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登斯_自我认同_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1)

吉登斯_自我认同_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1)


的普遍的品质 。作为个体表现的自我 ,正是以主我 和宾我内在统一和分化的形式而存在 。其实 ,吉登 斯并不喜欢“自我 ”这个概念 ,他在《社会的构成 》中 明确指出 ,传统上所使用的自我概念是一种拟人化 的用法 ,意指含糊不清 ,因此 ,他更愿意用“主我 ”这 个词来代替“自我 ”,甚至更愿意使用“话语意识 ”这 个词 ,意指行动者在日常社会接触中的定位过程 。⑥ 本文对吉登斯所用“自我 ”的概念 ,同样是在行动者 的实践的“话语意识 ”的意义上来理解 。
够建立起信任关系 ,能排除在实际行动中威胁到自 之在无限的时空地带中再联结 。所谓挖出来就是
我完整性的因素 ,维持活生生的自我感 。
“抽离化 ”,它通过符号标志和专家系统得到表现 ,以
吉登斯认为 ,之所以要研究自我以及自我认同 信任和信念作为生活的基本品质 。如各种货币或具
问题 ,并不在于理解什么是自我本身 ,而在于充分认 有权威性的专家 ,它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 。
在吉登斯看来 ,现代性社会是由交织在一起的 这种反思性与自我的反思性如出一辙 ,因而 ,正是反
两个轴架构起来的 ,其中一个轴是工业化的世界 ,意 思过程使自我和社会贯通在一起 。因此 ,现代性社
指蕴含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所 会的基本特质在自我的特质中得到充分体现 。
体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它是现代性的制度轴 。另外
代社会生活 。吉登斯认为 ,人的现代社会生活是与 而现代性的那些基本特征总是在自我认同中起作
三个基本动力因素密切关联在一起的 ,包括时空分 用 ,如社会监控 、时空分离 、抽离化以及在反思活动
离 、社会制度的抽离化以及内在的反思性 。时空分 中所形成的机制 ,因此 ,个体生活的变换在心理上产
122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面对试图从根本上解构现代性 ,采取虚无主 义和相对主义的态度 ,而是尝试从两个方面来消除 自我认同活动中自我与现代性之间的断裂 ,进而探 询良好的社会发展模式 。
一方面 ,吉登斯从自我与现代性本身都内在拥 有的反思性这一特征入手 ,寄希望于所谓“压抑的回 潮 ”,即诉求于心灵的召唤 ,“在富有命运特征的时 刻 ,个体可能被迫去考虑一般被反思性秩序的抽象 系统的良好运作排除在意识之外的问题 ”λζ ,诸如生 和死 、道德和存在 、仪式和宗教等问题 ,采取反隔离 的方式 ,回归身体的本真 ,重构传统 ,复苏宗教信仰 和习俗 ,推进社会运动的新形式 。显然 ,吉登斯的这 一诉求在于反思性活动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压 抑的回潮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 ,它可以被看成是在 现代性基础上对传统的新感受 。另一方面 ,吉登斯 尝试在回到马克思政治解放的意义上 ,结合生活政 治 ,形成政治解放与生活政治内在统一的道德重建 , 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他认为 :“我们必须恪守马克思 主义的原则 ,即如果没有同制度的内在可能性结合 起来的话 , 寻求社会变迁 在实 践上 就没 有什 么作 用 。”λ{
现代性社会与自我的深度关联不仅为理解自我
一个轴是资本主义 ,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 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它为理解自我认同活动及
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 。基于这 其意义提供了条件 ,从而使人们能够在辩证的高度
两个轴所架构起来的现代性社会 ,表现出自身一系 理解人存在的意义和自我解放的本质 ,推进对社会
想做一个初步分析 。 吉登斯把“自我 ”看成是与人的身体密切关联的
具有反思性特征的个体的存在内容 。他认为 :“自 我 ,当然是由其肉体体现的 。对身体的轮廓和特性 的觉知 ,是对世界的创造性探索的真正起源 。”④人 们对自己身体的真正领会 ,主要是依据与客体世界 及其他人的实践性参与活动而实现的 ,因此 ,人或自 我是通过“日常实践来把握现实 ”⑤ ,这样 ,身体就不 仅仅是一种实体 ,而且如梅洛 - 庞蒂所指出的那样 , 它被体验为应对外在情境和事件的实践模式 。自我 是身体的 ,因而它是个体性的 ,这种个体性在日常互 动情景中以身体的惯例化控制表现出来 。一方面 , 身体的惯例化控制是主动的 ,反映出人的能动本质 ; 另一方面 ,它又受制于他者 ,因而是主我和宾我分化
吉登斯关于自我内容的分析可以概括为自我的 三种基本特性即他塑性 、传承性和主体能动性 。
其一 ,“自我可看成是个体负责实施的反思性投 射 ”⑦ ,这意味着自我是塑造的结果 ,是被现实存在 的外在环境所塑型 ,因而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其 二 ,“作为连贯的现象 ,自我认同设定一种叙事 ,把自 我叙事改变成鲜明的记述 ”,即个体为了维护完整的 自我感 ,利用文字或非文字的自传形式记录下来 。 自我的这种特性是其本质的表现形式 ,它不仅意味 着自我的稳定存在 ,自我的发展历程 ,自我的文化习 得性 ,而且表现出自我与他者的根本性区别 ;其三 , “自我实现蕴含着对时间的控制 ”⑧ ,即建立个人的 时区 ,和实践保持对话成为自我实现的真实基础 。 自我作为反思性的投射也拓展至身体 ,使身体成为 行动系统的一部分 ,而不是被动的客体 ,这样 ,自我 实现就可理解为机遇和风险之间的平衡 ,使个体从 压迫性的情感习惯中解放出来 ,让过去逝去 ,从而促 进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这是自我的主体性与能 动性的表现 。
尽管自我可以分化为主我和宾我 ,但只有在反 思性的投射中才能够确立起来 ,才能够形成自我认
12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2010年第 3期
