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mA园林景观设计数学

2019最新mA园林景观设计数学

园林形式主要为花园(空中花园) (3)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
“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 横
“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 块绿 地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
• (三)欧洲古代园林 (1)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 古希腊:庭园、柱廊园 古罗马:庄园(别墅花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 文艺复兴中期:罗马庄园 文艺复兴后期:台地园与罗马庄园结合的规
园林景观设计寻找的意义
• 主题:统一主题或者题目。往往意义的最 简单的途径之一就是暗示一个恰当的主题
• 符号:通过联系、相似或传统,一些事物 或者形式代表着其他的一些东西,例如修 建的灌木代表着远山。
• 隐喻:经常用不相似的物体或概念来暗示 对比。
• 寓意(象征):在引人注目的或者可视的 装置中常用文字或者事件象征着寓意。
整式庄园
• (2)法兰西、英国园林: A、法兰西园林 —城堡园:最著名是凡尔赛宫苑 B、英国园林 1、英国传统庄园 2、英国整形园(17世纪) 3、英国的自然风景园(18世纪)。
四、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一)生态效益 1.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 城区及周围的各类绿色植物对当地的碳氧平 衡起到有效的良性调节作用。
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 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 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 王宫苑。
浪沧亭
网师园
园中多植竹,因竹叶形 似“个”字,名个园
扬州小盘古建于清乾隆嘉庆 年间,系光绪三十年两江总 督周馥私人宅邸。它深藏陋 巷,胜在建筑与园林巧妙结 合,山、水、楼台、亭阁个
畅春园仅存的恩佑寺 山门和恩慕寺山门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 (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始建 于清乾隆帝十五年 ,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 (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 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
2.什么是景观设计?
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 ,对 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 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 系,使其使用 更方便,更舒 适,提高其整 体的艺术价值。
(三)什么是园林景观设计?
•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 、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 改造(创造力)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 二、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 1.主景与配景手法:• 11.实景与虚景手法 • 2.对景与抑景手法 • 12.景点与点景手法 • 3.分景与隔景手法 • 13.内景与外景手法 • 4.夹景与框景手法 • 14.朦胧与烟景手法 • 5.透景与漏景手法 • 15.四时造景手法 • 6.配景与添景手法 •
第二部分 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一、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
• 一、园林艺术法则: • 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5.欲扬先抑,柳暗花明 • 6.起结开合,步移景异 • 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 形成期:秦、汉
•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 代表:阿房宫、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
瑶池

• 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和瀛洲 墙

•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自然山水园林 寺庙园林
金谷园建于洛阳,“却阻长 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 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 池召,多养鱼鸟。家素习技, 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 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 娱。”可见园中有水有树, 有鸟有鱼,还有一班艺伎可 供赏乐之需。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 江南园林:秀丽、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 北方园林:稳重严谨、规划布局,中轴线 。 • 岭南园林:建筑比重大,注重水的应用。 • 巴蜀园林:质朴,以“文、秀、清、幽”为风
貌。 • 西域园林:(少数民族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 到明代计成《园冶》里 “虽有人作,宛自 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 、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 种艺术的综合体。
古埃及 吉萨金字塔 印度 泰姬陵
意大利 依山而建的埃斯特别墅
法国 凡尔赛宫
4.东西方园林的特点
• (1) 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 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自 然和人工巧妙结合.
• (2) 西方园林—形式规则对称,一切表现为 人工创造,强调人工美。
5.什么是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的工作范围可包括庭园、宅园、小 游园、花园、公园以及城市街区、机关、厂 矿、校园、 宾馆饭店等。 公园设计内 容比较全面, 具有园林设 计的典型性。
(二)什么是景观?
• 1.概念 • 景观,英文名:landscape,指具有审美特
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 景色、风景 。 •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 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 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 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总在刻意强调园 林和景观的区别,但是事实上,二者并没 有本质区别,只是国内流派学术观点不同 而已。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就是同根同 源的。 刻意区别二者是极其不利于本学科 的发展的。
园、小盘古
•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 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 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 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 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 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被称为“京师 第一名园”。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 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自畅春园落成之后, 康熙帝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园内居住,并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去世于园内清溪书屋。此后雍正、乾隆等皇帝居住于圆明园,畅春 园凝春堂一带改为皇太后居所,其中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乾隆 帝生母)在园内居住了四十二年。
长亭傍溪 树影浮绿 闻春意盎然喜鸟声声 道城南旧事随风凄凄
清风秋蝉,行走拙政园;夏末江南,染一抹绿 意;问今怀古,道一声叹息 。
四大名园之-留园
留园三绝
日本园林深受中国园林影响
日本‘枯山水’ 庭 园代表—京都龙安 寺南庭
韩国古典园林代表—汉城的皇宫——景福宫
景福宫最大的建筑—勤政殿
景福宫的庆会楼
2.园林的四大基本要素
• 山石 • 水体 • 植物 • 建筑
3.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体系: • 1.东方体系:
• 中国、日本、朝鲜,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 意山水园为主。
• 2.西亚体系:
• 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 、教堂园。
• 3.欧洲体系:
• 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 ,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
性鲜明、节奏富于变化。
• 变革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园林进入一个以 “公园”为标志的新阶段,出现了租界公园 。
黄埔公园,上海滩上第 一家正式公园。曾记载 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屈辱历史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 3.诗画的情趣 • 4.意境的涵蕴
• 创造力就是在不断的否定、修改过程中形成的。 举例:1.一个公共广场中互动雕塑的创造性思维。 2.一种新的景观篱笆或者障碍物 3. 找到一个处理城市径流的好方法
•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 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 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 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绿地的结构组合形式
• 1.开门见山式 如南京中山陵园 • 2.半隐半现式 如北海白塔 • 3.深藏不露式 如杭州灵隐寺 • 注重美学特征外的功能性;协调性;层次性 • (2)结构处理方式 • 三段式: • ①序景 起景 发展 转折 • ②高潮 • ③转折 收缩 结景 尾景 • 二段式: • ①序景 起景 转折 • ②高潮(结尾) 尾景 • 三、园林绿地结构的类型 • 1.自然式——山水法 •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2.规则式——几何式 • 几何图案;对称;轴线 • 3.混合式
象征手法:
二、世界园林概述
• (一)中国园林及其发展历史
•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 萌芽期 高潮期
形成期 变革期
转折期 新兴期
成熟期
• 萌芽期:殷、周 • 园林雏形——园、圃、囿(台) • 功能:狩猎场地—游乐、礼祭—游观 • 代表:周文王灵囿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 相如就此写有《上林 赋》,详细地描述了 上林苑的地理形胜、 山谷水泉、宫阙楼阁、 果木花卉及天子射猎 之盛况。
• 7.前景与背景手法
• 8.层次与景深手法
• 9.俯景与仰景手法
• 10.引景与导景手法

• 园林景观布局要素: • 1.相地 • 2.立意 • 3.布局(选点布局、确定主题)划分功能分区、
景色分区、风景视线和导游线
• 园林布局是由点、线、面(即景观节点、景观轴 线、功能分区)组合而成,
• 园林布局基本原则:构园有法,法无定式 功能 明确,组景有方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 掇山理水 ,理及精微 建筑经营,时景为精 道路系统,顺 势通畅 植物造景,四时烂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