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篇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测试试卷带答案

第七篇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测试试卷带答案

第七篇临床常用诊疗技术一、名词解释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灌肠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排便、排气或灌入药物,清洁肠道,协助诊断或治疗的一项技术。

3.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4.皮内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5.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神经末梢或神经干(丛)的痛觉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且使病人保持清醒的一种麻醉方法。

6.脓肿:是由于组织或器官病变或感染后,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内含大量病原菌、中性粒细胞或脓球,外有完整的脓腔壁包裹。

7.清创术:在无菌操作下,处理污染伤口的一种手术方法。

经过清除创口异物、切除失去活力和污染严重的组织、修整创缘、彻底止血和缝合伤口等操作,使之变为清洁伤口。

8.清洁伤口:清洁伤口指没有污染的伤口,实际上指无菌手术切口,其不用清创即可缝合,多能一期愈合。

9.污染伤口:污染伤口指伤口虽有致病菌存在,但尚未发生感染。

外伤后8小时以内的伤口多属此类。

其处理是及时彻底清创,变污染伤口为清洁伤口,争取伤口一期愈合。

10.环形包扎法:将绷带作环形的重迭缠绕,下周将上周绷带完全遮盖,最后用胶布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中间剪开分成两头打结固定的一种绷带基本包扎法。

二、填空题1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容器或包内,保持干燥。

无菌包要注明______、_______,一般可保持______周,过期应重新灭菌。

12.无菌钳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_______的容器内,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______或镊子的________为宜,每个容器只能放置_______把无菌持物钳。

13.打开过的溶液瓶内溶液可保存_______小时,没打开的无菌包无菌日期为_______天,如包内物品没用完可于_______小时内再使用。

无菌盘的有效时限不超过______小时。

14.膀胱高度膨胀时排尿需要缓慢,且第一次放尿量不得超过 ______,以免膀胱骤然减压引起__ 或__ 。

15.导尿时导尿管需缓慢插入尿道,插入深度男性约进入_______、女性约进入______,并将导尿管外端置于_______内。

16.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排便失禁病人,均不宜做________。

17.长期鼻饲者_______应更换胃管,每天做口腔护理_______次。

18.雾化吸入常用抗生素药物________、________,解痉药________、_______,稀化痰液药________、________,减轻水肿药________。

19.皮内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_______角刺入皮内;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_______角刺入皮下;肌肉注射时,针头与注射部位呈______角;静脉穿刺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_______角。

20.下列各种皮试药液中每毫升的浓度,青霉素_______、链霉素______、TAT_______、0.25%普鲁卡因________。

21.输液时药物准备:认真核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药瓶有无_______、药液有无_______、______或_______等。

22.静脉输血时,开始输入速度宜________,观察_______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_______滴/分钟,儿童酌减。

23.胸膜腔积液,胸膜腔穿刺部位应选_______最明显的部位,通常取肩胛下角线第______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_______肋间或腋前线第_______肋间。

24.腹膜腔穿刺放液,切勿过多、过快,放液量一次不可超过________。

25.腰椎穿刺点一般取________,约为第________腰椎棘突间隙。

26.四肢末梢部位的手术,或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病人,手术时局麻药中禁止加入________。

27.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8.浅表脓肿位于体表,可触及_______;深部脓肿_______常不明显。

于波动感或压痛最明显处穿刺抽得________,即可确诊。

29.伤后______小时以内的伤口,清创后行________缝合。

30.包扎是外伤处理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作用。

三、问答题31.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是什幺?答:环境要清洁。

无菌操作前30分钟,须停止清洁工作,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进行无菌操作时,先将衣帽穿戴整齐戴好口罩,并修剪指甲、洗手;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容器或包内,保持干燥,无菌包要注明物品名称、无菌日期,一般可保持一周,过期应重新灭菌;取有无菌物品要用无菌钳或镊,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已取出的无菌物品,如未被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进行无菌操作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咳嗽;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

32.导尿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应严格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预防尿路感染;插入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若插管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后可再插入1~2cm,切勿插入过浅或过深,尤忌反复抽动导尿管;导尿管的粗细要适宜,对疑有尿道狭窄者应选用较细导尿管;膀胱高度膨胀时放尿需要缓慢,且第一次放尿量不得超过1000ml,以免膀胱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留置导尿管时应5~7天更换一次,并在更换导尿管前使尿道松驰数小时后重新插入。

