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拟题 公开课

作文拟题 公开课


拟题特点解析
标题1,两把小梳子,演绎了一出人生大戏剧。 标题2,如此之夜,自然会使人感到万分压抑,但它的
最迷人之处,是在沉睡过后看到一轮崭新的朝阳 标题3,生活是“网”?生活确实是“网” !字里行间
充满 着被缚的呻吟和挣脱的呐喊。
标题4,我们渴望“诚信” !可是谁来拯救“诚信”? 标题5,有鼠自远方来,悦乎?悲乎? 标题6,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每一个季
拟题特点解析
标题1,强调了“诚信”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标题2,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
来锻炼身体,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 来学习的好。 标题3,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标题4,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标题5,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标题6,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 标题7,显示了知识的力量。
高考要求
1.评分作用: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 当扣1分。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 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 对不止一两分。
2. 心理作用:先入为主,第一印象。 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 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 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 影响到得分。
评价下面围绕“我的爱好”话题而拟的题 目1:《我的爱好》 话题题目式:大而空
节,都会有梦。 标题7,“教育”的问题太多太多。 标题8,友谊就象一支歌。1 2 3 4 5 6 7 ,我的朋友在
哪里?如此标题,实在神奇!
方法六: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见 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一些怪异、另类的 形式来命题,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 效果。
注意:此方法使用一定要慎重,题目与内容, 和话题必须统一。
文题价值
题好一半文。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文靠题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
睛,其美丽可以顾盼生辉 。 精彩文题,独特文思,提升文级,亮丽文章。 新颖的标题可让阅卷老师情有独钟。 题不惊人誓不休!
学习目标
1、掌握拟题方法,快速准确拟题。
2、鼓励创新思维,力求脱颖而出。
拟题特点解析
以上八个标题,或白云清风,或黑 夜红尘,或星光灿烂,或浪花飞溅,或 情思绵绵,或欢歌飞扬,语言优美,形 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 活意蕴,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 的空间。同时,很容极强的艺 术魅力。
方法五:诗情画意法
即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 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 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 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方法二:巧用算式法
即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 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 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 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三组
1.“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2.“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3.“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不得不说的 秘密》 4.“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5.“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6.“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方法三:设置悬念法
即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 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 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 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 寻。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四组
1.“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2.“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3.“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4.“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5.“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 6.“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 7.“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8.“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这种方法,即运用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 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 美妙,贴切。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五组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 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六组
1“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 2“情感”话题——《夜夜夜夜》 3“生活”话题——《网?网!》 4“诚信”话题——《诚信!诚信?》 5“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 6“理想”话题——《ABCD—梦开始的地方》 7“教育”话题——《???????》 8“友谊”话题——《1 2 3 4 5 6 7 》
(四)含蓄、隽永
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 启发性。
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以及抽
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 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 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 《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 桥》,《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 有你的星座——走出自卑》。
拟题特点解析
标题1、2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 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标题3、4、和5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 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标题6、7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 致。
标题8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 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 感亲切。
方法一:引用化用法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 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 燕姿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 的心声》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 《狂人日记》 )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 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 亚 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4、引用影视广告
以“亲情”为话题——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咖啡广告语 )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二组
1.“诚信”话题——《7-1=0》 2. “学习”话题——《8-1﹥8》 3.“团结”话题——《1+1﹥2 》 4.“品德”话题——《忍让≠懦弱》 5.“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 6.“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7.“知识”话题——《人×知识= ∞》
即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 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 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 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 生独特的魅力。
引用化用法4个类型
1、引用诗句。 2、引用流行歌词 3、引用名句 4、引用影视广告
1.引用诗句。
“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 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标题二:《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妙在利用“为” 与“围”同音构成谐音双关,使李的英雄行为和围观者 的行为构成鲜明的对比,标题鲜明,醒目又含讽刺意味。
•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 发挥想像——《虚构的语文课》
•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
课堂训练:概括拟题特点
第一组:一 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
—— 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刀小试
材料:空军一级飞行员李其礼在哈尔 滨市与歹徒搏斗,在场百余人围观, 无一人援助。李受伤后,四辆汽车招 手不停。李因孤立无援,伤势过重而 不幸牺牲。
请拟题目。
标题一:《冰城,给人们留下冰冷的思考》,这个标题 运用拈连手法,既点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冰城,又揭 示了围观者的心冰冷得近乎麻木,让人心寒如冰,题意 深刻。
拟题的注意点
一、定文体
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 林绿化都离不开它。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 《树下》 《我家的小桃树》 《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 《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 《植树,为了子孙后代》 《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拟题特点解析
1:明喻; 2:借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
奇,生动形象。 3: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5:反诘,加器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
省。 6:对偶,表意凝炼,琅琅上口,抒情酣
畅。 7:双关,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8: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
方法四:形象修辞法
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 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 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 题技法。
•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 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 人的修养。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 的同学不那么喜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 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拟题技巧专题训练
拟题的重要性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 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 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 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
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结果
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
文靠题妆 题靠妙妆
寄语:
如何拟一个好标题?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主题是灵 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而题目 就是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一个 好的标题也可以使文章流光溢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