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其培养重点在于将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的应用、全球化视野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持续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专业主要从组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学习,运用管理技能专项开发和综合实践演练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在我国工商企业、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行政或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中担任财务分析师、运营管理者、营销管理者、生产管理者、管理顾问、区域主管、部门经理、项目经理、职业经理人以及类似的职位。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具备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人文、科学素养,拥有数学与英语基础,通晓国内外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
(2)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思维、能力与素质;
(3)在工商管理方面获得系统性训练,成为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潜质、全球视野和创业精神的工商管理高级人才;
(4)具有扎实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现代管理技术;
(5)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6)掌握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方法,具有运用各种先进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1、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1-1:具有工商管理专业领域内必备的专业知识;
指标点1-2: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

指标点2-1:掌握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指标点2-2:学习并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指标点3-1:能够在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管理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指标点3-2:具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指标点3-3:理解并掌握工商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4、能够综合应用数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管理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4-1:能够提出针对复杂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4-2:设计满足特定管理情景的组织变革方案、商业模式、业务流程;
指标点4-3: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组织、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能够基于管理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指标点5-1:进行管理调研设计、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5-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对复杂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案设计和管理运作的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能力。

指标点6-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统计、计算、实验、测评、数据挖掘、系统仿真、基本管理系统操作、文献检索等能力;
指标点6-2:能够针对复杂管理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管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预测与决策,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能正确认识工商管理对客观实际和社会的影响。

指标点7-1:能评价工商管理实践和复杂管理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企业、群体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7-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8-1:能够就复杂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8-2: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指标点8-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9-1:能够亲身参与和主动观察、思考、探索,掌握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指标点9-2: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
指标点9-3:学会查阅资料,了解工商管理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指标点9-4: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专题报告、讲座;
指标点9-5:正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指标点9-6:通过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指标点9-7:具备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
五、毕业学分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7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不少于66学分,大类平台课程不少于1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不少于82学分,个性培养课程不少于8学分。

毕业学分要求
六、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体系
注*:此类课程为使用外文教材或采用双语、外语教学的课程。

八、教学进程表
九、教学安排一览表
十、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注:H—关联程度高、M—关联程度中、L—关联程度低、空白—无关联
十一、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十二、修读要求
1、本专业第一学年按照管理类要求进行大类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专业课程学习。

2、数学类课程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比专业要求更高的课程进行学习,超出的学分记为公共选修学分,本专业要求修读的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和线性代数B。

3、在校期间至少修读6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其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其他4个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修读辅修专业或跨专业课程的相关学分可以替代该类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在3-7学期进行修读。

4、本专业设置创业管理与决策和人力资源开发与运营两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在高年级依据学习情况、个人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市场的需要较灵活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5、学生除可修读工商管理专业拓展课程外,亦可跨专业修读管理学院其它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或跨工商管理类修读其它专业类的大类平台课程。

6、个性培养课程中的课外实践环节的学分须经过认定后方可获得。

7、学生需要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至少修读创业基础或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中的一门课程,最低修读学分要求2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