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创新1.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内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未来基础教育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钟启泉,2005)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
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其中一项。
目前学界已经讨论形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时,普遍感到茫然困惑,不知道如何用抽象的指导性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要开始关注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认识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本项课题就是从实际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界定本课题中讨论的“学生”,既指基础教育中的学生,也指高校职前培养的学生,职前培养的学生就是职后培养的教师,是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的应用型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包括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都纷纷启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尽管各国或地区因本土情境脉络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改革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的更新、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左璜,2016)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从理论界定转化到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4年国内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此文件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出新指向,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给予新指示,至此,迎来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核心素养的培育(常珊珊,2015)。
在总目标之下,学界开始了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大体是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的探索,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统一的认识。
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
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
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
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选题的选题意义在于: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当下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新一轮课改的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在于:⑴这是一项侧重于把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应用型研究。
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
⑵在目前国内学界对外语学科素养的探讨尚显不足的背景下,这项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
与有关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相比,专门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关注的学科也较为单一,偏重数学和理科。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⑶积极探索高校职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助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课改中的重要性已经预示着,寻求高校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互助式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既能帮助职后教师突破新课改中的瓶颈,促进专业化发展,也能帮助高校培养出满足基础实际需求的职前教师。
2. 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课题理论依据本课题依据的理论主要是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来源。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支撑核心素养的理论是建构式学习。
学习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还是学生智力建构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过程。
研究目标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与具体教学过程的有效结合。
也就是核心素养“如何教”的问题,切实通过课题的教与学落实核心素养。
研究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分成三个支撑点来探究: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设计、教学评价的创新与设计。
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设计是探讨核心素养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
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
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故情境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提倡体验学习。
以“启发式”“探究式” “独立发现式”教学模式取代“注入式教学”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验、探究、合作和思考,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设计是探讨核心素养要求的动态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 是新课程改革中针对教师与教材关系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传统“教教材”行为的纠正。
教师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探讨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对教材以外的其他材料进行开发,对学科课程与教材加以创造。
教学评价的创新与设计是探讨核心素养要求的科学教学评价。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与教学变革相适应,课程教学评价的评价取向应该是“以学评教”。
“以学评教”的评价体系是以教师教导所引起和促进的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状态来评价教师教导的质量和效果。
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实际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状态,如学习行为的针对性、能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研究假设本课题依据一定的知识、理论、事实和资料,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选题做出的推测性论断和假设为:通过切实展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创新能够实现上位的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上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而且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基础教育与职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互惠互利,形成互助式发展,共同进步。
创新之处⑴本课题针对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不在拘泥于“为什么”“和“是什么”,而且讨论“如何做” ,探索理论如何变成现实,是对核心素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经过二三年的发展,国内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构成已经形成,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就英语学科来看,目前已经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课题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应用型研究,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⑵本课题把高校的研究队伍与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统一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高校在帮助基础教育寻求切实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模式的同时,基础教育也在积极推动高校反思职前培养的质量,引导职前培养发展出特色,保障师范性,从而实现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发展。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从两个方向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在基础教育中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这个方向,研究思路为:从与实习学校和区教研员的合作入手,开展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创新与设计。
在高校职前培养的这个方向,研究思路为:从教师教育类课程《英语课程教学论》的课程改革入手,开展职前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为结合,即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文献阅读与访谈问卷相结合,质的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相结合,中小学教师指导与课程论教师指导相结合,实践性知识培养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教育实习与课堂内学习相结合。
技术路线以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开发为主,设计创新。
实施步骤1)2019年上半年会通过这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职前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
这门课程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来部分实现培养职前教师需要的思维品质和实践性知识。
即在课程学习中,利用毕博平台和其他媒介手段,通过视频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在观察中反思,寻求对策,通过探究合作最终形成能够指导教学的属于个体的实践性知识。
2)在2019年全年,将与××××××教研员及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第一轮的教研活动和合作,通过评课议课、师徒合作、名校见习实习、讲座、学术会议、个案研究等等灵活的方式,开展基础教育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教研,为一线的教师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3) 2019年下半年,学习了《英语教学课程论》的本科生(职前教师)会选拔培训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通过培养一部分有潜力的学生来反映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成果。
同时开展教学实习实践活动和调研。
4) 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到实习学校和联系学校,与一线的英语教师开展走进日常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创新,把探索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模式放到日常的课堂中磨合检验。
5) 2020年全年,属于思考沉淀总结阶段,完成所有计划中研究成果的撰写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