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分测定实验

成分测定实验

化学测定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非金属元素N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N2O、NO、NO2、N2O3、N2O5。

按氮元素在这些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N2O、NO、NO2、N2O3、N2O5 B.N2O5、N2O3、NO2、NO、N2OC.N2O、NO、N2O3、NO2、N2O5 D.N2O、NO2、N2O3、NO、N2O52、t ℃时,将10 gA物质溶解在40 g水中,30 g溶液中含溶质B10 g,C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A、B、C三种溶液均恰好为饱和溶液,则三种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A B.B>A>C C.C>B>A D.A>B>C3、震后灾区预防某类病毒的方法是消毒,常见的碱类物质、甲醛等都有较好的杀死病毒的作用。

其中NaOH 溶液因消毒效果好且廉价易得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工业烧碱用量增加。

但工业烧碱中含有杂质碳酸钠,为了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甲、乙两实验员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Ⅰ甲的方案是: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烧碱样品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1)甲实验员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然后过滤,重复2~3次。

确认沉淀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2)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钙溶液都能与该样品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Ⅱ乙的方案如下图所示:(1)根据乙的实验装置图分析,浓硫酸的作用是,碱石灰的作用是。

小明认为按照乙的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例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

该设计中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你认为是下列因素中的(填序号)。

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③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2)经测定知,该工业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0%,某养殖户需配制200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进行杀菌消毒,需要这种工业烧碱 g。

4.某班同学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4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NaOH 溶液 试样溶液 浓硫酸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2)甲乙两同学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3)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 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5.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 ; ② 将10 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为300 g ;④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 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⑦ 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 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303.3 g 。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H 2SO 4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 。

6.初三(1)班学生将采集到的块状石灰石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得样品质量为25.0g 。

该班甲、乙两组同学共利用这25.0g 石灰石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实验过程】甲组:取一定质量的块状石灰石样品于锥形瓶内,加入过量的10%的稀盐酸M g ,测定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的药品质量变化。

(如图a )乙组:把剩余的块状石灰石样品研碎成粉末状,然后全部置于另一锥形瓶内,加入10%的稀盐酸N g ,测定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药品的质量变化。

(如图b )两组同学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c 。

图a 图b 图c【问题讨论】(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中, 组实验消耗的时间更短。

原因是___________ (2)两次实验中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比甲: 乙=__________。

(3)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氮化铝(AlN )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

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图Ⅰ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 溶液反应AlN +NaOH +H 2O =NaAlO 2+NH 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如下: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二氧 化 碳 的 质量 /g6.6时间 /min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氨水,是一种弱碱;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⑴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⑵本试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⑶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填选项的标号)。

A 汽油B 酒精C 植物油D CCl4⑷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⑸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⑹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氨气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Al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标况下1摩尔氨气的体积为22.4L)。

⑺有人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

你认为是否可行?(填入“可行”、“不可行”)。

原因是,改进的方法为。

8.大量使用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方便袋(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可能含有C、H元素)的组成进行测定,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1) 装置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E中的现象是;(3)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后二次称量装置D,其目的是;(4)若实验中没有连接装置B,测定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结果是(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5)研究小组对以上装置进一步研究发现装置_____的设置不科学,请提出你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6)利用上述装置小组测量发现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在保证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你认为造成碳元素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1)甲组的实验方案是: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配成溶液,滴加稀盐酸,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

甲组要完成测定实验,还缺少的数据是 ,判断是否恰好反应必须用到的试剂是___ _____。

(2)乙组同学的方案是: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乙经正确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 ,溶液M 中的溶质是 。

(3)丙组的实验方案是:将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用右上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 2气体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

请分析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_________,现收集到0.1摩尔CO 2气体,求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

(要求列式计算)54.为了测定50克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实验探究小组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除去混合液中的碳酸钠步骤(二):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为了使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在上述滤液中应加入 作为指示剂,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震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这时反应掉含氯化氢为0.2mol 的稀盐酸,则50克原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52.有一瓶气体,可能由氢气和甲烷两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证明该气体的组成,进行了下面二组实验:5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假设各步反应完全)请回答下列问题(各装置中均完全反应)(1)仪器a 的名称:,装置A 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 的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的现象是 。

(3)实验操作中,为避免安全隐患,应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4)理论上水中m (H)∶m (O)=1∶8,该实验测得m (H)∶m (O)>1∶8。

如果不考虑空气中水分的影响,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是 。

(5)得到下列数据:实验后欲计算玻璃管中氧化铜的质量,应选择表格中的数据 (填①、②、③或④)进行计算,可知氧化铜的质量为 。

5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①少量氢氧化钠可用石灰石、水、纯碱(Na2CO3)为原料制取,流程如下: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固体加入纯碱溶液后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

Ⅱ.滤液中存在少量的Na2CO3,用适量试剂可以去除该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