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快递常见问题
3、使用过的箱体使用有压垮痕迹、破洞、 油渍、水渍、使用过的包
装箱等对货物进行包装的,须将其货物或 连同包装一起置入合格的包装箱内,对于 可接受的使用过的包装箱,须去除包装外 侧所有标签、号码、地址信息及一切
有可能影响寄递的粘贴物品和信息。 4、易破损材料对于使用易破损材料作为外 包装的,如塑料等,应将其置入合格的包装 箱内。 5、内件保护收到包
情况的义务。如有异常状态,可拒绝收货; 7、发货方发出货物后,如遇异常情况请 及时与400-603-3600客服联系解决; 8、对于学校配
送将事先联系收件人,并在约定的时间内送
达收件人指定的收件地,所配送地区受物业 管理限制或特殊军事管理区限制的除外。
(七)敬请配合 1、单
件最大重量不得超过15KG; 2、发货方及收货方的姓名、地址、电话等 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3、为了减少您的包裹因当天无法配送而给 您带来不便
情况下将寄递物品自带的电池拆卸并与主体 分离后方可收取;对于无法拆卸分离的包裹不 予收龋
3、封箱操作1)胶带中使用最多的是透明胶带, 用于发货
方寄递物品的封固包装,除文件信封和各 款包装袋外,其他类型包装的包裹一般都 需要用胶带进行封固包装。对于外形规则 类纸箱包装的包裹,要求使用胶带对
纸箱上下表面进行包装操作; 2)使用透明胶带沿纸箱中缝部位进行封
7、保价对寄递的包裹提供保价服务,按 保价金额的0.3%计收保价费,寄件人应据 实申报保价金额,每张运单包裹的金
额(一单多件以全部的金额为准)在贰万元(含) 人民币以内。
(五)面单说明 1、我司运单仅限我司寄递包裹时使用; 2、运单只支持机器打印
,不支持手写; 3、快递运费根据包裹整体重量(含内件、包装物等) 计收; 4、自收寄件之日起3个月内为有效查询期,逾期不 再受理; 5、因
粘,同时胶带两端应延纸箱两侧面放 5cm-10cm,以便将纸箱的中缝两端开
口处覆盖,同时做到压紧胶带两端,使得胶 带和箱体充分粘合; 3)使用透明胶带分别对纸箱的两侧缝口进行
封粘,封粘要求先对纸箱一侧的侧缝开口进 行
封粘,胶带应延长放宽5cm-10cm,同时
做到压紧胶带两端和胶带中间部位,使用 胶带和箱体充分粘合; 4)在完成纸箱表面的封粘后,需对其他表
8)精密仪器品类的物品采用纸箱或全木 箱包装,包裹与箱壁应预留2cm的
空隙,用缓冲材料填充。若使用纸箱包装,
在检查完配送物品后,如外包装有其他运 输单据或包装标识,须将其清除;如无法 清除干净的,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
,应将纸箱装入包装袋,或用包装箱重新 进行包装,以避免其他运输单据或包装标 识造成操作失误。对于自身带电的电子类 配送物品,必须在征得发货方同意的
(六)服务承诺 1、寄递运输中是存在一定风
险,包括损坏或丢失,为避免发货方不必要
的损失,请务必按照我司的要求进行包裹包 装; 2、我司原则上不接受粉末、液体类物品, 绝对拒绝化工及其它
国家规定的违禁物品,一旦发现瞒报发运,
我司权拒绝提供服务,造成损失的将视后 果的严重程度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3、发货方必须做好发货前准备
2)体积微小的配件、易散落丢失品
类的物品采用塑料袋作为内包装将寄递物
品聚集并严密封口,内包装需留有适当空 隙,数量较少可使用包装袋作为外包装; 数量较大可使用质地坚固、大小适中
的纸箱作为外包装,并用填充材料填充箱内 的空隙,使得包裹在箱内相对固定,避免填 充过满而导致内包装破裂引起包裹散落丢失。 3)重量较大的机器零
装好的物品时,稍加晃动,可听到内件发 出相互碰撞的声音,应向发货方提出检查 包裹要求,并建议发货方填充足够的填充 物,以适合长途转运操作,避免包裹
内物相互碰撞造成破损。 6、小件物品大量小件内物零散至于包裹中, 如螺栓、螺钉、螺母、钉子等物品,须以 麻布袋包裹后,再置入合格的包装箱内。
(四)业务类型 1、211限时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武汉、沈阳6个城市当天取件,次日14:00 前送达区域范围内指定城市的服务,211
裹包装应坚固、完好,能够防止在运输 过程中发生包装破裂、内物漏出、散失; 能够防止因摆放、摩擦、震荡或因气压、 气温变化而引起包裹的损坏或者变质;
能够防止伤害操作人员或污染运输设备、地 面设备及其他物品。
2)便于装卸原则包装材料除应适合包裹的性 质、状态和重量外,还要整洁、干燥、没有 异
味和油渍;包装外表面不能有凸出的钉、 钩、刺等,要便于搬运、装卸和摆放。
的区域范围内,由我司上门到收货方处取件 的服务
。 5、代收货款按照发货方与收货方达成交易 协议的要求,为发货方提供快捷的物品寄 递,并代发货方向收货方收取货款,同时 按照约定时间将货款返还给
发货方的服务。返款实效为T+3个工作日(协 议发货方按照协议约定时效返款),T为包裹
签收时间。此业务支持收货方支付现金或 POS机刷卡。 注意
面同样进行封粘。 4、包装事宜1)禁止使用一切报刊类物品作为 包裹的外包装,如报纸、海报、书刊、杂志 等,严禁使用各种有色垃圾袋或容易破损、 较
