形成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使用灰卡防治,果园发生严重时使用翠润治疗;6、花腐病系细菌性病害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花,也为害叶片,重则造成大量落花和落果。
1、发病初期,感病花蕾、萼片上出现褐色凹陷斑,随着病斑的扩展,病菌入侵到芽内部时,花瓣变为橘黄色,开放时呈褐色并开始腐烂,花很快脱落。
2、受害轻的花虽然也能开放,但花药花丝变褐或变黑后腐烂。
病菌入侵子房后,常常引起大量落蕾、落花,偶尔能发育育成小果的,多为畸形果,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叶腐烂,凋萎下垂。
防治方法:使用佳爽,春雷霉素,喹啉铜等进行防治。
7、溃疡病系细菌性病害发病症状:1、花蕾期染病,在开花前变褐枯死,枯萎不能绽开,少数开放的花也难结果。
花器受害,花冠变褐呈水渍状,花萼一般不受侵染,或仅形成坏死小斑点,花瓣变褐坏死。
2、叶片受害后,染病的新叶正面散生暗褐色不规则或多角形小斑点,出现l-3毫米暗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叶背病斑后期与叶面一致,但颜色深暗,渗出白色粥样的细菌分泌物,在干燥气候下,渗出物失水呈鳞块状,高湿条件下病斑变红褐色。
3、枝干和藤蔓染病,冬季症状不易被发现,细心观察可见枝干上有白色小粒状菌露渗出,春季渗出物数量增多,黏性增强,遇空气颜色转为赤褐色,分泌物渗出处的树皮为黑色。
剥开树皮,可见到褐色坏死的导管组织及邻近的变色区,皮层被侵染后导致皱缩干枯;病枝上常形成1-2毫米宽的裂缝,周围渐形成愈伤组织。
严重发病时主枝死亡,不发芽或不抽新梢,近干基处抽出大量徒长枝。
防治方法:前期使用瑞托+佳爽进行预防,也可使用佳爽,春雷霉素,喹啉铜等进行防治。
三、猕猴桃主要虫害及防止1、小薪甲识别特征:成虫是一种如芝麻大小的黑褐色或深红色小甲壳虫,体长1.2-1.5毫米,15器为咀嚼式。
为害状:单个果不受危害,只有两个相邻果挤在一块时为害。
受害后果面出现像针尖大小孔,果面表皮细胞形成木栓化组织,凸起成痂,受害后有明显小孔而表皮下果肉坚硬,吃起来味差,没有商品价值。
发生规律:陕西一年发生2代,冬季以卵在主蔓裂缝翘皮缝或落叶、杂草中潜伏越冬。
次年5月中旬猕猴桃花开放时,是第一代成虫孵化出现时,当气温上升25度以上时孵化最快,出来后先在蔬菜、杂草上为害,到了5月下旬到6月上旬,气温升高时,成虫最活跃,也是第一次为害,猖狂时,在相邻两果之间取食。
到6月下旬为害减轻。
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成虫,此时猕猴桃受害较轻,随着气温偏高,繁殖快、数量多,部分果实仍然受害。
10月下旬成虫又回到猕猴桃枝蔓皮缝、落叶、杂草中越冬。
2007年陕西高温干旱,小薪甲比历年发生都严重,但严格早防就可控制。
防治办法:要从源头上减少东方小薪甲发生。
冬季彻底清园,刮翅皮后集中烧毁。
5月中旬当猕猴桃花开后及时防治,连续喷2次杀虫药,一般间隔10-15天1次。
选用40%好劳力或40%安民乐乳油l500倍+25%金力士乳油7500倍液+柔水通4000倍液(兼治褐斑病)。
也可临时性用2.5%虫赛死乳油2000-3000倍液+柔水通4000倍液。
2、桑白蚧又名桑白盾蚧、桑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等。
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昆虫。
识别特征:雌成虫:壳白或灰白色,直径22.5毫米,近圆形,背面凸起。
虫体橙黄或淡黄色,扁椭圆形,长1.3毫米,腹部分节明显,侧缘突出,触角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