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媒介生物控制

医学媒介生物控制

医学媒介生物控制
万州局一科
冯俊义
主要内容
1.媒介生物的定义和控制意义
2.媒介生物的种类
3.重要虫媒传染病
4.医学生物监测
5.控制体系及措施
6.控制指标
7.合理用药
1.媒介生物的定义和控制意义
定义: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风险背景:医学媒介生物因其在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上的作用,一直是全球疫情防控的重点,无论新出现的传染病,还是再度出现的疾病,都与媒介生物的存在、繁殖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媒介生物的监测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以掌握该区域范围内媒介生物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其所携带病原体的风险程度,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媒介生物的定义和控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速度的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逐年剧增,由此带来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媒介传染病传入的风险性也进一步加大。

特别是我国许多口岸本身处于媒介传染病的疫区或与境外疫区接壤,同时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数量巨大,其带来的危险性更加突出。

2.媒介生物的种类
•蚊、蝇、鼠(含鼠型动物)、蜚蠊、蚤、蜱、螨、蠓等。

3.重要虫媒传染病
•鼠疫
•肾综合征出血热
•莱姆病
•登革出血热
•疟疾
•其它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的特点
•新病原体不断被发现
•发生新的基因变异
•产生抗性种群
4.媒介生物监测
•开展医学生物媒介监测,掌握口岸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生活习性以及口岸的环境特征。

主要通过媒介生物调查,得到媒介生物本底水平。

涉及媒介控制的法律法规:
《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传染病防治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食品卫生法》、《国内交通工具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规定》等20多部法律法规。

我国检验检疫机关制订媒介生物控制的标准有9个,即《国境口岸蜚蠊监测规程》、《国境口岸鼠类监测规程》、《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国境口岸蜱类监测规程》、《国境口蝇类监测规程》、《国境口岸蚤类监测规程》、《国境口岸蠓类监测规程》、《国境口岸螨类监测规程》、《国际航行船舶鼠患检查与签证规程》等。

5.控制体系及措施
•结合口岸实际,疏通沟渠,填平坑洼,排除积水,消除媒介生物孳生、栖息场所。

•搞好环境卫生。

•建立口岸医学生物防护带。

•根据口岸医学媒介调查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消杀灭工作。

6.控制指标
蚊:室内吸蚊器捕捉,100个房间阳性率小于5%,平均每个房间成蚊小于3只。

蝇:成蝇密度指数小于10。

鼠:鼠密度小于1%。

蜚蠊:封闭场所阳性率小于2%。

蜱:鼠体蜱指数为零。

螨:鼠体螨指数小于1。

蠓:蠓指数小于2。

7.合理用药
化学农药: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抗药性增强)
生物农药:除虫菊素、印楝素、鱼藤酮、烟碱、闹羊花素、光活化植物杀虫剂(对环境无影响,药效不急化学农药,施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万州局媒介控制工作
•1.开展为期一年的鼠类及寄生生物本底调查工作。

•2.开展为期6个月的蚊类本底调查工作。

•3.开展《万州开放口岸鼠类及寄生媒介生物防控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究。

•4.配合保健中心开展《三峡库区沿江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及传播疾病监测网络技术研究》课题研究
万州局媒介控制的建议
•注重技术指导,提高实际消杀效果。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采取综合措施,注重科学除害。

万州局媒介控制工作
•1.开展为期一年的鼠类及寄生生物本底调查工作。

•2.开展为期6个月的蚊类本底调查工作。

•3.开展《万州开放口岸鼠类及寄生媒介生物防控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究。

•4.配合保健中心开展《三峡库区沿江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及传播疾病监测网络技术研究》课题研究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