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广东省六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word版)

2019届广东省六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word版)

广东省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试题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A2.若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A. B. C. D.【答案】C3.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A. B. C. D.【答案】D4.在区间上随机取两个实数,记向量,,则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B5.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M、N两点,且都垂直于x轴(其中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答案】D6.在△中,为的中点,点满足,则A. B.C. D.【答案】A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数量单位为,它的体积是()A. B. C. D.【答案】C8.已知是函数的最大值,若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实数总有成立,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B9.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及,且在上有,则()A. B. C. D.【答案】D10.抛物线上有一动弦,中点为,且弦的长度为,则点的纵坐标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11.已知三棱锥中,,,,,且二面角的大小为,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答案】D12.已知数列满足.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常数),,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答案】2514.若,则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____.【答案】24015.已知点及圆,一光线从点出发,经轴上一点反射后与圆相切于点,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答案】16.已知函数满足,则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答案】(-1,3)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角;(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化简已知等式;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即可求出结果.(2)根据同角三角关系,确定和,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诱导公式,确定;再利用正弦定理确定,进而由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因为,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又,,所以,,所以.(2)由,,得,,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的面积为.【点睛】三角形中角的求值问题,需要结合已知条件选取正、余弦定理,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并判定结果.18.如图甲,设正方形的边长为3,点、分别在、上,且满足,.如图乙,将直角梯形沿折到的位置,使得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恰好在上.(1)证明: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⑴证明:在图甲中,易知,从而在图乙中有,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⑵解法1、如图,在图乙中作,垂足为,连接,由于平面,则,所以平面,则,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图甲中有,又,则三点共线,设的中点为,则,易证,所以,,;又由,得,于是,,在中,,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法2、如图,在图乙中作,垂足为,连接,由于平面,则,所以平面,则,图甲中有,又,则三点共线,设的中点为,则,易证,所以,则;又由,得,于是,,在中,作交于点,则,以点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丙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则显然,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即,不防取,则,设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为,可以看出,为锐角,所以,,所以,平面与平面,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考查线面角,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某市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对购买用户依照车辆出厂续驶里程的行业标准,予以地方财政补贴.其补贴标准如下表:2017年底随机调査该市1000辆纯电动汽车,统计其出厂续驶里程,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上图所示.用样本估计总体,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如下问题:(1)求该市每辆纯电动汽车2017年地方财政补贴的均值;(2)某企业统计2017年其充电站100天中各天充电车辆数,得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018年2月,国家出台政策,将纯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逐步转移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该企业拟将转移补贴资金用于添置新型充电设备.现有直流、交流两种充电桩可供购置.直流充电桩5万元/台,每台每天最多可以充电30辆车,每天维护费用500元/台;交流充电桩1万元/台,每台每天最多可以充电4辆车,每天维护费用80元/台.该企业现有两种购置方案:方案一:购买100台直流充电桩和900台交流充电桩;方案二:购买200台直流充电桩和400台交流充电桩.假设车辆充电时优先使用新设备,且充电一辆车产生25元的收入,用2017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该企业在两种方案下新设备产生的日利润.(日利润日收入日维护费用).【答案】(1)3.95万元(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电动汽车地方财政补贴的分布列,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得结果. (2)根据题设条件分别列出两种方案的分布列,估算企业在两种方案下新设备产生的日利润.【详解】解:(1)依题意可得纯电动汽车地方财政补贴的分布列为:纯电动汽车2017年地方财政补贴的平均数为(万元).(2)由充电车辆天数的频数分布表得每天需要充电车辆数的分布列:若采用方案一,100台直流充电桩和900台交流充电桩每天可充电车辆数为(辆);可得实际充电车辆数的分布列如下表:于是方案一下新设备产生的日利润均值为(元);若采用方案二,200台直流充电桩和400台交流充电桩每天可充电车辆数为(辆);可得实际充电车辆数的分布列如下表:于是方案二下新设备产生的日利润均值为(元)【点睛】本题考查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实际应用,考查根据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计算均值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正确计算分布列中各部分的概率是解题关键.20.已知圆与定点,动圆过点且与圆相切.(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的方程;(2)若过定点的直线交轨迹于不同的两点、,求弦长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设可知,动圆与定圆相内切,结合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得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2)弦长问题采用代入法,直线斜率不存在弦长为,直线斜率存在时,设坐标,直线方程,联立椭圆与直线方程,通过和韦达定理表示出,最后运用换元法和函数的性质,确定最大值.【详解】解:(1)设圆的半径为,题意可知,点满足:,,所以,,由椭圆定义知点的轨迹为以为焦点的椭圆,且进而,故轨迹方程为:.(2)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或,,此时弦长.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由消去得:,由△恒成立,设、,可得:,,,令8,则,,,.综上,弦长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确定曲线轨迹方程的定义法,考查椭圆的定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综合题.21.已知函数.(1)求函数在上的值域;(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对函数求导,确定函数在上单调性和最值,即可求出函数在上的值域;(2)通过构造函数,将问题转化为在区间上问题,求导函数,通过分类讨论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易知,在上单调递减,,时,,在上的值域为.(2)令,则,①若,则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增,,与题设矛盾,不符合要求;②若,则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减,,符合要求;③若,则,使得,且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由题:,即,,即.且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减,.综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极值、最值与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恒成立问题的分类讨论方法. 分类讨论时要注意不重不漏,仔细审题,根据已知条件合理分类.根据题意构造新函数并合理运用已知结论是解题关键.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将得到的曲线上的每一个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曲线,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的参数方程;(2)已知点在第一象限,四边形是曲线的内接矩形,求内接矩形周长的最大值,并求周长最大时点的坐标.【答案】(1)(2),【解析】【分析】(1)先将曲线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坐标变换规律,即可求得曲线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2)根据题意,设点,则,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周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最大值及其对应的点的坐标.【详解】解:(1)由得将代入,整理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设曲线上的点为,变换后的点为由题可知坐标变换为,即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整理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2)设四边形的周长为,设点,,且,,,.且当时,取最大值,此时,所以,,,此时.【点睛】本题考查坐标变换及参数方程、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转换方法,考查运用动点参数法求解问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23.已知,.(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且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当时,根据零点分段法去掉绝对值,建立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取并集即可;(2)根据化简函数,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恒成立,解绝对值不等式,令为其子集,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围.【详解】(1)当时,不等式即为,①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②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③当时,不等式化为,无解;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2)当时,,即为恒成立,,即,即,在上恒成立,所以,只需,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方法.函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1)定义法;即利用去掉绝对值再解(2)零点分段法:通常适用于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3)平方法:通常适用于两端均为非负实数时(比如);(4)图象法或数形结合法;(5)不等式同解变形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