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机修钳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填空题 (第1~20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内空白处。
每题1分,共20分。
) 1.QC 球杆仪是一种快速、方便、经济的检测数控机床 两轴联动 性能的仪器。
2.表面热处理又分为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
3.常用的水基切削液有水溶液、乳化液和化学合成液 。
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转速低于 旋转磁场 的转速。
5.数控机床一般由数控装置、主轴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 、机床本体及辅助装置组成。
6.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检测元件是角位移检测器 。
7.“双特征分析法”故障诊断技术是把振动故障信号分为平稳故障信号和冲击 故障信号。
8.按工作性质可将镗铣类加工中心分为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复合 加工中心和龙门加工中心四类。
9.管道的连接方式有熔焊连接、法兰连接 、螺纹连接、承插连接。
10.工序能力 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11.常用隔振器的种类有橡胶隔振器、金属弹簧 、G 型隔振器、空气弹簧垫等。
12.提高设备主轴系统精度的改进途径有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刚度和热稳定性。
13.铸石材料的主要特点是耐磨性 和耐化学腐蚀性非常好。
14.设备电控系统的改造主要是可编程控制器(或PLC 的应用。
考生答题 不超 过 此 线15.桥式起重设备主梁架的变形情况有主梁下挠(或下挠变形)、主梁侧弯、主梁架对角线相对差超差、腹板呈波浪形。
16.导轨面之间放置滚柱、钢球、滚针等滚动体,使导轨面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性质的导轨称为滚动导轨。
17.设备维修三要素是设备的维修性、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维修的保障系统。
18.劳动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保护管理、安全生产、工业卫生三部分。
19.触电是因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伤亡现象。
20.职业道德首先要从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行为规范开始。
二、选择题(第21~30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题前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21.对振动的控制需对( A )三个环节进行治理。
A、振源、振动传播途径、振动影响的地点B、振源、隔振、防噪C、振源、振动传播途径、防噪D、振源、振动传播途径、设隔振装置22.设备诊断技术中的油样分析不是为获得( D )的信息。
A、摩擦副的磨损部位B、摩擦副的磨损机理C、摩擦副的磨损程度D、润滑油是否更换23.将同一激光器发出的光分成( A )的两束光波,并使之产生干涉而进行测量的精密仪器叫双频激光干涉仪。
A、频率不同B、频率相同C、频率随时变化D、对频率无要求24.串联系统的组成单元数目增多,系统的可靠度会( C )。
A、增大B、不变C、减小D、急剧上升25.轴线的( C )不属于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评定项目。
A、重复定位精度B、定位精度C、正向平均位置偏差D、反向差值26.在导轨面上粘接( B )塑料板(导轨贴塑)是改进机床导轨的常用方法之一。
A、聚乙烯B、聚四氟乙烯C、ABSD、聚砜27.工序能力的数量通常用质量特性分布总体标准差的( D )来表示。
A、3倍B、4倍C、5倍D、6倍28.铸石材料已广泛地用于机械设备上( B )要求高的零件和输送管道上。
A、耐磨性和耐热性B、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C、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D、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29.钻套在钻夹具中用来引导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以保证被加工孔位置的准确性,因此它是一种( B )。
A、定位元件B、引导元件C、夹紧元件D、分度定位元件30.使用可换垫片、衬套和镶条等来削除零件间的累积误差或配合间隙的装配法是( B )。
A、修配法B、调整法C、选配法D、完全互换法三、判断题(第31~40题。
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1分,共10分。
)(√)31.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工件时,被测件的3个坐标不需要与测量机的x、y、z3个方向的坐标重合。
(√)32.数控机床工作精度检验的试件精度鉴定数据必须由三坐标测量机提供。
(×)33.产生丝杠螺距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驱动元件的反向死区、传动链各个环节的间隙、弹性变形、接触刚度等。
(√)34.容积调速回路中的溢流阀起安全保护作用。
(√)35.车削加工时主轴在水平面内的角度摆动会使工件产生圆柱度误差,如形成锥体。
(√)36.滚珠丝杠副是回转运动、直线运动相互转换的新型传动装置。
(×)37.设备可靠性指标中的有效度要比可靠度的要求更严。
