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新旧法的比较

个人所得税新旧法的比较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会计系班级:120512班姓名:黄亚凌个人所得税新旧法的比较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劳务与非劳务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个人所得,仅限于每年经常、反复发生的所得。

广义的个人所得是,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内,通过各种来源所获得的一切利益,而不论这种利益是而偶然的,环是临时的,是货币还是有价证券的,还是实物的。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以这种广义解释的个人所得概念为基础来制定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帖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钦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 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面、雕刻、影视、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9、财产转动所得财产转动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其他所得其他所得,是指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三.新旧个人所得税的变化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会议认为,为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修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并相应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

(一)个人所得税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调整2011年11月27日—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最终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超额累进税率等问题做了修改,并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下面我以对比的表格对比的方式来具体阐述这次修改。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新、旧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对照表表2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以上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次改革将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的起征点有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超额累进税率也由以前的5%至45%调整到3%至45%;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税率级次由九级修改为七级,级距、速算扣除数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次个税改革从2011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所以自2011年9月1日以后(包括2011年9月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必须按照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来执行,而纳税人2011年9 月1 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 年9 月l 日以后人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国际上看,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一般是参考一定时期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来确定,并随着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的变化而适时动态调整。

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主要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测算依据。

2010 年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 元/月,按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 1.93 人计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为2167元/月,2011 年按平均增长10%测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月消费支出为2384 元。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3500 元/月,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人者的纳税面经过调整以后,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

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

这就意味着经过这样的调整,大约有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剩下约2400万人继续缴税。

所以说,这次的修改使得个人工资收入低于3500元的老百姓大大受益,在这个物价飞速增长的当今社会,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家庭负担。

(二)个人所得税关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调整这次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但对工资、薪金所得做了相应的改革,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新、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税率对照表表3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这次个人所得税的修订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税务征收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在这次调整中,为平衡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纳税人与工薪所得纳税人的税负水平,草案维持现行5级税率级次不变,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表的级距作了相应调整,将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调整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税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年应纳税所得额60000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平均降幅约40%,最大降幅为57%,以支持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的发展。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四.此次修改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有利于促进中产阶层的发展和壮大。

只有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社会才能进入一个长治久安的发展环境。

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是继2005年、2007年两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启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2011年4月25日,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

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公众对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结果,在参与意见征集的82707位网民所提237684条意见中,起征点过低仍是争议焦点,公众普遍认为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级数由9级减为7级,第1级税率由5%降至3%,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这次个税起征点提升至3500元,主要考虑个税征求意见中民众的呼声。

在立法过程中,兼顾“民主”与“科学”,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纳税,中等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原则,既满足了民意关于减税的呼声,又充分发挥了合理调节的作用,达到这次个税法修改的目的,是一次“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有机统一的具体实践。

企业所得税新旧法比较2008年1月1日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简称新税法),新税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它的实施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重大影响。

本文就新税法与旧税法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新税法立法的新意和精神,以供理论探讨和实务操作借鉴。

一、新旧税法主要差异比较分析(一)法律地位不同旧税法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1991]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1991]8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财法字[1994]第003号),除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是经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外,旧条例、实施细则则分别为国务院、财政部发布的。

而新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是经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以2007年主席令第63号公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以2007年国务院令第512号公布的,从法律地位上新所得税法应该高于旧所得税法。

(二)纳税主体所得税旧条例规定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具体包括: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新税法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并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

规定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