33.鼻饲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食管静脉曲张或食管阻塞病人不宜插管;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将病人头向后仰,当插至15cm(会厌部)时,以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信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咽后壁滑行插入食管;术前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注入液体前必须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每次鼻饲不宜超过200ml,间隔时间2~3小时;长期鼻饲者每周应更换胃管,每天做口腔护理1~2次。

34.简述臀大肌的两种定位法。

答: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区;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避开内下角)为注射部位。

35.叙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答: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如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入,呼吸受抑时应立即行口对口呼吸,若喉头水肿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抗过敏药物可用氢化可的松200 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盐酸异丙嗪25mg或盐酸苯海拉明40mg肌肉注射;根据病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低分右旋糖酐等以使血压回升,并注意补充血容量及其它对症处理;注意保暖,密切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病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6.静脉输液的目的有哪些?答:调节病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抢救休克;输入脱水剂,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利尿消肿的作用。

37.简述腰麻后头痛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答:主要原因是脑脊液通过硬脊膜和蛛网膜的穿刺孔,不断外漏到为负压的硬膜外腔,导致颅内压降低而引起。

头痛的特征是与体位有关,坐起或直立时显着,平卧时可减轻。

一般经卧床休息、多饮水或静脉输液等治疗后4~7天症状即可缓解,若经处理后头痛仍不减轻者,可于硬膜外腔注入0.9%氯化钠溶液15~30ml或右旋糖酐20~30ml,效果多较满意。

为了预防腰麻后头痛发生,应采用细针穿刺,避免反复穿刺,术中、术后静脉输液,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38.简述脓肿切开引流的原则。

答:切开时机:一般待脓肿形成,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时为宜,过时切开,因感染尚未局限,反而易造成扩散;切口选择:应在脓肿局部隆起或波动最明显处,切口要够大,位置要低,必要时可做对口或多处切口切开,以利引流;切口方向:面、颈部脓肿应顺皮纹切开,关切附近应做横切口,以免瘢痕挛缩影响功能,其它部位一般沿肢体或身体纵轴切开,深部脓肿的切口,应与神经、血管平行,避开大血管和神经干,防止损伤。

四、选择题A1型题39.防止交叉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A.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C.须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D.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E.定期更换消毒液体40.用于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哪项要求不正确A.大口有盖容器B.底部垫无菌纱布C.每个容器只放一把钳子D.容器每两周消毒一次E.容器内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41.取放无菌持物钳不正确的是A.钳端闭合B.不可触及容器口缘C.不可触及液面以上的容器的内壁D.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E.持物钳可到远处夹取物品42.无菌包保存超过多长时间应重新灭菌A.7天B.14天C.21天D.30天E.以上都不是43.无菌持物钳不宜夹取A.无菌敷料B.无菌导管C.无菌油纱布D.无菌器械E.无菌棉球44.浸泡无菌镊的消毒液,应浸没镊子的A.1/3B.1/2C.2/3D.1/4E.3/545.取用无菌溶液,正确的是A.取用前首先检查溶液性状B.手指可少量触及瓶盖内面C.倒溶液时可将瓶口触及无菌容器,以防滴漏D.将无菌敷料直接伸入瓶内蘸溶液E.溶液未用完,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并签名46.为女病人导尿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人取仰卧屈膝位B.脱下近侧裤腿盖到对侧腿上C.初次消毒外阴顺序由外向内自上而下D.第二次消毒顺序由内向外自上而下E.导尿管插入尿道4~6㎝47.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不包括A.解除便秘B.高热病人降温C.肠道手术前准备D.分娩前准备E.治疗肠道感染48.保留灌肠不适用于A.镇静催眠B.肠道感染C.消化道出血D.降温E.腹部术后肠胀气49.注射时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是A.选择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B.注意药物配伍禁忌C.注射前洗手,戴口罩。

