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2010cdut)1、 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答: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因为粮价提高将使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一价格水 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猪肉量随之减少。
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 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因此生产和销售者将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 这表现为猪肉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会对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2、 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影响,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⑵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⑷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 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 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3)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 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第二次作业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
例如, 8000元一台,但到2005年为4000元一台,然而销售量却增加 3倍。
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可见价格降低不一定使供给量下降 ••答案:①这句话不正确② 对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无可疑义的 ..但是,这且是一般情况,对于高科技产品,由于科技进步,生产计算机的投入品价格降低, 就是生产成本降低了, 将导致供 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在更低的价格下,供给量更大••③ 用均衡价格观点分析:当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如果市场价格保持不变(高于实际的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供给量增加),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个角度否定供给规律2000年电脑的价格才总结:经济学家所指的是供给规律,前提是商品的其他条件不变 ,而题干中商品的科技条件提高了 ,所以不能从这2.某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 弧价格弹性。
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提价后乘客为 880万人次,与提价钱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P 132 ,P 2 40 ,Q 2 880Q1880 1000EpQ2Q ?( P 1 P 2)/ P ■ ( Q 1 Q 2 ) / ? ( P 1 P2 )? ( 12)22~0 . 573•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 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解:由题设,ED二0・15 , P=1.20假设汽油价格上涨△ P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则由点弹性公式得:每加仑汽油价格上涨0・8美元。
E D 0.1510%P 1.20 0. 8第三次作业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价格弹性经估算为1.6,城市管理者为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降低?答: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于弹性•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活劳务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缺乏弹性的) ,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的(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 。
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于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
2.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又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价 格会上涨,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何评价?答: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假若此时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由于 一般的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故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 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当然,如果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更多的收入。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的所作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第四次作业1•请设计一种方案(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帮助政府解决自来水紧张的问题,并请回你的措施:①对消费者剩余有 何影响宓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孑③对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 ,能否有补救的办法?答:可以通过提高自来水的价格来适度缓解这个问题。
一方面,居民会减少 (节约)用水。
这是因为:假设把居 民消费的商品分成两类,一类是水( X ),另一类是其他产品(Y )。
当水的价格提高后, MUX/PX V MUY/PY,而居民必须保持MUX/PX=MUY/PY 才能获得最大效应,所以,居民将会减少水的消费。
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 给。
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1) 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2) 人为提高水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来定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会造成资源的不利配置。
如,也许会造 成其他资源的浪费。
比如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件,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
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
但是,由于供给不足(资源的稀缺性) ,考虑到长远的发展,适当调控是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其原因在于:通过抑制水的消费,提高了水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使得水资源的价格更趋向均衡价格,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
(3) 对于那些用水量比较大且对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城市居民来说,水价格的提高将直接减少他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
对于那些用水量比较大且对水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城市居民来说,水价格的提高可能增 加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
但一般来说,人们对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所以,水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减少总体居民的实际收入。
为了补救这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 政府可以把因价格的提高而获得的那部分收入用于公用事业,例如,研发新的水净化装置以提高居民用水的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或者可以给居民 增加货币收入或予以价格补贴。
2、某人学生只有六天的时间应付期末考试。
他要考数学、英语、经济学三门课,其目标是三门课的总成绩尽可能 高,且每门课的QQ P P1 10rP 1.20P 丄 1. 2010 0. 15他应如何分配复习时间才能使总成绩最高解:由上表可知:该学生第一天学习经济学的边际成绩最大,所以第一天复习经济学; 同理,第二天复习经济学;第三天复习经济学;第四天复习经济学;第五天复习经济学;第六天复习英语。
这样分配复习时间才能使总成绩最高第五次作业1. 在生产的三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意味着增加劳动的投入,劳动的平均产量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厂商也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会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值。
同样,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一、第三阶段生产。
理性的厂商应在第二阶段生产,因为这个阶段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值,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使利润达到最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 假设收益递减规律永远成立,下列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a. 如果,平均产量超过了边际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上升•b. 如果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则平均产量达到最大c. 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总产量也达到最大d. 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收益递减开始出现答:a错根据图5.1 ap> mp,则ap最大B正确根据图mp=ap,则ap最大C错误,根据图,mp最大时,tp还在上升D,对,当tp最大,并开始下降时,mp开始为负值,收益开始递减3政府给居民补贴时,给实物还是货币,请用图解析其他商品M3 M1 Y3 Y2 Y1O由图可以看出E1 v E2 v E3,所以货币补贴好第六次作业1•“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
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 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
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固定成本不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2. 完全垄断厂商一定能够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 ?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他在短期中会继续生产吗 ?在长期中又怎么 样?垄断厂商并不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
如果消费者能够接受大于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垄断厂商就可以获得超额利 润,反之,则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如果在最优处发生了亏损,有可能继续生产也有可能停止生产,关键是价格是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如果价格大 于平均可变成本,则就有继续生产的必要,反之,则不可能再生产的。
而就长期而言,厂商可以通过调整工厂规模实现与最优产量相配的长期产量,以及其他一引些措施。
如果还是不 行,则需要停止生产的。
3. 武汉的黄鹤楼的入场卷采取差别定价 ,国内游客20元,国外游客为40元,试用经济理论分析:为什么采用差别价格? 在怎样的条件下,施行这种政策才有效?1 )因为国外游客的收入比国内游客的收入要高,采用差别价格策略能使公园获得 更多的利润。
如果对国外游客也收国内游客同样的价格,则公园的收入就会减少。
2 )要使得施行这种策略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完全垄断的市场。
黄鹤楼公园全国仅此一家,没有第二个黄鹤楼 与它竞争。
即使票价高一点,外国游客也不会放弃到此一游的机会。
第二,必须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
公园可以根据 国籍、肤色、语言的不同来区分国内和国外游客,对他们实行差别价格。
第三,各个市场必须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国内和国外游客的需求弹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