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复习题讲解

血液复习题讲解

血液复习题姓名:学号:客观题得分:试卷总分:一、填空题(31分)1.血浆蛋白中主要参与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是_____;主要担负免疫功能的是_____。

参考答案是:白蛋白球蛋白2.血浆中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是:2.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缓冲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3.当红细胞的表面积/容积之比增大时,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____________、其可塑性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增加下降4.将血沉增快病人的红细胞置于血沉正常的人的血浆中,此时血沉的速度将__________。

这说明影响血沉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正常血浆成分5.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约为________,其中中性粒细胞约占_________、淋巴细胞约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4.0~10.0)×109/L 50~70%20~30%6.外周血液中出现大量分叶少的中性粒细胞称__________,常提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核左移有严重感染7.血小板具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是: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促进生理止血参与血液凝固8.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凝血因子,故可加速机体凝血过程,而柠檬酸钠可_________________,故具有抗凝作用________。

参考答案是:Ⅱ、Ⅶ、Ⅸ、Ⅹ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降低Ca2+浓度9.Rh血型阳性者其血红细胞上有___________抗原,Rh血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D Rh阳性或阴性者体内均无天然抗Rh抗体10.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________________,次侧是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10.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_____________。

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__________的比值。

参考答案是:7.35~7.45 NaHCO3/H2CO312.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红细胞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两个不同阶段红系祖细胞的生长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12.蛋白质铁维生素B12 叶酸爆式促进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二、判断题(10分)1.将红细胞置于某一溶液中,若红细胞出现皱缩,则表明该溶液为低渗溶液。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2.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提示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3.当红细胞膨胀、膜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减小时,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能力将大大降低。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4.血液在4℃条件下保存2~3周后,其红细胞中的Na+浓度将降低,血浆中的K+浓度将升高。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5.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于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6.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初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所致。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7.血小板第一时相的聚集为不可逆性,第二时相的聚集为可逆性。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8.血液凝固的实质为血细胞凝聚成团。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9.决定血型的因素是血细胞膜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10.从末接受过他人血液的Rh阴性者,首次接受Rh阳性供血者血液,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三、单选题(128分)1.50Kg的成年男性其血液总量和血浆量分别约为:( )A 2500ml和1000 mlB 5000ml和2500mlC 3500ml和2000 mlD 4500ml和2000mlE 60000ml和3500ml参考答案是:C2.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B 与血管容积之比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 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E 与血浆中无机物的容积之比参考答案是:D3.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B 主要由白蛋白组成C 与血浆容量有关D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E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量增加参考答案是:D4.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 白蛋白B 葡萄糖C 球蛋白D NaClE KCl参考答案是:D5.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 0.1%NaClB 5%葡萄糖C 2%尿素D 5%葡萄糖盐水E 9%NaCl参考答案是:B6.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B 红细胞数量C 白细胞数量D 红细胞的叠连E NaCl的浓度参考答案是:B7.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是:( )A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 血浆胶体渗透压C 血浆晶体渗透压D 血浆白蛋白浓度E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参考答案是:C8.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 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 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C 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 使水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E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参考答案是:E9.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浆晶体渗透压B 血浆胶体渗透压C 血浆渗透压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的粘滞性参考答案是:B10.血浆蛋白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 )A 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B 组织液生成增多C 淋巴回流量减少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有效滤过压下降参考答案是:B11.血浆中何种物质浓度改变时,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A 血浆NaCl 浓度升高B 血浆球蛋白浓度下降C 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D 血浆A/G比值增大E 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参考答案是:C12.与红细胞的许多生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的是:( )A 红细胞的数量B 血红蛋白的含量C 红细胞的形态特点D 红细胞的比容E 红细胞的成熟参考答案是:C13.成熟红细胞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发生溶血:( )A 0.65%NaClB 5%葡萄糖C 1.9%尿素D 10%葡萄糖盐水E 0.9%NaCl参考答案是:C14.易使红细胞发生叠连,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A 血浆白蛋白增加B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 血清卵磷脂增加D 血浆球蛋白增加E 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增加参考答案是:D15.