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直径5㎝以上D.不可在硬结、疤痕处进针E.不可用变色、混浊的药物50.皮内注射操作哪项正确A.皮肤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B.用稀碘酊消毒皮肤C.进针后抽回血D.推药液于真皮下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51.2岁以下的婴幼儿肌内注射最佳部位是A.股外侧肌B.臀大肌C.臀中肌,臀小肌D.上臂三角肌E.后背腰肌52.各种注射的定位法哪项正确A.臀中肌注射: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B.臀大肌注射:髂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C.皮内注射:前臂掌侧D.皮下注射:肩峰下2~3横指E.臀小肌注射: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的外上1/3处53.使用青霉素治疗时,下列哪种情况须重做皮试A.肌内注射改为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每天2次改成每天4次C.病人因故两天未注射药物D.更换不同批号的青霉素E.病人病情加重畏冷寒战54.不属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是A.胸闷、气急、血压下降B.面色苍白、冷汗C.头晕眼花、四肢麻木D.瘙痒、荨麻疹E.全身淋巴结肿大55.使用过破伤风抗毒素(TAT),停药后再用超过多长时间须重做过敏试验A.1天B.3天C.5天D.7天E.9天56.碘过敏试验应在碘化物造影检查之前何时做A.1~2小时B.6~12小时C.12~24小时D.24~28小时E.48~72小时5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A.补充营养,供给热能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D.补给血红蛋白,纠正贫血E.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58.下列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哪项错误A.根据病情安排输液顺序B.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C.加入药物须注意配伍禁忌D.一般选择远端小静脉开始输液,并严防空气输入E.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应每2天更换一次输液器59.输液中发现针头已阻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调整针头位置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C.用手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D.用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E.热敷局部血管60.输液发生肺水肿时用20%~30%乙醇湿化吸氧,其作用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增加肺泡表面张力C.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D.增加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E.增加肺泡内压力61.有关输血操作哪项错误A.每次为一位病人采集血标本配血B.输血时须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C.发现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不能使用D.两袋血之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可防止过敏反应62.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方法,下列哪项错误A.选用干燥无菌注射器B.采血后去针头顺管壁将血浆和泡沫注入试管C.避免过度震荡D.血培养标本将血液注入培养瓶E.立即送检63.做胸膜腔穿刺时,计算肋间的标志是A.锁骨B.肋骨C.胸骨角D.髂前上棘E.肩胛下角64.有关胸膜腔穿刺术,下列哪项不正确A.穿刺时体位可取坐位B.穿刺部位一般在患侧腋中线6~7肋间实音明显处C.穿刺点应沿肋骨下缘进针D.首次抽液量最好不超过600 mlE.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65.诊断性抽取胸水,一般量为A.20~50 mlB.50~100 mlC.100~150 mlD.150~200 mlE.200~300 ml66.腹膜腔穿刺放液的部位最好为A.脐与耻骨连线的中点上方1㎝稍向左或右偏出1~1.5㎝处B.脐与耻骨连线的中点偏下方1~1.5㎝处C.脐与耻骨连线中、下1/3交界处D.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3交界处E.以上均不是67.初次放腹水时,不宜超过A.1000 mlB.2000 mlC.3000 mlD.4000 mlE.5000 ml68.放腹水过程中,边放液边扎紧腹带的目的是A.防止出血B.防止感染C.减少疼痛D.防止腹腔脏器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E.以上都不对69.下列哪项不是腰椎穿刺的适应症A.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B.测定颅内压力C.化验脑脊液,以明确诊断D.降低颅内压力E.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70.