薄的包装物做为包裹外包装; 2)对于价值较高的包裹采用包装箱进行 包装,包装时需在包裹中加装缓冲材料; 3)对于一单多件的包裹,必须按照一
单多件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多件包裹总 重量不超15kg,体积最大的包裹某一侧面 积小于运单张贴面积的可以多件捆扎寄 递,须在连体包裹上张贴运单,并将
,包括完整包装和运单张贴,以便于我司进 行信息查询与反馈; 4、当日17点前发货方在系统中提交发货信
息并已经准备完毕的包裹,当天完成上门接 货
,如遇特殊原因无法上门接货的,我司将 与发货方重新确认上门接货时间; 5、我司接收包裹时只负责检查外包装情 况,发货方须使用胶带或张贴封口签封
箱; 6、我司接收包裹时要求发货方先检视外包 装的完整(特别是箱体封口处的不干胶是否损 坏)和确认内无明显的破碎声后再签收,我司 无帮助检视内件
(二)常见异常 1、包装箱有2cm以上的破洞或有明显的撕裂, 包裹内件容易脱落或被损坏; 2、包
裹的包装箱有水湿、油污现象; 3、外包装箱被压垮、折断,如纸箱包装的 家用电器(零部件)的包裹经常发生包装被压 垮、折断; 4、在搬运过程中
,虽外包装完好,但能感觉到包裹内容品之
间有摩擦、碰撞,并伴有碰撞音或有异常已 破坏的声音; 5、包裹外包装未损坏,但有异常的气味或 强烈的刺激
事项:
1)发货前须提前与收货方确定代收货款金额; 2)下单时请勾寻代收货款”选项; 3)运单上需打印完整“代收货款”字样及 “代收货款
金额”; 4)我司严格按照发货方运单中打印的代收货 款金额向收货方收取款项。
6、签单返还按照发货方的要求,将收货方 签收确认后的单据,在规
定时间内返还给发货方的服务。
7)纺织品类
的物品采用布袋、麻袋、纸箱包装:
a.布袋的材料应选用坚固结实的棉布; b.麻袋的材料应无破洞,具有一定强度, 封口处应用封口机一次性封口
; c.若使用纸箱包装,须对箱角及边缘用胶带
加固,确保其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破裂,凡纸 箱任何一边超过60cm,还需用打包带加固。 若纸箱质量较差
,还可在其外面套编织袋,以防止在搬 运、装卸过程中造成部分遗失或损坏。
限时达服务共覆盖全国23个城市(由于
业务发展变化、行政区域更名等因素, 211限时达配送区域可能会不时有扩大、 变更或调整,具体区域请以网站中公
布信息为准)。 2、次日达跨省城市之间今日取件,次日送
达区域范围内指定城市的服务,次日达服务 共覆盖全国151个城市(由于业务发展变化、 行政
区域更名等因素,次日达配送区域可能会
不时有扩大、变更或调整,具体区域请以 网站中公布信息为准)。 3、夜间配为方便收货方而提供的晚间19:0
0—22:00送货到家服务,夜间配服务共 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5 个城市(由于业务发展变化、行政区域 更名等因素,夜间配区域可能会不时
有扩大、变更或调整,具体区域请以网站中 公布信息为准)。 4、上门取件按照发件方要求,在我司指定
漏而污染本身运单及其他包裹。 6)粉状品类的物品a.若包裹的原包装是塑料 袋包装的,应使用塑料涂膜编织袋作为外包 装,保证粉末不会漏出; b
.若包裹的原包装是硬纸桶、木桶、胶合板桶
的,要求桶身不破、接缝严密、桶盖密封、 桶箍坚固结实,桶身两端应有钢带打包带; c.若包裹的原包装是
用玻璃器皿包装的,每瓶内装物的重量不宜 超过1kg。如容器本身的强度不够,则须用铁 制或木制材料作外包装,且箱内用缓冲材料 填实。
气味; 6、包裹外包装为已使用过的旧包装物,表
面留有旧运单、标签、地址等,或旧运单、 标签、地址去除得不彻底;7、包裹的外包装 为海报或塑料等
易破损包装物。
(三)包装注意事项 1、绳索、带子对于使用绳索或带子捆扎施封的 包装,须去除绳索或带子,使用胶带进行封箱。
2、胶带对于
使用玻璃纸胶带、医用胶布施封的包装,须 去除该施封胶带并使用专用胶带进行封箱。
(一)包装常识 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对保证包裹安全、准确、 迅速的配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流 质和易碎物品,如包装不当,包裹自身易损 坏,同
时会污损其他包裹,严重的危及工作人员安 全。
判断包装是否牢固,主要看经过包装后的包 裹是否能够经受长途运输和正常碰撞、摩擦、 震荡、压力以及气
候变化而不致损坏。需按照物品性质、大 孝轻重、寄递路程以及运输情况等,选用 适当的包装材料对包裹进行妥善包装。 1、包装原则1)适合运输原则包
的,寄件人应当向快递服务组织或第三人承 担民事赔偿责任; 7、包裹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规定,寄件人违反前述约定,应承担相应损 失;8
、免责情形:1)所寄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或 者合理损耗造成包裹损失; 2)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空难、战争等不可 抗力; 3)寄件人或收件人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