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与影》说课稿

《光与影》说课稿

2009年张掖市小学课改优质课评选
《光与影》说课稿
学科:科学
课题:《光与影》
教师:陈天军
单位: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
二00九年九月
《光与影》说课稿
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陈天军
一、教材分析
《光与影》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开始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认识到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很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但他们对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的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光源;第二部分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播放视频激趣引入,进入新课学习,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认识到什么是光源。

●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认识投影,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影子游戏,验证光和影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实验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利用科学教具探究,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新的情景中。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童趣的游戏中发现光的奥秘,激发探索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手电筒、遮挡物、屏、课件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知识的认知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六、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播放视频激趣引入,让学生进入探究光和影之间关系的学习,同时从中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然后,通过出示常见的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光源,即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接着,对通过三个实验进一步探究在光源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
变化特点,得出结论: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最后,通过课外拓展进一步巩固对这些规律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