同 。吉登斯认为 ,关于自我认同很难给出一个确切 离是一个基本的标志 。在前现代社会中 ,每种社会
的定义 ,因为自我是某种紊乱的现象 ,因此 ,“自我认 文化都具有自己已经定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 ,对多 同不能仅仅指涉其在时间上的某种连续性 ”⑨。自 数人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活动来说 ,时间和空
中 ,自我的话语深度 ,或者说自我所表现出来的那些 内在的反思性提供了一种信任机制 ,使得信任与安
特征 ,与现代性社会的内在特质是密切相关的 。因 全 、风险与危险以种种具有历史独特性的方式而互
此 ,对自我的认识同对现代性社会的特征的理解具 相并存 。
有内在一致性 ,而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现代性 。
吉登斯认为 ,现代性社会在本质上是反思性的 ,
列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都与自我或自我认同密切 的改造 ,提升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完善人的品格 。
关联在一起 。
由于现代性社会一般特征的存在 ,自我在其反
现代性社会的最显著特征是民族国家的形成 。 思性的投射活动中处在两极的状态中 ,一方面 ,它必
这样的国家具有特定形式的领土性和监控能力 ,并 须生活于现代性社会的预设情境中 ,甚至被这种情
识自我认同这种个体性的活动与其话语场域之间的
内在的 反 思 性 意 指 人 们 在 现 代 性 的 社 会 生 活
关系 ,或者说 ,在于理解自我认同与现代性社会之间 中 ,通过反思过程 ,定期地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
的关系 ,因为自我“是由现代性制度所塑造的 ,同时 情境上 ,并把这作为制度组织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 也塑造着现代性的制度本身 ”λυ 。在现代性的场域 要素 。“反思性是对所有人类活动特征的界定 。”λω
我认同并不仅仅是被给定的 ,或者说是作为个体动 间通过地点连接在一起 ,实践的标尺不仅与社会行
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 ,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 动的地点相连 ,而且与行动自身的特性相连 。但在
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自我认 现代性社会中 ,时间被虚空化了 ,存在通用的计时系
同其实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 、作为反思 统和全球标准化的时区 ,空间也作为一种全球规划
对暴力手段的有效控制实行垄断 ,在地缘政治的范 景所塑造 ;另一反面 ,它的主体性和文化的稳定性又
围内遵循协调的政治和计划 。λϖ 这就是说 ,自我首先 使它顽强地展现着自己以及传统 。这是一种巨大的
是在民族国家的监控之下存在的 。
矛盾 ,使自我认同总是处在尖锐的内在冲突中 。由
现代性社会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意味着现 于“现代性的反思性已延伸到自我的核心部分 ”λξ ,
吉登斯“自我认同 ”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生了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重组 ,产生了各种各样 认同方面的问题 ,使得“焦虑和不安全感总是折磨着 我们 ”,人生活在高风险的状况中 ,总是感到迷失和 孤立无援 ,那种在传统中保存下来的信任机制被普 遍的怀疑和不信任所取代 。民族国家普遍加强了所 谓集体性的社会监控 ,民族冲突和文化矛盾日益加 剧 。普遍的社会质询 ,社会角色的紊乱 ,本能上的畏 惧和焦虑“直抵我们那种活在世上的连贯性感受的 深处 ”,自我在认同中正在遭受磨难 。诚如吉登斯所 说 ,“现代性的剥夺是无法抗拒的 ”。λψ
安东尼 ·吉登斯 (Antony Giddens)是英国著名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以研究社会的构成而为学界所 瞩目 ,其思想被誉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①虽然 吉登斯自称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但他却以马克思的 思想作为理解现实社会的基础 ,成为英国新左派的 典型代表 ,这一点在其代表作《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 理论 》中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尤其是他对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极为重视 ,认为马克思对 异化所做的直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线索 , 使我们能够窥透潜蛰在马克思后期思想中的最重要 主题 。②吉登斯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以研究 现代性问题作为切入点 ,进而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的内在构成 、运行机制以及尖锐矛盾之中 。在对现 代性的认识问题上 ,吉登斯特别重视“自我认同 ”问 题 ,甚至 认 为 自 我 认 同“塑 造 着 现 代 性 的 制 度 本 身 ”③。本文将就吉登斯“自我认同 ”的社会哲学思
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日常生活
化的差异性和话语场域的转换性 ,个人总还是能够 状况 ,即在前现代社会中以松散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拥有合理稳定的自我认同感 ,会感受到他能反思性 活动模式 ,随着现代性的出现 ,变得更为专门化和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