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 低质量、低产出的增长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效率高、国际竞争 率强、通货膨胀率低、环境污染少的增长方式
今天的环境问题已经有所改善:
全国2461个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布情况
较差, 8%
差, 0%
优, 23%
一般, 26%
优 良 一般 较差 差
良, 43% 数据来源:《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讨论:关于中国的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
01 PART ONE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水污染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空气污染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土地资源污染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噪声污染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化学辐射污染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20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
➢ 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 经济发展需要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为其可持续发展
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需要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 质的依托。
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和能源合理配置的 必要条件。
➢ 改善和保护环境也需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来源 于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压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 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 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 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 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 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 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 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 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市场压力:
当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
例如: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从1998年到2002年,总投资约70亿元人民 币,2003年至2005年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到2008年三 期工程,计划总投资约31.4亿元,三期工程总的整治结果:消除黑臭,水质稳定, 苏州河干流达到了地表水V类(景观水)的标准。
环境规制更严格,企业为了合规,只能采取减排(需要成本),减产(降低 GDP),或转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或生产方式(降低利润)
粗放型 集约型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 (例如资金,劳动力)的高投入来实现。
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 使用效率的提高。
例如,同样要增加100美元的产量,如果依靠增加人力和 资金来实现,那么这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在没有 增加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技术,加强管理来提高 原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增加产量则为集约型经济发展 模式。
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分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例如:我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要作出这些筷子,需要砍 掉2500 万棵树;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还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地 下水质造成污染。 ➢ 对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许多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在一定程度也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题
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
原
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为了改变中国
因
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采取行动刻不容缓。否则,日 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
分
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析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起步阶段(1978年至1989年党的十三中全会) (1)倡导全民义务植树 (2)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 (3)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二】全面展开阶段(1989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的召开) (1)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2)将生态环境上升到生产力高度 (3)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法制体系 (4)通过国际合作来促进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
(2)由于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 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两种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 第二类问题。
人口压力:
。
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 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 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 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 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 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 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 力。
02 PART TWO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冲突?
Relationship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 来引起、调整和控制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 马克思
这句话简明地阐释了人、经济、环境的关系。其中,人在 环境与经济关系之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如果抛开环境,就经济发展经济, 可以说经济和环境就是矛盾的。但是,经济和环境矛盾的问 题不是自身存在的,是取决于大家以怎样的态度、理念、方 式去对待。
代
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
生
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
态
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 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
环
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
境
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
问
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 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三】发展完善阶段(2002年至现在) (1)在发展理念上,提出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2)在社会形态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在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上提出建设“两型”社会 (4)在文明形态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5)在总布局上,把“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中国生态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水 土流失,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我国生态 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 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环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1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当今社会主要面临两大环境问题:
(1)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 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