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5.否定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的非语言行为传达出了与包含在 我们语言信息里的字面意思相反的信号,你告诉某人你 很轻松,很自在,但是你的声音却颤抖着,你的手摇晃 着。当你通知你的伙伴你很乐意见到他(她),但同时 你又不说话,不进行眼神交流。这也是一个相矛盾的信 息。因为人们大多依赖非语言信息。当他们接收相冲突 的数据,我们需要意识到具有传达相反信息的危险。例 如,一个男孩低声告诉妈妈,不是他打碎的花瓶,但他 不敢看着妈妈的眼睛,这说明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是 相互矛盾的。就像弗洛伊德说的,“虽然我们可能会用 嘴唇来说谎,但秘密会在皮肤的每个毛孔慢慢泄露出 来。”
2.补充的功能
和重复功能紧密相连的是补充功能。虽然重复信息 能独自可以代表意思,补充作用一般对非语言交流添加 了更多信息。例如,你可以告诉某些人你对他(她)的 表演很满意,但如果你同时恰好很熟练地搭在他的肩上, 这种信息便呈现出了另外的意思,身体交流已经把另一 种意思添加在了正在说的话上了。许多研究在非语言领 域交际的作家更愿意把这个当成是一种强调,因为它强 调了说话人试图想表达的意思。当你的脸和你的话语表 达着“对不起”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一个道歉变得多 有力量,你也可以比平时放高语调说话来强调你的愤怒。 例如,一对恋人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说“I love you.”,后 者当然可以感受到这一信息。但如果两人坐在一起热烈 拥抱时,用愉快的口吻说出这句话,这一信息会更加强 烈。
V字手势 这也早已成为世界语了,源自英国,因为V字在英 国代表胜利Victory,所以用V来表达胜利的欢欣,用此 手势时需以手指背向自己。但在希腊用此手势则必须把 手指背向对方,否则就表示侮辱、轻视对方之意。 耸肩 以美国人最流行,表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以及 爱莫能助的意思,搭配着瞪大眼睛,双手一摊的附加动 作,更为传神。 OK手势 毫无疑问这也是世界语了,以英语字母O与K连结而 成,表示没问题,准备妥当,一切就绪;也有我很好、 没事、谢谢你的关心之意。但是在法国南部地区OK手势 则表示零,表示某件事不值一提,表示自己的不赞成。 暂停手势 一般情况下用的人比较多 右手平放 左手伸出一个 手指顶在右手手心 左撇子另议
3.手势与姿势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 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其中包 括通用的,如聋哑人使用的手语。还有在特定情 况下的该种系统,如海军陆战队。 一般而言,南欧地区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 牙、希腊等国的手势运用频繁且夸张;中西欧的 国家如德国、英国、荷兰等次之;而远在北方的 北欧诸国则又次之,因为他们几乎不会使用手势 来表达任何讯息
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 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 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 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 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
非语言交际的6个作用
1.重复的功能 一个非言语信息能重复一个言语信息。人们经常使 用非语言信息来重复他们努力想表达的观点。我们会做 出一只手顶住另一只手的姿势来强调一个人应该暂停, 此时此刻我们实际上可以说“暂停”。或者我们在说完 “新的图书馆在这幢楼南面”,我们会用手指向某个特 定的方向。当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说“安静点”,同时 把手指指向他的嘴唇,姿势和语言有相似的意思而且互 相支持。例如,当你在麦当劳买了两个汉堡包时,可能 会说出要买两个汉堡包,同时又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两 个”。此时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相互重复。
二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
1.它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因此要 正确理解非语言交际行为需要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 2.非语言交际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 3.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 4.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 5.丛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从事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
4.调整功能 非语言行为经常是控制谈话流动的主要方式, 我们经常用某种非语言行为形式来规定和负责交流: 我们会一致点头来对我们的交流伙伴暗示我们赞同 他的话并应该继续说话;或者我们在那刻保持沉默, 让沉默表达出我们已经准备好我们的演讲的信息。 或者我们直接对某些人进行眼神交流,让他或她知 道频道是开着的。总之,我们的非语言行为帮助我 们控制情形。
三:非语言交际手段分析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可以分为八类:感兴趣—兴奋;高兴—喜 欢;惊奇—惊讶;伤心—痛苦;害怕—恐惧;害羞—羞 辱;轻蔑—厌恶;生气—愤怒。一般来说,眼睛和口 腔附近的肌肉群是面部表情最丰富的部分。
2.目光接触 眼睛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 化。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变化上。情 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 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明显缩小。情 绪状态由“晴”转“阴”时,亦有同样反 应。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身 体其他部位的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 际沟通中如果缺少目光交流的支持,将会 使人际沟通过程变得不愉快,而且很困难。
