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
• 教学指导思想
• 教学内容分析
• 学生情况分析 • 教学目标描述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过程设计
• • • • • • 课堂导入 教学环节与步骤 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互动形式 时间安排 作业布置
设 计 意 图
• 教学效果评价
• 教学辅助手段及板书 • 教学设计特点及教学反思
三、教学设计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辅助手段及板书
敷衍了事,缺乏逻辑
导入有效性问题大,教学过程逻辑不连贯,缺乏思维 认知不清,缺乏评价素养,无法体现教学评一体化
过度依赖PPT, 缺乏对板书的有效利用
四、问题与对策 (举例)
1、教学指导思想-问题案例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指出:“语言与 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 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 •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内容为一篇关于古丝绸之路的游记。阅读过程中, 教师以语篇内容为载体,融合地理、历史、语文等多学科知识,以作 者游览古丝绸之路沿途四个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及作用为 主线,使学生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作为中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 道,对于沿途各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产 生的重大影响,进而激发学生思考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加深对祖国 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拓展文化视野。
底线 底色
底蕴
而学科教育就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 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 目标变化: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文化意识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图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内涵及关系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 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 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 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 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 知、态度和行为取向。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 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 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 点。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 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 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 意识和能力。
二、以教学设计为抓手,确保核心素养落地
优化教学设计是确保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 当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指导思想,把握 课程内容,根据学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 的教学方式,设计连贯有效的教学过程,立足教、学、 评的一体化,把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在实处。
教学设计组成部分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问题
过于宏观、宽泛,缺乏指导意义
忽略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过度关注语言的形 式和策略训练 停留于一般化描述,缺乏聚焦学生本课所学内容的已 知和未知的分析 面面俱到,形式化多于实质意义,缺乏逻辑和针对性, 不具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和可检测性。
解决对策
学生情况分析
迁移创新活动 分析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 语篇和语用之中;
学习方式:改变碎片化、表层化的教学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
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教学设计:改变贴标签式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 教学过程之中。
5、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解决问题为 目的,整合性学习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运用听说读看 写等技能,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发展逻 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学习。
学习理解活动 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应用实践活动 描述与阐释,推理与判断、内化与运用
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交际策略 情感策略
语音知识 词汇知识 语法知识 语篇知识 语用知识
中外优秀人文 与科学知识
语篇类型
口语、书面语;应用文、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新媒体语篇
4、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明确了活动是实施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 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 元思维,形成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变革学习 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的重要举措。
2、教材/内容分析:
忽略主题意义和主要学习内容,过度重视碎片化的 语言知识学习。 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有效的 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所学语篇的文本解读水平,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 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
理念决定方式
• 以知识为本的教师,把文本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平台,教 学的重心围绕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进行,导致碎片化教 学,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 以技能为本的教师,把文本作为信息提取的资源,教学重 心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技能。但模式化、表层化的教学导 致忽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思维培养缺失、情感态度价值 观培养贴标签,难以使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学科育人为本的教师,拿到文本后首先关注的主题意义、 主要内容和作者观点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其次是 服务于主题、内容和观点的结构和语言知识。
3 重组课程内容:从碎片化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内容组
合
分割的内容
语言 知识 语言 技能
整合的内容
学习 策略 文化 意识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语音 词汇 语法 功能 话题
主题语境
听
說
语篇类型
语言知识 文化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读 写
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
主题 语境
听、说、读、 看、写人与自我 Fra bibliotek与社会 人与自然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问题与对策
主要内容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点回顾 二、以教学设计为抓手,确保核心素养落地
三、英语教学设计常见的主要问题
四、问题与对策(举例)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点回顾
1. 明确基础教育的定位和学科育人的重要功能 基础教育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 培养什么人 • 怎样培养人 • 为谁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