关红细胞功能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 运输O2与CO2B 可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C 其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D 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功能不变E O2与血红蛋白结合成HbO2而运输参考答案是:D16.下例各项中,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 骨髓抑制B 长期慢性失血C 肾功能衰竭D 内因子缺乏E 脾功能亢进参考答案是:B17.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 )A 蛋白质和铁B 促红细胞生成素C 内因子D 维生素B12 和叶酸E 雄激素参考答案是:D1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 )A 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B 维生素B12 和叶酸缺乏C 蛋白质摄入不足D 机体缺铁E 红细胞脆性大参考答案是:A19.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是由于( )A 红细胞成熟和分裂障碍B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C 造血原料不足D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E 红细胞脆性增大参考答案是:A20.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 )A 多能干细胞B 淋巴系祖细胞C 髓系干细胞D 定向祖细胞E 基质细胞参考答案是:A21.主要调节晚系红细胞、也能调节早系红细胞分裂成熟的是:( )A 爆式促进因子B 促红细胞生成素C 雄激素D 红细胞提取物E 雌激素参考答案是:B22.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B 脾、肝C 肾、脾D 胸腺、骨髓E 骨髓、淋巴结参考答案是:B23.关于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病原微生物B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C 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作用D 嗜酸粒细胞释放肝素、组织胺等E 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参考答案是:D24.机体化脓性细菌感染时,血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淋巴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参考答案是:A25.在患某些寄生虫病或过敏反应时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T淋巴细胞参考答案是:B26.白细胞中数量最少、能合成组织胺和肝素的是:(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参考答案是:C27.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免疫应答中抗原信息传递的白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参考答案是:D28.血小板参与:( )A 吞噬作用B 生理止血C 细胞免疫D 体液免疫E 运输参考答案是:B29.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 )A 血小板不易粘着B 血小板不易聚集C 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D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E 凝血功能减弱参考答案是:C30.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是:( )A 肾上腺素B 5-羟色胺C ADP组胺D 凝血酶E 胶原参考答案是:C31.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 血小扳聚集B 红细胞叠连C 血细胞凝聚D 纤维蛋白形成E 红细胞凝集参考答案是:D32.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 )A 血浆B 体液C 血清D 细胞外液E 细胞内液参考答案是:C33.血清成分的特点是:( )A 血液去掉纤维蛋白原B 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的上清液C 血浆除去血浆蛋白的液体D 全血除去血细胞后的液E 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参考答案是:E34.维生素K参与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可能引起:( )A 因子Ⅱ、Ⅺ、Ⅹ、Ⅴ缺乏B 因子Ⅱ、Ⅶ、Ⅸ、Ⅹ缺乏C 因子Ⅲ、Ⅶ、Ⅹ、Ⅺ缺乏D 因子Ⅰ、Ⅷ、Ⅺ、Ⅻ缺乏E 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参考答案是:B35.抗血友病因子是:( )A 因子ⅦB 因子ⅨC 因子ⅪD 因子ⅩE 因子Ⅷ参考答案是:E36.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是:( )A 因子Ⅹ被激活B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C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D 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E 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参考答案是:B37.与血液凝固无关的因素是:( )A 血小板数量B 肝脏功能C 血浆NaCl浓度D 红细胞凝集原有关E 凝血因子多少参考答案是:C38.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C 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D 前者由因子Ⅻ启动,后者由Ⅲ因子启动E 前者速度慢,后者速度快参考答案是:D39.柠檬酸钠抗凝血的机理是:( )A 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B 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C 加强抗凝血酶Ⅲ作用D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E 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参考答案是:E40.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 )A 血清中的凝集素B 红细胞膜上抗原C 血浆中的凝集原D 白细胞膜上抗原E 血小板上的凝集原参考答案是:B41.静脉注射1升0.9%NaCl溶液,1小时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 循环血量增加B 血浆渗透压下降C 出现血红蛋白尿D 动脉血压升高E 于注射开始后10分钟尿量增加参考答案是:A42.输入经低温保存较长时间的库存血,可能引起:( )A 血氧分压升高B 血钾浓度升高C 血钠浓度下降D 输入的红细胞随即发生溶血E 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参考答案是:E43.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给血者的:( )A 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C 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D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E 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参考答案是:B44.ABO血型系统相互输血关系中,严禁:( )A O型输给B型B O型输给AB型C A型输给O型D B型输给AB型E A型输给AB型参考答案是:B45.献血者为A型,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 B型B AB型C O型D A型E A型或B型参考答案是:C46.某人红细胞与A型及B型标准血清均有凝集反应,其血型应为:( )A B型B A型C AB型D O型E A型或B型参考答案是:C47.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 )A 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B 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C 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D 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E 汉人Rh阴性率高达99%参考答案是:B48.下列关于Rh血型中的Rh抗体的内容错误的是:( )A RH抗体为天然抗体B Rh抗体属于IgGC 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D Rh抗体能凝集Rh阳性红细胞E 以上都错参考答案是:A49.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一般发生在:( )A Rh阳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B 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阴性胎儿C Rh阳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阳性胎儿D 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E 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阳性胎儿参考答案是:E50.男性患者56岁,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红细胞数量3.0×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g /L、红细胞平均直径为8.5μm;白细胞总数5.5×109/L;血小板10.5×109/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