(×)38.可靠度是指系统、机械设备或零部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与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9.数显装置在设备改造中的应用,既能提高加工精度,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40.在组成系统的单元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故障,系统就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系统称为并联系统,大多数机械的传动系统都属于该系统。
四、简答题(第41~42题。
每题5分,共10分。
)41.轴承合金应具有的性能特点及类型有哪些?答:应具有的性能特点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因数;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抗疲劳强度;良好的导热性及耐蚀性;良好的磨合性。
主要类型有锡基轴承合金(锡基巴式合金)和铅基轴承合金(铅基巴式合金)。
42.维修焊条与常用焊接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答:(1)兼容性强。
维修焊条具有较宽的可焊范围,不需要了解所焊材料成分和条件,就可使用的焊条。
(2)适应性强。
维修焊条的使用对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焊接环境、焊接条件以及工装夹具等都要求不高,对焊工技术也没有很高的要求。
(3)可焊性强。
维修焊条的焊接工艺性好,对多种异金属间的焊接都可实现。
五、计算题(第43~44题。
每题5分,共10分。
)43.如图所示的零件,加工三个孔,计算加工后孔1和孔2之间、孔1和孔3之间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并画出尺寸链图。
解:(1)孔1和孔2之间的尺寸精度A 12。
画尺寸链图。
封闭环为A 12(待求);增环有A 2=1.0060+;减环有A 1=05.0020+。
A 12 = A 2-A 1=60-20=40 A 12max = A 2max -A 1min =60.1-20=40.1(或A 12S = A 2S -A 1X =0.1-0=+0.1)A 12min = A 2min -A 1max =60-20.05=39.95(或A 12X = A 2X -A 1S =0-0.05=-0.05)所以 A 12=1.005.040+-mm 。
(2)孔1和孔3之间的尺寸精度A 13。
画尺寸链图。
封闭环为A 13(待求);增环有A 2=1.0060+,A 3=08.0035+;减环有A 1=05.0020+。
A 13 = A 2+A 3-A 1=60+35-20=75A 13max = A 2max +A 3 max -A 1min =60.1+35.08-20=75.18(或A 13S = A 2S +A 3S -A 1X =0.1+0.08-0=+0.18) A 13min = A 2min +A 3 min -A 1max =60+35-20.05=74.95(或A 13X = A 2X +A 3X -A 1S =0+0-0.05=-0.05)所以 A 13=18.005.075+-mm 。
孔1答:孔1和孔2间的尺寸精度A 12为1.005.040+-mm ,和孔3间的尺寸精度A 13为18.005.075+-mm 。
44.有500个相同零件,工作达200h 后其中有490个零件没失效,工作达500h 后仍有440个零件没失效。
分别计算(1)在200h 的可靠度和失效概率;(2)在500h 的可靠度。
解:(1)在200h 的可靠度:R (200)= N / N 0= 490 / 500 = 0.98在200h 的失效概率:F (200)= 1- R (200)= 1-0.98 = 0.02(2)在500h 的可靠度:R (500)= N / N 0= 440 / 500 = 0.88答:在200h 的可靠度为0.98,失效概率为0.02;在500h 的可靠度为0.88。
得 分评分人六、论述题(第45题必作,第46、47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三题都作答,只按前两题计分。
每题15分,满分30分。
)45.分别写出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答:(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作用是:①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运用重点控制和预防为主的思想,控制关键质量特性值、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等。
②控制某个具体的定量质量特性。
(2)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是:①按全部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为A 级质量特性和少数为B 级质量特性,以及关键部位。
②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③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
46.桥式起重机日常点检的部位及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舱口开关:打开舱口时,起重机不能开动。
制动器:制动轮表面无油污、制动瓦的退距合适、弹簧有足够的压缩力、制动垫片的铆钉不与制动轮接触。
小车导轨及走台:轨道上无油污、无障碍物影响小车运行。
起升构件:极限限位开关灵敏可靠、制动动作可靠。
大车、小车运行机构:运行平稳无异常现象、制动动作可靠无冲击现象。
钢丝绳:润滑正常、两端固定可靠。
各减速箱润滑油:油位达到规定、油料清洁、无渗漏油。
大车轮、小车轮:轮缘及踏面磨损正常无啃轨现象。
定滑轮组:平衡滑轮能正常摆动。
47.数控机床出现了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大的现象,从滚珠丝杠的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办法。
.答:(1)导轨的润滑油供油不足,使移动部件爬行,应加润滑油,排除润滑故障。
(2)滚珠丝杠有局部拉毛或破损,应更换或修理丝杠。
(3)丝杠轴承损坏,运动不平稳,应更换损坏的轴承。
(4)伺服电动机未调整好,增益过大,应调整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