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伯特兰德悖论

伯特兰德悖论


4
模型分析
根据模型的假定,由于A、B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
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A、B的
价格相等,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于是,每一个企业的需求 函数为: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5
模型结论
根据伯特兰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7
产品差别理论
该模型假定两个生产者生产并销售同质产品,是完全可以相互替
代的,这会引发企业间的价格战,使价格趋于边际成本。但现实
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是多个方面。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8
动态竞争理论
10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9
生产能力约束理论
由于现实中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要一个企业的全部
生产能力可供量不能全部满足社会需求,则另一个企业对于尚未
满足的那部分社会需求就可以收取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而伯特 兰德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约束。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
模型分析
当 P2 MC 时,企业1选择价格 P1 MC ;当
MC P2 P (垄断价 m
格)时,企业1选择略低于P2 的定价 P1 ;当 P2 Pm 时,企业1
选择垄断价格 P1 Pm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ertrand paradox
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伯特兰德 (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 提出的一个竞争模型
模型假设
的产品是同质的
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每个寡头总能供应它所面对的需求
不存在固定成本
在该模型中假定企业只是在一个时期展开竞争,即只制定一次价
格。实际上,削价往往会引起价格战。这样,当一家企业看到自
己降价后会引起另一家企业更低定价的报复,这家企业未必还敢 降价。即使真的降价,也并不能保证它能够获得整个市场需求, 也许在短期内可能。由于该模型是静态的,故没有考虑企业价格 战所造成的对企业定价的影响。一旦考虑了动态竞争因素,即使 在企业制定相同价格和产品同质的情况下,仍存在高于边际成本 的均衡价格。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6
伯特兰德悖论
在现实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往往并没有使均衡价格降低到 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对于大多数产业而 言,即使只有两个竞争者,它们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与伯特兰 德模型的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这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