腰椎穿刺术的注意事项哪项错误A.疑有颅内压显着增高者暂不穿刺B.穿刺中患者如有呼吸、脉搏、面色异常时应稍停片刻再行穿刺C.腰骶部皮肤有炎症时不可向椎管内注入药物D.放脑脊液较多时可向椎管内注入药物E.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不宜脊髓腔内注射71.行腰椎穿刺术后,病人至少需去枕平卧A.2~4小时B.6~8小时C.10~12小时D.14~16小时E.24小时以上72.戴无菌手套时,错误的方法是A.先穿手术衣,后戴干手套B.先戴湿手套,后穿手术衣C.两手始终触捏在手套腕部翻转处D.干手套应将手套腕部罩在袖口上E.湿手套应将衣袖压在手套腕部的外面73.腰麻后常见的且特殊的并发症是A.血压下降B.呼吸抑制C.头痛D.尿潴留E.恶心、呕吐74.腰麻后病人去枕平卧6~8小时主要是预防A.低血压B.呕吐C.切口痛D.头痛E.腰痛75.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手术清创、复位、内固定时宜选择A.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腰麻D.神经干阻滞麻醉E.气管内麻醉76.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血压下降B.头痛C.尿潴留D.呼吸变慢E.全脊髓麻醉77.成年人一次使用普鲁卡因的最大量是A.5gB.4 gC.3 gD.2 gE.1 g78.局麻药可加肾上腺素的情况是A.高血压病B.心脏病人C.老年病人D.肋间神经阻滞麻醉E.指神经阻滞麻醉79.正确的拆线方法是A.在线结下剪断缝线向伤口方向拉出线头B.在线结下剪断缝线反伤口方向拉出线头C.线结上剪断缝线向伤口方向拉出线头D.在线结上剪断缝线向反伤口方向拉出线头E.将线结剪除拉出线头80.创面脓液稠厚、坏死组织多宜选用哪种溶液湿敷A.0.9%氯化钠B.0.1%苯氧乙醇C.0.1%洗必泰D.3%过氧化氢E.攸锁溶液81.为防止交叉感染,下列哪类伤口首先换药A.急性阑尾炎术后拆线B.小腿慢性溃疡C.斜疝修补术后拆线D.急性乳房炎切开引流E.急性胆囊炎缝合伤口换药82.换药的基本操作下列哪项不正确A.外层敷料可用手揭除B.内层敷料应用镊子揭除C.拿双镊的目的是便于污染后更换D.敷料与伤口粘连宜浸湿后再揭除E.根据伤口情况选择湿敷药液83.绷带包扎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被包扎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B.潮湿绷带不宜使用C.包扎一般从近心端开始D.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1/3E.包扎完毕固定打结在肢体的外侧84.有关换药的次数哪项不妥A.一期缝合伤口拆线时再换药B.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伤口隔日换药一次C.浅表感染伤口每日换药一次D.脓腔引流伤口每日换药一次E.脓性分泌物多的伤口每日换药2~3次85.戴无菌手套时开始只能接触手套的A.外面B.掌面C.手指D.背面E.翻转部86.超声雾化吸入的正确操作是A.水槽内加温水250 mlB.药液用温水稀释放入雾化罐内C.水槽换水不必关机D.添加药液不必关机E.治疗完毕先关灯丝开关87.输液前向病人嘱咐A.喝水B.吃点东西C.排尿D.下床活动E.不要紧张88.为病人稀释痰液做雾化吸人,药物首选A.卡那霉素B.地塞米松C.α-糜蛋白酶D.氨茶碱E.沙丁胺醇89.使用无菌容器,下列哪项错误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C.用毕立即将容器盖盖好D.无菌物品取出后如一次未用完,应立即放回容器内E.无菌容器每周消毒一次90.男性尿道有哪三个狭窄A.尿道内口、膜部及尿道外口B.球部、前列腺部及舟状窝C.前尿道、膀胱颈D.耻骨联合上部、耻骨联合下部及膀胱三角区E.以上都不是91.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应呈A.0°~10°B.10°~20°C.20°~30°D.30°~40°E.40°~50°92.成人静脉注射部位,下列哪项错误A.肘窝B.腕部C.手部D.踝部E.头部93.清创术的最好时机是伤后A.6~8小时内B.8~10小时内C.10~12小时内D.12~16小时内E.24小时内94.关于清创操作,哪项错误A.先剪去创缘1~2mm皮肤B.由浅入深逐层切开组织C.彻底切除失活组织D.取出异物、血块、组织碎片E.摘除游离骨片95.关于清创后伤口缝合,下列哪项错误A.伤后6~8小时清创,可一期缝合B.伤后超过12小时清创的伤口,不能一期缝合C.污染严重的伤口可延期缝合D.关节附近伤口应一期缝合E.感染伤口不施行清创术,不缝合96.下列哪种药液不宜接触创面A.70%乙醇B.0.1%雷佛奴尔C.0.1%氯已定D.3%过氧化氢E.含氯石灰硼酸溶液97.上臂外伤后包扎时宜用A.蛇形包扎法B.螺旋形包扎法C.环形包扎法D.回反形包扎法E.“8”字形包扎法A2型题98.病人郭某,扁桃体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0天自觉皮肤瘙痒,腹痛,体检:T37.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病人可能发生A.皮肤过敏反应B.消化道过敏反应C.血清型反应D.关节炎E.呼吸道过敏反应99.病人赵某,上午8时开始输液1500ml,计划下午2时30分在做CT检查前滴注完液体,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A.20滴B.30滴C.40滴D.50滴E.60滴100.病人苏某,在输液过程中感到胸闷、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心前区听诊可闻及一个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应考虑A.过敏反应B.发热反应C.肺水肿D.空气栓塞E.右心衰竭101.病人王某,因感染需青霉素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