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肺益气2017-8

补肺益气2017-8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阴亏耗
• 表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 血,声音嘶哑,午后颧红, 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质 红,苔少,脉细数。 • 调理方法: • 穴位:中府 每天两次、每次40分钟 肝区 每天两次、每次40分钟 经络:膀胱经、肺经、肝经 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弘扬中医源自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补肺益气
佛山玉玄宫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的形态
•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 覆盖于心之上。肺有 分叶,左二右三,共 五叶。肺经肺系(指 气管、支气管等)与 喉、鼻相连,故称喉 为肺之门户,鼻为肺 之外窍。(肺图片)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的功能
• • 主管呼吸之气和一身之 气 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 身之气、血、水的运行 的作用 与喉、鼻、皮肤相关, 通于秋气
• 秋季三个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 前一天止。 • 秋燥易伤肺,秋气通于肺,秋季 养好肺,冬季不易犯病。 • 穴位调理: • 迎香穴-----拨筋1天4次, 5分钟/次 • 天突、膻中-----1天2次, 40分钟/次 • 经络:膀胱经、肺经、大肠经 2 次/周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禁忌症
• 1、有心脏起博器、金属支架,电子仪器等体内置入物 的顾客 • 2、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月经多的不做) • 3、有传染病、皮肤病、性病的不做 • 4、急性病发病期间的顾客 • 5、严重心脏病、孕妇、意识不清及精神障碍者 • 6、五岁以下儿童经络:膀胱经、肺经、大肠经 2次/周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气虚的危害
•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伤百病起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养肺就是养气,肺好百病消
一副好肺,能为身体供应充足 的氧气,使生命动力更足,人体 自愈力更强. 但是,肺却极易受 外界环境的伤害.我们每一次 维系生命的呼吸,都在肺上留 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再加上 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不 良情绪等,使肺成了藏污纳垢 的场所.长此以往,脏东西未被 及时清除,肺功能被破坏,最终 引发肺病甚至全身性疾病.
寒邪犯肺
• 表现:咳嗽痰稀薄,鼻塞流 清涕,恶寒发热,头身痛楚, 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 调理方法: • 穴位:风池穴 每天两次、 每次40分钟 • 天突穴+大椎穴 每天 两次 每次40分钟 • 经络:膀胱经、肺经 每天 一次每次40分钟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邪热乘肺
• 表现:咳嗽,痰黄或黄白相兼,痰 不甚粘稠,痰量一般不多,或有鼻 塞流黄涕,或恶风身热,咽喉疼痛, 苔薄黄,脉浮数。 • 调理方法: • 穴位:风池穴 每天两次、每次 40分钟 • 天突穴+大椎穴 每天两次 每次40分钟 • 经络:督脉、膀胱经、肺经 每天一 次每次40分钟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系病症
• • • • • 肺气亏虚 肺阴亏耗 寒邪犯肺 邪热乘肺 痰浊阻肺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气亏虚
• 表现:声音低怯,倦怠懒言, 面色少华,极易感冒,恶风形 寒,或有自汗,若咳嗽则咳而 无力,痰多清稀,舌淡苔白, 脉虚弱。 • 调理方法: 穴位:会阴穴补气 每天60 分钟 中府穴(肺部) 、中脘 穴(腹部) 每天三次、每次 40分钟 经络:膀胱经、肺经、腹部 1天1次60分钟(轻柔手法为主)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痰浊阻肺
• 表现:咳嗽痰多粘稠,色白或 灰白,胸满憋闷,气息急促, 喉中痰鸣有声,甚至倚息不能 平卧,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濡 滑。 • 调理方法: 穴位:天突、膻中 每天三次、 每次40分钟 经络:膀胱经、胃经、脾经 每 天一次40分钟/次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秋季养肺的方法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如何调理肺气
• 一、多与人交往,使心 态乐观开阔,通过转变 心态,从而调节体质 • 二、针对有肺系病症的 调理方法:根据相对应 的辨证调理。 • 三、针对没有症状的调 养方法:秋季养肺(入 秋养肺,冬不受累)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系病机
• 由于感受外邪或痰浊等导致邪气壅阻,肺失宣肃,或劳倦 久病等导致肺气阴亏虚,肺不主气。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谢谢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气足的表现
1.精力旺盛 2.皮肤润泽 3.嗅觉灵敏 4.人不虚胖 5.不易感冒 6.声音洪亮 7.人不忧愁
弘扬中医文化
推广非药物疗法
肺气虚的表现
(1)少气乏力,声音低微,稍有劳 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 (2)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 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 清涕之证 (3)遇寒冷易发作鼻炎 (4)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 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 (5)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 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