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本复习题使用说明:复习题内容是按照知识点编写的非按章节编写请同学们阅读时注意!第Ⅱ大部分:下篇一、客观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部分: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一)、二极管三极管1、1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D 1、D 2为 理 想 元 件, 则 在 电 路 中( )。

(a) D 1起 箝 位 作 用,D 2起 隔 离 作 用 (b) D 1起 隔 离 作 用,D 2起 箝 位 作 用(c) D 1、D 2均 起 箝 位 作 用 (d) D 1、D 2均 起 隔 离 作 用2、45、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D 1,D 2,D 3 均为理想元件, 则 输 出 电 压 u O=( )。

(a) 0V (b) -6V (c) -18V3、51、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D 1,D 2 均 为 理 想 元 件, 则 电 压 u AO =( )。

(a) 12V (b) 0V (c) -15V4、3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i=6sinωt V,U=3V,当ωt =π2瞬间,输出电压uO等于()。

(a) 0 V (b) 6 V (c) 3 V5、35、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 6sinωt 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OM= ()。

(a) 6 V (b) 3 V (c) ?3 V6、37、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为理想元件,当输入信号ui =12sinωt V时,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 12 V (b) -6 V (c) 0 V (d) 6 V7、49、电路如图所示,D1,D2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ui> 6V 时,则uO=()。

(a) 6V (b) 3V (c) ui8、53、电路如图所示,D1,D2均为理想二极管,设U1=10 V,ui=40 sinωt V, 则输出电压uO应为( )。

(a) 最大值为40V,最小值为0V(b) 最大值为40V,最小值为+10V(c) 最大值为10V,最小值为-40V(d)最大值为10V,最小值为0V9、55、电路如图所示,若忽略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则输出电压uO为()。

(a) +12V (b) +6V (c) +2V10、57、电路如图所示,D为硅二极管,根据所给出的电路参数判断该管为( )。

(a) 正偏(b) 反偏(c) 零偏11、71、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情况为()。

(a)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c) 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d)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12、73、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9V和 6.3V,则6V所对应的电极为()。

(a) 发射极(b)集电极(c) 基极13、77、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 超过其最大允许值ICM时,其后果为()。

(a) 晶体管一定损坏(b) 不一定损坏、但β要下降(c) 不一定损坏、但β要升高14、87、在 计 算 低 频 小 功 率 晶 体 管 输 入 电 阻 r be 时, 有 三 位 同 学 用 了 三 种 方 法, 而且计算结果 差 别 很 大, 请 指 出 正 确 的 表 达 式 是 ( )。

(a) r be =U I BE B (b) r be = ∆∆U I CE B (c) r be = 300?+26mVmAB I 15、89、 所 谓 晶 体 管 输 出 特 性 曲 线 中 的 线 性 区 域 是 指( )。

(a) 放 大 区 (b) 饱 和 区 (c) 截 止区16、91、 如 果 接 在 电 路 中 某 晶 体 管 的 基 极 与 发 射 极 短 路, 则( )。

(a) 管 子 深 度 饱 和 (b) 管 子 截 止 (c) 管子工 作 在 放大 状 态17、93、根 据 图 中 已 标 出 各 晶 体 管 电 极 的 电 位, 判 断 处 于 饱 和 状 态 的 晶 体 管 是 ( )。

18、95、工作在饱和状态的PNP 型 晶 体 管, 其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应 为( )。

(a) V E >V B ,V C >V B ,V E >V C (b) V E >V B ,V C < V B ,V E >V C (c) V B >V E ,V B < V C ,V E >V C19、97、某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晶体管,测出其三个极 X,Y,Z 的电位分别为:V= ?9V,V Y = ?3.8V,V Z = ? 4V,则()。

X(a) X 为基极,Y为集电极,Z 为发射极(b) X 为发射极,Y 为基极,Z 为集电极(c) X 为集电极,Z 为基极,Y为发射极20、99、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处于()。

(a) 饱和状态(b) 放大状态(c) 截止状态21、101、电路如图所示,静态时晶体管处于()。

(a) 饱和状态(b) 放大状态(c) 截止状态22、103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U= 0.7 V ,β= 50,则晶体管工作在BE()。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根据图23、105、某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集电极接有电阻RC中的数据判断该管处在 ( )。

