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人物的外貌特点(包括人物的长相、身材、体态、衣着以及身上的装备描述人的样子。
作用:1、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表达作者的爱憎。
3、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最基本条件:先观察人物
最基本要求:细致观察
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1、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
2、要有所侧重。
3、外貌要体现人物的精神品
※就是写人物描写外貌大众化,千篇一律,面面俱到,不能反映人物个性,更谈不上突出文章主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不善于观察,抓不住特点外,还由于学生没有弄明白外貌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思想品质,以及文章主题的作用。
他们在作文中描写外貌是“例行公事”。
外貌描写例文:
1、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
《小珊迪》
2、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飘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贱卖海张五》
3、《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没有写父亲平常时的容貌,而特意写了:“在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头发蓬乱,说明受过敌人的拷打和折磨。
“平静”,说明李大钊同志面对敌人的酷刑,面对眼前的提审,面对即将来临的为国捐躯,内心平静,无所畏惧,无怨无悔。
“慈祥”则是长者心中充满爱,在面部表情上的表现,这里可见李大钊同志对人民深沉而伟大的爱。
以此可见,外貌描写不是给人物画像,而是要表现人物个性和品质,为文章中心服务。
4、又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这样写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里,作者只写了“紫色的圆脸”,就足以说明闰土是农村孩子,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脸被晒黑了;说明他勤快,长得结实;说明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等事例真实可信。
一个“紫色”,一个“圆”字,再平常不过的词,就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特点。
5、《金色的鱼钩》一文开头写老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这样的外貌描写反映了人物高尚的品质,突出了文章中心。
6、《挑山工》一文有三处外貌描写:
“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
“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
7、《小音乐家扬科》中有这样一段话:“他长得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
8、《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话:“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
积累(二)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头发〕
白发苍苍满头银发两鬓染霜头发乌润蓬松的短发头发稀疏满头青丝披肩长发柔软的头发齐眉的刘海披头散发蓬头垢面
〔眼睛〕
丹凤眼三角眼细眯眼单眼皮双眼皮眉青目秀浓眉大眼明眸皓齿眉梢细长火眼金睛大眼睛忽闪忽闪乌溜溜的眼珠眼睛布满血丝会说话的眼睛慈祥的目光明亮的眼睛目光锐利目光迟钝凶狠的目光眼睛眯成一条缝眼泡浮肿炯炯有神火眼金睛浓眉大眼
〔鼻子〕
蒜头鼻鹰钩鼻酒糟鼻朝天鼻塌鼻梁又扁又平的鼻子又高又直的鼻子尖尖的鼻子宽鼻阔嘴
〔嘴、牙〕
樱桃小嘴血盆大口尖嘴猴腮抿着小嘴厚嘴唇薄嘴唇嘴唇苍白唇如胭脂齿白唇红参差不齐的牙齿白而发亮的牙齿满口银牙
〔面容〕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慈眉善目苹果脸瓜子脸鹅蛋脸长方脸四方脸俊美的脸丑陋的脸清瘦的脸满脸憔悴一脸稚气古铜色的脸黑里透红的脸红扑扑的脸布满皱纹的脸脸色苍白愁眉苦脸嬉皮笑脸面黄肌瘦满脸雀斑面如桃花面如土色天庭饱满脸颊绯红面目可憎油头粉面面不改色
〔手〕
十指尖尖纤纤素手粗壮的大手
【身材】身材矮小身材苗条身材丰腴
体态轻盈身材臃肿佝偻着身子身强力壮虎背熊腰膀阔腰圆肌腱发达腰板挺直彪形大汉大腹便便脑满肠肥身材高挑亭亭玉立弱不禁风瘦骨如柴短小精悍
〔衣着〕朴素大方整洁时髦摩登讲究笔挺邋遢俗气穿戴整齐衣冠楚楚穿红戴绿衣着入时珠光宝气花枝招展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破破烂烂袒臂露肩衣不蔽体赤身裸体一丝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