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监狱系统考试练习题练习题

公务员监狱系统考试练习题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判断题1.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 )2.监狱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

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监狱现象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3.封建制国家的监狱的本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封建主阶级用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维护封建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实行封建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暴力机器。

( )4.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外在表现是不同的。

( )5.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坚持人道主义、区别对待、给出路等各项政策。

()6.以《监狱法》的颁布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监狱工作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7.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既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又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既实现了社会正义的要求,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文明。

()8.统治阶级运用监狱镇压敌对阶级、敌对分子的反抗,打击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活动。

()9.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以后,监狱行刑理论和监狱管理制度又有了飞速的发展,教育刑、改造刑理论占据了监狱行刑理论的主导地位。

( )10.惩罚所体现的是国家法律对罪犯的否定性评价和对罪犯的“正义报应”。

( )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监狱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领导下,负责对本地区监狱工作的管理。

()12.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

()13.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刑罚都由监狱负责执行。

()14.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我国监狱的人民民主专政机关的性质是不会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罪犯构成的变化而改变的。

()15. 监狱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有力工具,但也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不利的影响。

()16.监狱工作方针不仅是针对监狱工作整体确定的,有些是针对个别问题确定的。

( ) 17.《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监狱工作的“两个结合”的方针。

( )18.第一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重点解决了在监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定了监狱设置逐步走向集中,监狱组织罪犯的生产劳动项目逐步走向分散的发展方向。

( ) 19.监狱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惩罚和改造罪犯。

这两项基本职能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两项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直接体现着监狱工作的成效。

( )20.确立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原则的价值取向在于解决运用教育和劳动两种基本手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监狱是与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刑事执法机关。

()22. 对罪犯教育改造是法律赋予监狱的权力,教育改造是监狱的基本职能。

()23.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监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24. 对罪犯实施社会协助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

()25. 近、现代监狱理论和监狱制度始于l7世纪。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西方国家监狱改良运动鼻祖的是( )。

A.约翰·霍华德 B.贝卡利亚 C.康德 D.边沁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奴隶制国家刑罚观念和刑罚执行目的的是( )。

A.复仇主义 B.威吓主义 C.报应 D.教育3.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专门研究了( )。

A.罪犯坐吃闲饭的问题 B.监管场所拥挤的问题C.监狱经费不足的问题 D.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4.以下不属于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基本特征的是( )。

A.监狱法制建设逐步发展 B.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中C.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 D.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5.《监狱法》颁布后,监狱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监狱整体性工作的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 B.建立现代监狱制度 C.实行狱务公开D.分押分管分级6.重刑犯监狱和押犯在()人以上的大型监狱应设立狱内侦查科。

A.2000 B.2500 C.3000 D.35007.监狱的特征不包括( )。

A.阶级性 B.压迫性 C.惩罚性 D.封闭性8.监狱的性质决定于( )。

A.国家的性质 B.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C.监狱的任务 D.统治阶级的意愿9.我国监狱工作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是()。

A.对罪犯执行刑罚 B.惩罚和改造罪犯C.预防和减少犯罪 D.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10.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可以设立监狱管理分局。

A.一些较大的城市或地区 B.罪犯比较多的地区 C.监狱设置比较集中的地区 D.一些偏远的地区11.《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颁布实施的时间是( )。

A.1954年 B.1991年 C.1994年 D.2000年12.新中国监狱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是()。

A.《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D.《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13.在第六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上,被正式写入会议纪要的是( )。

A.“三个为了”的方针。

B.“两个结合”的方针C.“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 D.“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14.惩罚罪犯的社会价值基础是( )。

A.公正 B.平等 C.公平 D.公开15.我国监狱罪犯权利法律保障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B.《刑法》 C.《监狱法》 D.《国家赔偿法》16.要实现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工作的目的,必须从罪犯的个人情况出发,实行( )。

A.个别化处遇 B.分类管理 C.累进处遇 D.分级处遇17. l951年5月10日至l5日在北京召开的(),将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

A.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 B.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C.第一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 D.第三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18. l952年6月,召开了()。

会议重点解决了监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定了监狱设置和监狱组织罪犯的生产劳动项目逐步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A.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 B.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C.第一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 D.第三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19.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第4条规定的()是在新中国的监狱工作中对监狱工作方针第一次明确规定。

A.“三个为了”的方针 B.“两个结合”的方针C.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 D.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20. ()对我国监狱罪犯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的规定,是我国当前规定与保护罪犯权利最主要的法律。

A.《监狱法》 B.《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C.《监管改造环境规范》 D.《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21. 我国监狱工作初步发展阶段是指()A.1953年~l966年 B.1954年~l966年 C.1954年~l964年D.1955年~l966年22. 我国监狱的政治属性是()。

A.刑罚执行机关 B.刑事执法机关 C.刑事司法机关 D.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23. 我国监狱执法规范的的核心是( )。

A.《宪法》 B.《刑法》 C.《人民警察法》 D.《监狱法》24. 确立()的原则,其价值取向就在于解决监狱基本功能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 惩罚和改造相结合B.教育与劳动相结合C.社会协助D.个别化25.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监狱是()A.原始社会的监狱B.奴隶制监狱C.封建制监狱D.氏族公社的监狱26.我国监狱工作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A.《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的发表 B.《劳动改造条例》的颁布实施C.文化大革命结束 D.《监狱法》的颁布实施27.我国监狱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对罪犯执行刑罚 B. 惩罚和改造罪犯 C. 预防和减少犯罪D. 维护社会的稳定28.下列不属于《监狱法》第二章规定的内容的是()A.监狱的设置B.监狱的经费C.监狱的组织机构D.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29.“六劳会议”召开于()。

A.1954年 B.1955年 C.1964年 D.1976年30.()年,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展览会”,向全国及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监狱工作的成就。

A.1954年 B.1959年 C.1966年 D.1976年3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封建制国家刑罚观念和刑罚执行目的的是( )。

A.复仇主义 B.威吓主义 C.报应 D.教育32. 我国监狱执法规范的的基础是( )。

A.《宪法》 B.《刑法》 C.《人民警察法》 D.《监狱法》33.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以()作为监狱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A.对罪犯依法执行刑罚 B.对罪犯实施狱政管理 C.劳动改造罪犯 D.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34.在()中就明确提出了改造工作要实现“三个延伸”即: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向外延伸。

A.六劳会议 B.八劳会议 C.1987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 D.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35.我国还于()签署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并于1988年10月4日批准了该公约。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36.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监狱工作要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

A. 1978年 B. 1981年 C. 1994年 D. 1995年37.针对监狱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于1956年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监狱工作方针。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罗瑞卿三.多项选择题1.产生不同的监狱理论和监狱制度的客观因素是( )。

A.不同的社会形态 B.不同的历史时期C.不同的国情 D.不同的社会舆论2.监狱的历史类型分为( )。

A.奴隶制国家监狱 B.封建制国家监狱C.资本主义国家监狱 D.社会主义国家监狱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表述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具有强烈的阶级性B.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C.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实现了社会正义的要求D.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文明4.《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 )。

A.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 B.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C.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 D.监狱的经费5.我国监狱工作拨乱反正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A.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B.一些交出去的监狱被陆续收回C.监狱工作秩序逐渐恢复 D.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6. 我国监狱工作改革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A.监狱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B.监狱的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C.逐步建立国家财政保障体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D.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7. 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