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论文格式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论文格式

湖北理工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论文名称: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专业名称:自动化班级: 10级自动化(1)班学号:************ *名:***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湖北理工学院课程(论文)任务书课程(论文)题目: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学生姓名:明庭良学号: 201040230113 指导教师:黄松柏1.课程论文的主要内容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是非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书写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电气设备的使用、电子电路的应用、电工电子新技术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

2.课程论文的要求(1)论文全文采用打印稿。

正文字体采用宋体小四。

(2)有电工电子的现状与发展内容介绍。

(3)论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34、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根据考勤、报告确定成绩。

5、参考文献[1] 贾文超. 《电气工程导论》(第一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 黄载禄. 《电子信息技术导论》(第一版)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正文电工电子技术现状与发展1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电工技术基础理论:电工技术包括电磁能量和信息在产生、传输、控制、应用这一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手段和活动。

作为一门技术,它的内容包括:电路和磁路理论、电磁测量、电机与继电接触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

电工技术基础理论包括交流电路理论,磁路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理论,电能传输理论,电工材料理论,电介质理论,气体放电理论等都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工程控制论等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理论蓬勃发展,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开发之间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各门学科与专业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形成一个既深入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庞大复杂的整体,同时也促进了电工理论的发展。

静电场、电磁场等结构复杂又包括多种媒质的三维物理场求解方法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矩量法、变分原理、函数空间等都引入了电工理论。

基于等效模型的概念发展了虚拟的磁荷与磁流模型,研究了多种动态位及不同的规范选择,提出了有关广义能量的定理等。

由于系统与元件相结合而扩大了元件的内涵,包括了逻辑门、可控源、回转器以及大规模集成块等。

各类工程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共同的网络理论基础,使网络扩展成为研究某种特定空间结构和运动状态的一般性理论方法。

广义网络理论又将“场”与“路”结合起来,出现新的边缘理论领域,如物理场论的网络模拟、辐射场的网络方法、等离子体的网络图解等;引用系统论的研究成果,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行为与系统结构、参数及局部物理量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问题的内容。

系统稳定性分析,多维系统的研究,状态空间的拓扑等值性,动态系统的反馈理论和渐近性问题,以及网络故障的自动侦察、诊断等,都成为引人注意的研究课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技术革命是强大的推动力。

取火使人类摆脱了原始蒙昧;金属工具帮助人类建立起农业文明;动力,特别是电能,扩大了人类体力劳动能力,出现了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

今天,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又在延伸人类的智力功能。

正是电磁规律在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应用,描绘出现代化社会的蓝图,形成新技术革命的主流。

它冲激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教育训练、思维方法,促进了社会的精神文明。

电工正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汇合,继续发挥社会支柱的作用。

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属于这一类的分支学科有:电子线路与网络分析、微波、天线、电波传播、测量、电源、显示技术、信号处理、信息论、自动控制原理、可靠性理论等。

它们是构成功能性电子系统所需的各种技术手段或基础理论。

电子线路与网络是由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组成的功能性电子单元。

电子线路有线性的、非线性的、模拟式、脉冲式和数字式几大类,能实现滤波、频率平衡、振荡、放大、调制、变频、脉冲形成、开关、移位、记忆、计数等多种功能。

微波技术是有关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的传输、辐射、测量和应用等的理论和技术。

天线是将约束在传输线内的电磁能转换成向指定空间辐射的电磁波或相反过程的理论、技术与装置。

电波传播是有关电磁波在对流层、电离层、地表面、水下或其他均匀的与不均匀的媒体中传播时产生吸收、反射、折射、绕射等的理论、方法和实验研究。

测量是指在极宽电磁波谱上电磁参量的测量,包括电子元件、器件、材料、线路和电子装置的基本参量的测量,各种电子信号的特征参量和电磁能的测量,网络参数的测量以及与这些测量有关的理论、技术和装置。

电源是用电子方法使化学能、热能、核能、太阳能、交流电能、直流电能、高频能、微波能、超声能、激光能等相互转变,以供各种用途。

显示技术是将信息以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提供给信息收受者的技术,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

信号处理是将语言、图像、雷达等电信号或其他电测非电信号进行诸如过滤、平滑、压缩、变换、重构之类加工过程的理论和技术,以及这些理论和技术在电子和非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信息论研究有关信息的度量、编码、传输、处理的一般性理论,是关于广义通信系统的概括性理论。

