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5.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2.进位

3.不退位减

4.退位减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简单的组合





1.表内乘法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经历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梳理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通过记忆的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2.8的乘法口诀

3.解决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5.解决问题

6.整理与复习

综合运用
量一量
1.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5的乘法口诀。

3.2、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6.解决问题。

五 观 察 物 体(一)
1.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1.知道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问题,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 .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方法。

2.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3.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的

六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
2.能熟练地计算表内的乘法,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2.认识几时几分.

3.时和分的关系

4.解决问题




广

1.简单的排列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方法,初步培养有序思考。

8.解决问题

二 100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 二)
1.不进位加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在建立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厘米

3.用厘米量

4.认识米

5.厘米和米的关系

6.认识线段

7.画线段

2.角的初步认识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4.观察物体
4.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6.连加。连减

7.连减

8.加减混合。

9.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三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1.生活中的角。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单 元
双向细目
知识点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一 长 度 单 位
1.统一长度单位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米=100厘米。了解表示厘米的符号“cm”米的符号“m”.
√比一比Βιβλιοθήκη 2.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在活动中体会乐趣。

七 认 识 时 间
1.认识分。
1.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教具演示操作,知道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2.认识角及角各部分名称。

3.画角。

4.认识直角。

5.画直角

6.认识锐角和钝角。

7.解决问题

四 表 内 乘 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