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 教 案

审计学 教 案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6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四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二、审计总目标
#*三、审计具体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2、掌握审计总目标
3、掌握审计具体目标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汤云为、吴云飞译,[美].尚德尔着:《审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尤家荣主编:《审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13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汤云为、吴云飞译,[美].尚德尔着:《审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种类
四、注册会计师避免承担法律责任的对策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含义
2、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掌握独立性
4、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相关责任
5、理解注册会计师对经营失败、错误与舞弊、违法行为的责任
6、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种类
7、了解注册会计师避免承担法律责任的对策
2、掌握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3、理解重大错报风险的层次
4、了解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程序
5、掌握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1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审计学课程导论
1、课程介绍
2、课程结构
3、教材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9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三、审计证据的特性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
2、理解审计证据的种类
3、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尤家荣主编:《审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7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四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三、审计具体目标
#*四、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具体审计目标
2、掌握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定义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重要性的定义
2、理解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3、掌握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第1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二节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
#*二、分析程序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含义和编制目的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二节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
2、熟悉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2、掌握评价错报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尤家荣主编:《审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四节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涵义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三、重大错报风险的层次
四、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程序
*#五、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审计风险涵义
五、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客户的接受与保持
2、了解签订业务约定书
3、了解审计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4、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5、理解审计计划的记录、修改和督导
6、了解审计计划制定中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课后作业
3、掌握审计的动因
4、理解审计人员的社会角色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谢盛纹主译,[美]阿尔文.A.阿伦斯等着:《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一、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三、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四、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审计范围的含义
2、熟悉审计范围确定依据
3、熟悉财务报表审计的循环法
4、理解循环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5、熟悉计划审计工作
6、熟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7、熟悉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8、熟悉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一、审计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审计学课程总论,理解审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课程结构。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3、掌握审计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见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陈汉文主编:《审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张龙平主编:《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3、朱荣恩主编:《审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谢盛纹主译,[美]阿尔文.A.阿伦斯等着:《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5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含义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三、独立性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一、财务报表审计相关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对经营失败、错误与舞弊、违法行为的责任
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3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