自动控制是使受控对象达到指定状态或预定功能的理论和技术。

它的理论部分已逐渐上升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其技术部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可靠性理论是有关电子元件、器件、部件、电子装置,乃至电子系统或大系统的可靠性的理论,以及提高可靠性的各种具体技术方法。

2电气设备现状与发展电气设备现状:由于电气设备的需求增大,使得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加大了在低压电气设备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在发展高端产品的同时,也相继进入我国中低端市场,导致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

电气设备市场随着电力设施的建设而逐步扩大,近几年国内外的低压电气设备需求都普遍处于扩张状态,不过,在低压电气设备市场良好发展的同时,行业企业缺乏足够的自主研发能力,缺乏高端市场竞争力。

行业状况低压电气设备市场随着电力设施的建设而逐步扩大,近几年国内外的低压电气设备需求都普遍处于扩张状态,不过,在低压电气设备市场良好发展的同时,行业企业缺乏足够的自主研发能力,缺乏高端市场竞争力。

2011年,低压电气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虽然电力、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但主要代表企业总体生产和销售较去年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据分析,低压电气设备生产企业和国际先进的大型制造商相比,在整体的技术与生产水平方面都相差较大,特别是低压电气设备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各方面的资源都相对分散,企业多存在在中低端领域的重复研发或互相模仿的情况。

另外,行业中价格竞争的局面也依然延续,对行业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冲击不小。

可喜的是,近年来行业中不少企业已增强忧患意识,练好内功求得发展,在克服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降低产品管理成本、加大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开发新品、加强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等工作上有效采取措施的做法已呈现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为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强化管理练好内功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也是行业所倡导的。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低压电气设备主要原材料为铜、银、塑料粒子等,上述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50%。

2009年初起至2011年初,铜、铝、银等主要产品原材料的价格明显上涨,对整个低压电气设备行业的毛利率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2011年2季度起,铜、铝等价格开始回落,随着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工业生产对金属铜、银的需求将有所下降,我们预测2012年全年金属铜和银的大幅上涨动力不足。

如未来铜、银价格下跌,2012年行业整体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

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市场门槛较低的中小型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市场紧缺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高附加值产品将继续受到青睐。

电气设备发展: 光伏:年底毛利企稳,是否反转取决于产能淘汰速度, 供求问题还是最核心的问题,产能过剩是主要矛盾。

2012年,需求增量预计仍然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供给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过剩率仍维持在都在50%以上,过度的供给将给光伏产品价格上涨构成很大压力。

目前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价格还将下降。

电池片和组件的毛利率已经出现了企稳迹象,预计年底之前,全线毛利企稳。

组件价格最快将于明年中触底,是否反弹取决于边际产能的淘汰速度。

“十二五规划”出台,总量约15GW超预期,国内市场未来增长迅速。

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降,规模化和冷氢化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2012年主要看点是产品价格的反弹,和把握好时点选择下有电池和组件公司。

3电子设备现状与发展:2010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总额达到395.4亿美元,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各个地区的设备支出都呈现了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大陆和韩国。

2010年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市场为22.4亿美元,预计2011年为26.4亿美元。

按此增长率推算,到2015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全球光伏生产设备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0%,达到104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从区域市场来看,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占全球市场51%的份额,预计未来5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较高比例。

据此,可以判断到2015年我国光伏设备将继续保有巨大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高性能驱动永磁式同步电机、金属化超薄膜电力电容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将成为我国电子专用设备市场新的增长点。

多学科交汇为电子仪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三网融合对电子仪器提出新的测试需求,预计上述领域的电子仪器以及环境保护测试仪器和医疗电子仪器会面临大发展。

4电工新技术:我们已在准备进入21世纪。

21世纪,人类期望着进入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将以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整个进程中,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能源发展看,我国在上半叶还不大可能扭转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从而在提高煤的利用效率,特别是燃煤发电效率方面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促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使之更快地在技术和经济上成熟起来,才能期望得以较快地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走上能源、环境与生态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道路。

在交通运输方面,实现高速度将是主要发展方向,而各种交通运输的高速化都必须以电力推进系统的发展做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