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度学基础(色温)

色度学基础(色温)

Saturation饱和度、纯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 (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Brightness亮度
彩色三要素
Hue Lightness Saturation
混色规律及实现方法
相加混色——光的合成,各分色的光谱成分相加,彩色电视就是利用红、绿、蓝三基
表色系统
显色系统(Color Appearance System) (按照所见颜色的心理感受对颜色进行分类、整理)
混色系统 (根据光的混色实验,按照必要的基准色光的混和 量 ,对某种颜色与基准颜色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孟塞尔(Muncell) 表色系统 德国DIN表色系统 瑞典Nature Color system
CIE表色系统 CIE1931RGB CIE1931XYZ CIE1976 L*a*b* CIE1960 L*u*v*
孟塞尔表色系统
竖直方向 ➢中央轴代表明度,它在底盘位置的明度为0,代表黑色;而在中央轴的顶端的照度为102,代表白色;在 此二位置的中间则均分为10等分。由此,照度轴上共有11个刻度。 水平方向 ➢孟塞尔立体的剖面还用横竖线分成很多小格,离中央轴的水平距离则用饱和度表示。饱和度C的竖直有2、 4、6、8、10、12、14。 底盘弧度方向 ➢底盘有五个主要色相:红(R)、黄(Y)、绿(G)、蓝(B)、紫(P)和五个中间色调:黄红(YR)、 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冷暖色调
生理上的感觉如,红、橙、黄为暖色系;蓝、绿、黑为冷色系。
色温
早霞 黄昏 正午 其它白天时段 白天正午的阴影和月夜 白炽灯 聚光灯 烛光 新闻灯 三基色日光灯 商场日光灯 蜡烛及火光 朝阳及夕阳 家用钨丝灯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
3000k 4000k 5500k-5600k 4800k(晴天时) 6700k左右 2850K 3200K 1850K 3200K 3200K 4500K 1900K以下 2000K 2900K 3500K
觉惰性,分辨不出三种基色,而只能看到它们的混合色。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 基础。
空间混色法——将三种基色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上相邻的三点,只要这些点足够的近,
由于人眼分辨力的有限性,不能分辨出这三种基色,而只能感觉到它们的混合色。空间混 色是彩色电视的基础。
生理混色法——当两只眼睛同时分别观看不同的颜色,也会产生混色效应。例如,两只
摄影用钨丝灯 早晨及午后阳光 摄影用石英灯 平常白昼 220V日光灯 晴天中午太阳 普通日光灯 阴天 HMI灯 晴天时的阴影下 水银灯 雪地 电视萤光幕 蓝天无云的天空
3200K 4300K 3200K 5000~6000K 3500~4000K 5400K 4500~6000K 6000K以上 5600K 6000~7000K 5800K 7000~8500K 5500~8000K 10000K以上
视杆细胞——分散分布在视网膜上,每个视网膜大概有1亿个以上。视杆细胞不能感受
颜色、分辨精细的空间,但在较弱的光线下可以提供对环境的分辨能力(比如夜里看到物体 的黑白轮廓)。
色度学——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彩色三要素
颜色
非彩色
黑色 灰色 白色
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彩色
10-5~10-2 10-2~10 10~400
Contents
2. 表色系统
1 表色系统分类 2 孟塞尔表色系统 3 RGB表色系统 4 XYZ表色系统
表色系统分类
颜色的辨别 辨别的基准 辨别的依据
表色原理 表色对象 表色方法Fra bibliotek混色系 心理物理色 心理物理学概念 以色感觉建立的表色系
光的混合 色光(包括物体反射光)
CIE光谱三刺激值
显色系 知觉色 心理概念 以知感觉建立的表色系 标准物体色(如色卡) 物体表面色 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度学基础
Contents
1. 色度学基本概念 2. 表色系统 3. 色度学在TFT-LCD中的应用
Contents
1. 色度学基本概念
1 视觉系统 2 彩色三要素 3 混色规律及实现方法 4 色温
视觉系统
视锥细胞——大都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每个视网膜大概有700万个左右。每个视锥细
胞包含有一种感光色素,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这类细胞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提供 辨别颜色和形成精细视觉的功能。
可见光
400~760
红外线 微波 无线电波
760~106 106~109 109~1012
/ nm
彩色三要素
Hue色相
色彩的色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最鲜明的特征(红、黄、绿) 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 色相不同的本质原因是光的波长不同造成的
Lightness明度
用来标志颜色的明亮程度、深浅程度,如白色明度强,黄色次之,黑色最弱
眼睛分别戴上红、绿滤波眼镜,当两眼分别单独观看时,只能看到红光或绿光;当两眼同 时观看时,正好是黄色,这就是生理混色法。
色温
色温定义
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 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8000K-9500K,电视台节目制作都以观众9300K去摄影,欧 美平均色温6000K制作。 9300K:黑眼睛看是白色,蓝眼睛看偏蓝; 6500K:蓝眼睛看是白色,黑眼镜看偏黄;
色相加产生各种不同的彩色。
相减混色——染料合成,利用颜料、染料等的吸色性质来实现混色,存在光谱成分的
相减,在彩色印刷、绘画和电影中就是利用相减混色。
相加混色
相减混色
对于人眼感知的同一种色光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由其他色光合成而来。
混色规律及实现方法
时间混色法——将三种不同的基色以足够快的速度轮流投射到某一平面,因为人眼的视
RGB表色系统
三刺激色 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 。 在顏色匹配实验中,当这三原色光的相对亮度比例为1.0000:4.5907:0.0601时就能匹配出等能白光,所 以CIE选取这一比例作为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量,即(R):(G):(B)=1:1:1。所以在色光加 色法中红、绿、蓝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结果为白光,即(R)+(G)+(B)=(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