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以dx表示筛下累积分布G为 x% 时所对应的颗粒粒径 根据正态分布规律,在( d P −σ )到
( d P +σ )范围内,即 2σ 范围内,包含了
68.26% 质量的颗粒。
即:d 50 −σ = d15.87 或:d 50 +σ = d 84.13
p (% / µm)
那么,就可以根据筛下 累积分布G来计算σ
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 相等的球的直径。
1 6
π ds
3
ρ
P
g
=
1 π ds 3 ρ g 6
+
3πμ dsVs
1 6
ds
2 g (ρ P

ρ)
=
3Vs μ
ds = 18 μ Vs (ρP − ρ)g
F3 阻力 F2 浮力
F1 重力
②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da
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
1. 投影径---尘粒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粒径
① 定向直径dF(Feret径):
尘粒投影面上二平 行切线之间的距离。
dF
Feret径
② 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 (Martin径):
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定 向直线长度。 2. 几何当量径---取颗粒的某一 几何量(面积、体积)相同时的球
S1=S2 S1 S2
ln σ g = ⎢ ⎢⎣
1
ni ⋅
ln d Pi − d g
2⎤ ⎥
2
N −1
⎥⎦
对于对数正态分布,根据筛下累积分布G计算σg:
σg
=
d 84 .13 d 50
= d 50 d 15 .87
1
=
⎜⎜⎝⎛
d 84 .13 d 15 .87
⎟⎟⎠⎞
2
3. Rosin—Rammler 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在数学解析上比较方便,但对破 碎、研磨、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细粒子及分布很宽的 各种粉尘,常有不吻合的情况。
ln
R
=

β
d
n p
,
β
=

ln d
R
n p
β = − ln 0.5 = 0.693
d
n 50
d
n 50
R-R粒径分布函数表达式的推导:
G
=1−
exp
1 0-5 2.5
2 5-10 7.5
3 10-15 12.5
4 15-20 17.5
5 20-30 25
6 30-40 35
7 40-50 45
8 50-60 55
9 >60
-
粉尘 质量 Δm (g) 1.95 2.05 1.50 1.00 1.20 0.75 0.45 0.25 0.85
频率 分布
Rosin—Rammler 分布是一种适应范围更广的 粒径分布函数,表示的是筛下累积分布G与粒径dP 之间的关系。
其分布函数的表达式为:
( ) 式中:n—分布指数;
G
= 1 − exp

βd
n P
β—分布系数。
设:
d P = (1/ β )1/n
则得到:
G
=
1−
⎡ exp⎢−
⎢⎣
⎜⎜⎝⎛
dP dp
⎟⎟⎠⎞n
1
粉尘常用的长度度量单 位: 1英寸 = 2.54cm = 25400 μm 1μm = 10 -6 m
0
1 A = 10−10 m 1m = 39.4英寸 1英尺 = 0.3048m
300目筛下粒子的粒径: dp = 25400 μm = 84.67μm
300
4. 物理当量径---取与颗粒的某一物理量相同 时的球形粒子的直径。 ① 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
定义:单位粒径间隔 宽度时的频率分布
p = g (% ⋅ μ m −1 ) Δd P
4.5
4.0
频率密度分布曲线
频度 p(% / µm)
3.0
2.0
众径
1.0
1 23 4 5
6
7
8
0 dd=3.9µm
d50=13µm
0 5 1015 20 30 40 50 60 粒径dP(µm)
3. 筛下累积频率分布 G(%)
2 d 84.13 G = 84.13%时 对应的粒径;
d 15.87 − − G = 15.87%时 对应的粒径;
或σ = d 50 − d 15.87 = d 84 .13 − d 50
4
2.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对称分布的情况极少,大部分粉尘颗粒的 粒径为非正态分布对称,向大颗粒方向偏离。
若粒径坐标用对数坐标代替,分布近似于正态 分布对称曲线,称该粉尘粒径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粒数分布---以颗粒的粒数所占的比例表示 质量分布---以颗粒的质量所占的比例表示 在除尘技术的研究中常采用质量分布表示粒径分散度 测定粉尘分散度的方法:
显微镜法 筛分法 液体沉降法(沉降天平法) 气体沉降法(巴柯粒度分级仪) 细孔通过法(库尔特计数仪)
质量分布的测定:
取混合均匀的粉尘样品,质量m0=10g,测得各粒径 段 dP 至 dP+ΔdP 内的粉尘质量为 Δm0 (g)
3
2. 中位径 d50
定义:粒径分布的累积频率(G或R)等于50% 的颗粒的粒径。
3. 众径 dd
定义:频率密度分布曲线中,p 值最大时对应 的粒径。
4. 几何平均直径 dg
定义:N个颗粒的粒径之积的N次方根。
dg
=
(d1

