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组促使教学提高论文

分组促使教学提高论文

浅谈分组促使教学的提高
摘要:由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普遍感到难学的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学
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课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提高了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

我在初三年级两个教学班中使用分组教学,112名学生中考及格率达95.3%,优秀率达49%,平均分80.1分,三项指标名列全县前茅。

1994年,我又接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仍然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通过一年的努力,使这两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中考及格率达到89.7%,比刚接课时提高38个百分点。

一、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1)先摸底,后分组。

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
析。

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我接了初三、二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

?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1分以上3人;70-79分12人,60-69分17人,60分以下24人。

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

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组教学计划。

我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

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

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

在我的心目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

(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

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

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

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3)实行动态组合。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

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

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

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

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三、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

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

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

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

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

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

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

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

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

当为a组同学讲练完毕后,就安排a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

在a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b组学生订正他
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为b组学生讲练。

?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组先讲后练、b组先练后讲、c组自练解答”的模式。

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践证明的分组教学,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