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日常规一、上班1.上班途中注意安全,不迟到、不无故缺勤。
2.仪表、穿戴整洁,仪表端正大方。
3.到校后应主动做好办公室的清洁工作,值日教师负责做好值勤工作。
二、出操4.听到广播操乐曲,应到指定地点集合,参加早锻炼。
5.认真做好学生早操的指导工作。
6.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7.升旗仪式过程中应神态庄重,不得随意走动、交谈和嬉笑;应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
三、上课8.长计划、短安排,班主任要认真上好晨会课、班队课。
9.超前备课,按时上课,各任课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0.因公或因事调课,按教务室出具的调课单进行教学。
11.预备铃响,上课教师应准时进入课堂,做好当堂课的准备工作。
12.课后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负责督促,以保证做操的质量。
13.讲课举止大方,态度自然,语言亲切,应站立讲课。
14.上课途中不应离开教室,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5.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应用规范语言进行教学,板书工整规范。
16.准时下课不拖堂。
四、下班17.下班前应查看本班学生是否回家,教室门窗、灯、吊扇是否关好。
18.办公室内教学用具摆放整齐,贵重器具妥善保管。
19.不早退,路上注意安全。
20.值班老师作好值班记录。
五、禁忌21.从事与教育教学活动无关的非工作活动。
22.大声说话或争吵,大声训斥学生或家长。
23.散布流言,背后说三道四。
24.进行电脑游戏、打牌等娱乐活动。
(应按工会安排,定时定地活动)25.让学生罚站或禁闭于办公室。
26.非工作需要的串办公室。
六、建议27.讲普通话,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请”,对同事或学生的问候应微笑回礼。
28.公开赞美同事的美德,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应宽容同事的过错。
29.应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对年长者的称呼应在其姓后加“老师”,不应直呼对方名字。
30.答应别人的事应尽力做到。
31.经常微笑,态度诚恳,兴奋状态下举止应得当。
32.及时归还所借钱、物,并在恰当的时候向对方表示感谢。
33.关心同事,同事需要帮助时并给予恰当的帮助。
35.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应先问对方是否有空,在别人专注于工作时不应打扰。
关于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摘要)为严肃劳动纪律,规范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订本处理细则。
一、事假制度:1.教职工因事请假,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离校。
(特殊情况事后补假)2.事假每天扣款元,并按规定扣发超过天数事假工资及有关津贴,以此类推。
3.探亲假、婚丧假、产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病假制度:1.教职工因病请假,须凭医疗证明,并经分管领导批准。
(急诊除外)2.病假每天扣元。
累计病假15天以上或连续病假10天以上者,按规定扣发。
3.长病假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注:对经济有困难的、长病假的教职工,可适当予以经济补助。
三、中途离校制度(包括早退、迟到)1.对迟到、早退次数较多,群众反映较强烈的教职员工,经校务会商议作出处罚决定,在月考核中予以体现。
2.中途离校:⑴中途离校,须先向所在组室作好登记,填写好出门证。
⑵离校前须先注明离校时间,返校后须注明返校时间,出门证上须注明事由。
四、会议制度:1.会议必须事先通知,准时召开,与会者不得迟到,必须按规定区域入座,自觉遵守会场纪律。
2.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予准假,若有事请假则须按规定书面上报会议召集人批准。
3.会议期间不准闲谈,不得传阅报刊杂志,不得分发任何资料,不做与会议无关的工作。
4.会议期间,除特殊情况外,经主持人同意方可接待家长、学生和其他人员,手机应处在震动状态,会场内严禁接听。
5.各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执行会议制度,并负责好组室会场秩序,掌握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6.违反大会纪律者轻者点名批评,重者行政处罚,凡一学期被点名二次以上的组室,取消当年文明组室评选资格,教师取消评选先进个人资格。
五、旷工:1.对既不执行请假制度,又不到校工作者,一律按旷工论处。
2.旷工一天,扣款100元,以此类推,并作相应的行政处罚。
3.连续旷工5天或累计旷工15天,则作转岗或辞退处理。
六、其他:1.探亲假:按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超假按事假论处,但事先须得到领导的批准。
(特殊情况除外)2.有关女职工计划生育假期按规定执行。
3.哺乳假及其工资福利待遇按规定执行。
4.寒暑假期间,教职工的工作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为保证上述制度的顺利执行,制订以下二项措施。
1.统计制度:⑴各组室按有关规定填写好统计表,每月3日前上报上月考勤情况交教务处。
⑵教职工的考勤情况同月考核挂钩。
2.出门证制度:离校时填写出门证,门卫每月将收到的出门证交校长办公室。
八、说明:1.本方案条款如与上级文件精神不符合者,以上级文件为准;与以前条款有冲突,则以本细则为准。
2.执行过程中如有弄虚作假者,对当事者作出严肃处理,并扣发相应的奖金;年级组长以上人员有弄虚作假行为者,则加重加倍处罚。
3.出现特殊情况,由校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4.本规定解释权属校长室。
关于德育工作的若干规定(摘要)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建立行规偏差生个人档案,撰写班主任工作案例、帮矫一得等。
2、做好学生成长手册,及时填写好各栏目,期中发放予家长并要求填写好留言一栏,每学期检查两次。
3、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应即时上报德育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家长,事故处理完毕应填写好《校园安全事故上报表》,情节严重的应撰写个案分析。
4、午会、班会专课专用,做到活动目标明确,活动内容新颖,活动效果良好。
5、结合学校中心工作、重大节日,每班每学年召开一次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
6、每班每学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法制教育片、安全教育片各一部,中高年级学生上交德育室优秀观后感各两篇,各班开展一次影视评论。