6.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 象,是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 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 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在图书馆或公 共场所内,经常看到很多人,自己坐一个位子之外,企图再以 其携带的物品占据左右两边的空的座位。此时肢体语言所表达 者,是一种防卫,防卫外人侵入其个人空间时带来不安的情绪。 读者可注意观察此种人的情绪变化;如有陌生人要求坐在他的 旁边,他就会感到不安,甚至起而离去;如有他熟悉的人到来, 他会招呼对方,主动让给对方左右的位子,而且他会因此而感 到高兴。 由肢体动作表达情绪时,当事人经常并不自知。当我们与 人谈话时,时而蹙额,时而摇头,时而摆动手势,时而两腿交 叉,我们多半并不自知。正因如此,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如下的 假设:当你与人说真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与对方接近;当你 与人说假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离开对方较远。此一假设验证 的结果发现:如果要求不同受试者,分别与别人陈述明知是编 造的假话与正确的事实时,说假说的受试者会不自觉地与对方 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显得身体向后靠,肢体的活动较少,惟 面部笑容反而增多。
第六章 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一:什么是非语言交际?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 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其中包括眼神、手势、 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 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说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 使用等等。
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 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21世纪一种建立在理 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 当下为核心并向未来开放的时间意识逐渐为不 同文化的人 们所接受。当然,我们还应清醒 地认识到,东西 方时间观念作为各自文化的 深层因素,其定势与偏见是根深蒂固,难以清 除的。它们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非言语系统的表 达层面,而且更多无意识地作用于人们的思维、 言语和行动中,因此,当东西方人们进行跨文 化交际时,都应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尽量避 免因时间观念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障碍,从而 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竖大拇指余指握拳 大多数是表示自己对某句话或某件事的欣赏;也表 示对他人举动的感谢,感激他为你所作的事;也表示准 备妥当。例如篮球比赛时裁判会一手执球一手竖大拇指 表示一切就绪,比赛可以进行了,这是源自飞机驾驶员 在飞机升空待发时,由于引擎声音巨大无法与地勤人员 沟通,于是就竖大拇指的方式表示:I am ready(我已 经准备好了)! 食指刮下巴 以食指背刮下巴,有如刮胡子一般,这是法国人特 有的手势,女性对不喜欢的追求者表示拒绝时常用。常 可在咖啡厅见到法国美女一面微笑一面以手指刮下巴, 非常迷人可爱,而追求着意见,也多会识趣的走开。 这个动作原始意思就是令人厌烦的,因为在法语中 剃刀与厌烦同义,所以巧妙的以剃刀表达了自己不喜欢 之意。
社会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手段,行为相同,含义不同。 受到各种因素如地理、种族、宗教、观念等的影响, 非语言交际手段、行为虽然相同,但表现含义却常常相差 甚远或截然不同。如英语国家“OK”手势语表示“一切好 “成功”等,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中意思为“零”。英 语国家人在太阳穴处用食指画一个圈表示某人太古怪了, 或者是发疯了,而在中国人眼里,这意味着要求对方动动 脑筋,想想办法。英语国家人说谎时,习惯用手遮住嘴,仿 佛要防止话从口出。中国的这种动作只是防止唾液外溅。 再如,叫唤别人过来时,英语国家人常用食指朝上向里勾 动,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给人以不正派的感觉。英法国家 人将手掌向上或朝自己方向招手招呼,对幼儿则手掌朝下 向自己方向挥动。中国人正好相反。许多英语国家人都 喜欢弹手指表示“噢,想起来了”等含义。中国人虽有这 种动作,但常常被视为不正派、流气的人。若不懂这些体 态语表达的不同含义,不同文化国度的人与人之间交际将 会产生巨大的误解,甚至会弄出笑话。
7.时间观念 人类学家Hall根据他的观察,把人们大致分 为两类:一类是单时制,例如北美北欧西欧等 国,一类是多时制,如拉美中东等国。我国基 本上属于单时制。 提前计划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际会议常常在几年之前就预作计划,几个月 以前会议的详细议程已经准备完毕。 准时似乎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在不同 文化中对准时的理解不同,在我国城市中,工 人、机关干部、科学家、教师等的时间观念比 较强,重视准时上班赴约会。 对于一项活动需要多长时间,不同文化有 不同的规矩。
头部动作 英语国家的人常用扬头动作招呼人过来, 用点头来表示相互认识。
4.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 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 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 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 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 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 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兴 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 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 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 可由之辩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 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