d
2
⋅L
d
N
)
1 N
四、 粒径分布函数:
尽管粉尘的粒度分布可以用表格或图形表示,然而 在某些场合下,用函数形式表示对于数学分析过程而言 要方便得多。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一般来 讲,粒度分布是随意的,但这种分布近似地符合某种规 律(如:“钟”型曲线、“S”型曲线等),因而可以用一些 分布函数来表示颗粒粒径的分布情况。
( ρ P = 1g / cm3 )的球的直径。 ds与da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二种颗粒直
径,因为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 相关。
5. 分割粒径dc(临界粒径)
对应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为50%时的粒径 (代表除尘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 粒径分布(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某种粉尘中,不同粒径范围内的 颗粒的个数(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
dM
Martin径
形粒子的直径。
① 等投影圆直径dH (Heywood径):
与颗粒的投影面积相同的某
dH
一圆的直径。
dH
=
(4
A
/
π
)1 2
= 1.128
A
Heywood径
同一颗粒 dF>dH>dM
② 等体积径dV(用光散射法测定)
与颗粒体积相同的某一球的直径。
若颗粒体积为V,则:
dV
= (6 V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球型颗粒。对于不规则粉 尘颗粒,可根据其三个方向(长、宽、高)的比例 划分为三类:
① 各向同长的粒子---尘粒在三向总长度大致相同。 ② 平板状粒子---二个方向上长度比第三个方向长得多。 ③ 针状粒子---一个方向上长度比另二个方向的长度长得多。
通常测定和定义粒径的方法有二类: 根据颗粒的几何性质直接测定和定义; 根据颗粒物理性质间接测定和定义。
众径 dd
定义:频率密度分布曲线中,p 值最大时对应 的粒径。
同样,可以定义筛上累积分布 R (%)


R = ∑ g = ∑ p ⋅ Δd P (%)
dP
dP
以积分形式表示:
∫ G =
dP 0
p ⋅ dd P

∫ R = dP p ⋅ dd P
p = dG = − dR
dd P
dd P
G + R = 100
p(%/µm) p(%/µm)
dP
lndP
其函数形式为:
q(dP ) =
( ) 1
⎡ ⋅ exp ⎢−
2π ⋅ ln σ g
⎢⎣
ln d P − ln d g 2 ln 2 σ g
2⎤ ⎥ ⎥⎦
式中:σg、dg为对数正态分布的二个 特征数。
dg为几何平均直径。d g = d50
σ
为几何标准偏差
g

∑ ( )⎡
定义:小于某一粒径dP的尘样 质量占尘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100
dP
dP
G = ∑ g = ∑ p ⋅ Δd P (%)
0
0
筛下累积频率G(%)
80
60
40
20
1 23 4 5
6
7
8
中位径
0 0 5 1015 20
30
40
50
60
d50=13µm 粒径dP(µm)
筛下累积 分布曲线
中位径 d50
定义:粒径分布的累积频率(G或R)等于50% 的颗粒的粒径。
粉尘的来源:火电工业、钢铁工业、冶金工业、 建材工业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民用生活炉窑,工 地扬尘、沙尘暴。
颗粒物控制技术(除尘技术):利用粉尘的物理、 化学、空气动力学等特性,采用一定的设备装置, 实现气、固分离的过程。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 单一颗粒的粒径
粉尘颗粒的粒径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其直 接影响到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危害作用以及除 尘设备的性能。
)1 3
此外,还有等表面积径、等周长径等。
3. 筛分径---用筛分法测定时的直径(工业上应 用),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一般用 目表示,(用于粒径>60µm的场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