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课外阅读目标
1、初步培养爱读书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读物中的拼音、图画进行阅读。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并乐于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4、培养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
5、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70篇,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的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6、培养学生喜欢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
三、四年级课外阅读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文章大意,乐于将阅读的内容与他人分享,能讲述读物中的主要内容。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评析文章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中受到教育。
3、学习汲取阅读材料和生活中的优秀信息,养成做读书笔记习惯。
根据文章实际或摘录优美词语和句段,或写读后感,写下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会做简单的“读书卡”,能用简短的几句话写写自己的阅读收获。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课外阅读目标
1、喜欢阅读。
养成一有空就看书的习惯,每天课外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初步学会制定阅读计划。
2、自觉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会挑选适合自己的各类读物。
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尽量达到300字。
4、尝试把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学习推想读物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
6、课外阅读能做到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精读的内容做到适当的标记和批注。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初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9、背诵优秀诗文6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