7、贯彻实施《两纲》教育,注重学科德育渗透。
8、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辅导档案,撰写辅导个案。
9、认真学习德育理论,积极投入德育科研,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中队建设:1、各中队于期初举行队干部民主竞选活动,拟定好快乐队建方案并即时启动、实施。
2、每个队员在班中寻找一个小岗位并认真履行职责,新的中队应取好“快乐中队”的队名。
3、各中队认真完成每月一期的黑板报,定期更换学习园地,争章栏创特色并凸现争章过程。
4、各中队至少成立两支假日小队,每月至少活动两次。
5、各中队每月上交大队部两篇通讯稿,通讯稿内容要求真实反映队员校内外的生活。
6、每学年做好市、区、校“优秀中队”、“优秀小队”和“优秀队员”的评选工作。
家校互动:1、各年级组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力求形式多样。
2、班主任每学年上门家访率为100%,对特殊群体要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暑期对新任教班级学生、特殊学生必访率要达100% 。
3、家委会人员每学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少于四次。
关于教学工作的若干规定(摘要)一、早活动参与早活动的教师7:30进教室至学生出操,可不参加教师广播操。
语文教师的早活动进行朗读指导,数学教师的早活动让学生进行计算训练,英语教师的早活动让学生朗读英语。
二、晚托班课前准备充分,以突破当天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目的,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当天所学科目的目标和要求。
如有外出、学习、病事假,可请本年级组相应教师代上,但一定要上所代的学科。
三、教研活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始,为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以探究家常课为主,可分集体、大组或小组进行,但必须事先协调好,并告知全体组员。
教研活动的主题由组长(或教导处)确定,但必须商讨本周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四、听课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
听课人应尊重授课人,不应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听课人应做好听课记录备查,书面向授课人反馈听课意见;授课人不应拒绝听课人的听课请求;课前、课后,授课人应指导学生向听课人致意,并让听课人先离开教室。
五、备课教师须在开学后两周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报教研组长;备课不仅备教师的“教”,而且备学生的“学”;教师应在课前撰写好备课笔记,课后应有随笔,认真记载下每教时或每篇课文执教时的得失或改进之处。
六、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对上课所需的资料、演示实验、电化设备及教具进行检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预备铃响,任课教师即应到位,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和缺课人数;下课铃响按时下课,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得擅自停学生的课。
七、作业作业应精选,教师事先应亲自做过;作业量应适当,低年级不布置或布置少量的书面回家作业,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
八、作业批改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保持较高的批改正确率,对认为有必要面批的学生实施面批,对部分学生的作业写上表扬、鼓励、指导或批评的评语;批改作业应及时,一般作业应在一、二个工作日之内批改完毕,作文及实践性作业可放宽至一周内完成。
九、学业考查随机进行的小考查可在课内安排时间进行,以检查教学的即时效果;每学期主要学科4—5次,一般学科1—3次,由教研组安排;期中和期末两次,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教师应按教导处、教研组安排,完成命题、批改、登分、质量分析、讲评等任务;同时,教导处会安排不同形式的质量调研活动,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十、成绩评定学期成绩由平时考查分、期中考查分、期末考查分组成,分别为3:3:4比例评定;不设期中考查的学科以4:6比例评定;学年总评由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成绩组成,以4:6比例评定;学年总评不合格的学生应参加补考,补考在及格线以上的以合格分计入。
十一、补差提优帮教工作及时跟上,在班上既要鼓励学习上冒尖,又要照顾好学困生,达到合格率、优秀率双重提高的目的;但中午时间不得布置中午作业或进行大面积的补缺补差工作,放学以后的个别补课也必须事先同家长沟通好。
十二、进修教师应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类进修、培训活动。
必须按时完成进修计划,并正确处理进修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进修期满后,按其进修形式向学校提交结业证书或学习总结。
关于科研工作的若干规定(摘要)一、关于课题研究1、教师要善于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选题,并积极进行课题研究,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2、倡导以教研组、学科组或年级组为课题组,便于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和成果推广;3、各级课题原则上每学年申报一次,每年5月底申报个人、校级课题,在此基础上有科研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题遴选,8月底申报区级课题;4、区级一般课题以及校级、组级、个人三级课题,由学校科研室负责全面管理、监督;5、各级课题立项人对于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学期要作出阶段汇报(形式不限)并列入教师职责考核;6、所立项的课题结题后,组织一份完整的课题资料,交学校科研室及时归档。
二、关于科研成果1、各级课题建立“一题一档”制度,每学年汇编索引目录;2、教师要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并善于提炼,积极向校刊《百草园》投稿,科研室择优向各类刊物推荐;3、教师的论文、经验总结等发表或获奖及时到学校科研室登记,可享受相应的奖励并纳入教师考核;4、积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各级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