(a) 截止状态(b) 放大状态(c) 饱和状态(二)、分立元件基本放大电路1、1、如图示放大电路中接线有错误的元件是()。

( a) R L ( b) R B (c) C 1(d) C 22、4、 下 列 电 路 中 能 实 现 交 流 放 大 的 是 图 ( )。

U oCCU CCU (c)(d)-ou o3、7、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设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欲 使 静 态 电 流I C 减 小, 则 应( 〕。

(a) 保 持 U CC ,R B 一 定, 减 小 R C (b) 保 持U CC ,R C 一 定, 增 大 R B (c) 保 持 R B ,R C 一 定, 增 大 U CC4、10、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B =240 k ?,R C =3 k ?,晶体管β=40, U CC =12V , 现该电路中的三极管损坏,换上一个β=80的 新管子,若要保持原来的静态电流 I C 不变且忽略U BE ,应把 R B 调整为( )。

(a) 480 k?(b) 120 k?(c) 700 k?(d) 240 k?5、16、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β=50,若将该管调换为β=80 的另外一个晶体管,则该电路中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 C将()。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6、22、电路如图所示,若晶体管的发射结被烧坏而形成开路,那么集电极电位UC应等于( )。

(a) 6 V (b) 0 V (c) 0.6 V (d) 5.3 V7、25、某固定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如下图所示,若将直流电源UCC适当降低,则Q点将移至()。

(a) Q' (b) Q'' (c)Q'''8、28、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

(a)正确的(b)不正确的(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9、31、单管共射交流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该电路的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的相位( )。

(a)相同 (b)相反 (c)相差π210、34、某一固定偏置NP N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其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如图2所示,造成这种失真的原因是()。

(a)管子的β值太小(b)电路电源电压UCC太高(c)偏置电阻RB太小(d)偏置电阻R B太大11、46、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其输入电阻ri的正确表达式是()。

(a) RS +[(rbe+(1+β)RE)]//RB(b) (RS//RB)//[rbe+(1+β)(RE//RL)](c) RB //[rbe+(1+β)RE] (d) RB//[(rbe+(1+β)(RE//RL)]12、55、在单管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将( )。

(a) 减小(b) 增加(c) 不变13、61、两极共射极交流放大电路,由后极至前极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后起到的作用是( )。

(a) 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b) 减小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流(c) 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流14、67、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若改变第一级静态基极电流IB1则()。

(a) 第二级的基极电流IB2随之而改变(b) 第二级的静态值(IB2,I C2,U CE2)均不改变(c) 第二级的静态电流IB2不改变,但I C2要改变15、70、某两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不接第二级时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倍,接上第二级后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降为50倍,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50倍,则该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

(a) 5000倍(b) 2500倍(c) 150倍16、76、在两级共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前后两极的静态工作点()。

(a) 彼此独立,互不影响(b) 互相影响,互相牵制(c) 后级对前级有影响,前级对后级无影响17、79、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采用差动式电路结构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电压放大倍数(b) 抑制零点漂移(c) 提高带负载能力18、85、设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V C,对差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 V D,则该电路的共模抑比K CMRR等于()。

(a) AAVVCD(b)AAVVDC(c) A AV VC D19、88、差动放大电路中所谓共模信号是指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a)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b)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c) 大小不等,极性相同20、91、在差动放大电路中,共模反馈电阻R的作用是()。

E(a) 对差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b) 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抑制零点漂移(c) 对任何信号均无负反馈,它可限制发射极静态电流21、10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功率放大级常位于( )。

(a) 第一级(b)中间级(c)末级或末前级22、109、某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静态工作点Q 靠近截止区,这种情况称为( )。

(a)甲类工作状态(b)乙类工作状态(c) 甲乙类工作状态uCE23、11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若设置静态工作点使两管均工作在乙类状态,将会出现( )。

(a) 饱和失真(b) 频率失真(c) 交越失真(三)、集成运算放大器1、8、开环工作的理想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时的电压传输特性为()。

2、16、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差模输入电阻rid是(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