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教案学生实验守则1、学生应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教程,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预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检查。
3、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杂物。
4、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服从实验教师的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物品。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实验数据。
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若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清理实验现场。
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8、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
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9、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工具损坏者,应写出损坏情况报告,并接受检查,由领导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凡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章予以赔偿。
实验一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σb;3、观察、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包括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断裂等现象);4、学习、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WDW—100C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试件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实验结果会有所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便于各种材料机械性质的相互比较,国家对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有统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法》(GB/T228-2002)]。
本实验的试件采用国家标准GB/T228-2002所规定的常用的圆形横截面比例试件,直径尺寸d=10mm,试验段长度(标距)l=100mm(见图1)。
图1 图2四、实验原理及方法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广,在拉伸试验中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
本次实验主要测定它的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 、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等力学性能指标。
(1)弹性模量E 的测定由材料力学知识可知,材料在屈服前力与变形是成线性关系的,其拉伸图基本为一条直线,如图3低碳钢拉伸曲线图所示。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E=σ/ε (1.1)因为σ=F/A 0,ε=△L/L e ,所以弹性模量E 又可表示为:E= F · L e / A 0·△L= △F · L e / A 0·)(L ∆∆ (1.2) 式中:E —材料的弹性模量,σ—应力,ε—应变,F —载荷,A 0—试样横截面面积,L e可见,在材料线弹性范围内,对应着每一个拉力F ,试样标距L 0有一个伸长量ΔL ,利用公式(1.2)即可求得弹性模量E 。
实际计算时,由于试验仪器的精度、夹具的间隙等问题,绝对载荷与绝对变形无法同步获取,所以一般采取增量法来得到弹性模量E 。
即取一个载荷初始点F 0,在此基础上按相等增量的间隔,读取5-6组相应变形增量数据,计算出变形增量Δ(ΔL)。
由于弹性模量是在材料线弹性范围内测定,所以在理论上如果每级载荷增量相等,那么各级变形增量也应相等,因此可取平均值)(L ∆∆来计算弹性模量E 。
(2) 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的测定 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指标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评定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由拉伸破坏实验来确定的,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材料的拉伸图来描述,实验后,打印出实验的完整拉伸曲线图(图2)和相关实验数据。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拉伸图中拉伸变形△L是整个试件的伸长(不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并且包括机器本身弹性变形和试件头部在夹板中的滑动等。
2、在弹性阶段,理论上的拉伸曲线应是一段直线,因试件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板中的滑动很大,所以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3、在屈服阶段,拉伸曲线(b-c)呈水平方向变动,常成锯齿状,由于上屈服点b′受变形速度和试件形状等影响较大,而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故工程上均以b点所对应的载荷作为材料屈服时的载荷Fs,屈服极限按下式计算:σs =Fs(MN)/A(m2)(MPa) (1.3)A-试样的初始断面积。
4、在强化阶段,当试件所受拉力达到最大载荷Fb之前,在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的,拉伸曲线是一段平缓上升的曲线,在这段曲线的最高点d,拉力达到最大载荷Fb,以下式计算强度极限:σb =Fb(MN)/A(m2)(MPa) (1.4)5、在局部收缩阶段,当拉力达到最大载荷Fb后,试件开始局部伸长和颈缩。
在颈缩发生部位,其横截面面积迅速缩小,继续拉伸所需的载荷也迅速减小,拉伸曲线从d点开始下降,直至点e,试件断裂。
此时通过测量试件断裂后的长度l 1和断口处的直径d1,由公式:100100100%100%l l A Al Aδψ--=⨯=⨯和(1.5)即可算出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
式中: l:试件初始标距长度l1:试件两断开断加以对紧后所量得的标距端点间的长度A1:缩颈处横截面积在测量l1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断口在标距中间1/3范围内,则可以直接测量两端标距间距离为l1,如断口不在标距范围的中间1/3以内,这是,由于在断裂试件的较短一段上,必将受到试件较粗部分的影响,而降低颈缩部分的局部伸长量,从而使δ的数值偏大,此时直接测量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材料的延伸率,因此,需要采用“断口移中法”推算出标距l1,具体方法是:设两标点f、f1之间共有10格,断口g点靠近左段,如图4断口移中图所示,取左边标点f 至断口间的格数的两倍为nˊ格(应取为整数)的h点,量得fh段的长度为l ˊ;再自h向右取格数n〞至i点,使nˊ+ 2n〞=10格,然后量出hi的长度为l〞;即可算出断裂后的标距l1= lˊ+2 l〞。
图5五、实验步骤1、试件准备为便于观察变形沿轴向的分布情况,将试件打上标距点,在标距范围内每隔10mm刻上分格线,将标距分成十格。
在标距L内,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件两端及中部三个横截面Ⅰ、Ⅱ、Ⅲ的直径,以三处测量结果中的最小值作d0,计算试件的横截面面积A,A取三位有效数字,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2、开机打开计算机及电子万能试验机主机电源开关,打开软件,启动伺服驱动器和油泵。
3、试验条件输入与选择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参数、报告数据、测试条件、设置选项等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如实填写。
4、实验编号六位数(年级、班级、小组号各两位数)。
5、安装试件先夹好上夹头,软件“负荷”调零,再夹下夹头。
6、夹引伸计低碳钢拉伸实验时,夹好引伸计,“变形1”调零。
7、开始测试点击开始测试图标,试验开始。
注意低碳钢拉伸实验进入强化阶段就要取下引伸计。
8、打印实验数据和拉伸曲线图试验结束,存储数据并打印实验数据和拉伸曲线图。
9、取下试件将试件取下,观察、比较试件的破坏断口形状,分析破坏原因。
10、工具复原,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关伺服驱动器和油泵,关软件,关试验机电源。
11、测量数据将断裂低碳钢试件的两端对齐并尽量挤紧,用游标卡尺测量断裂后标距长度。
测量两端断口的直径,应在每段断口出两个互垂方向各测一次,计算其平均l1, 记录测量结果。
值,取其中最小者计算A112、实验数据计算六、思考题1、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对比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
2、比较低碳钢拉伸、铸铁拉伸的断口形状,分析其破坏的力学原因。
实验二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压缩变形和破坏现象;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和铸铁的强度极限σb;3、比较铸铁在拉伸和压缩两种受力形式下的机械性能、分析其破坏原因;4、熟悉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WDW—100C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试件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金属材料实验的压缩试件一般为短圆柱形,如图6压缩实验试件所示,其高度h与d之比一般为1∠h/d∠3,若小于l,则摩擦力的影响太大;若大于3,虽然摩擦力的影响减小,但稳定性的影响却突出起来。
试件的h/d对实验影响较大,不同的h/d试件实验结果不能进行比较,本实验采用h/d=1.5。
低碳钢和铸铁试件均为直径Ф10的圆柱体。
图6四、实验原理及方法压缩实验是研究材料性能常用的实验方法,对铸铁、铸造合金、建筑材料等脆性材料尤为合适。
通过压缩实验观察材料的变形过程、破坏形式,并与拉伸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应力状态对材料强度、塑性的影响,从而对材料的机械性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压缩试验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当试件受压时,其上下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撑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试件两端的横向变形受到阻碍,故压缩后试件呈鼓形。
摩擦力的存在会影响试件的抗压能力甚至破坏形式,为了尽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时试件两端必须保证平行,并与轴线垂直,使试件受轴向压力,另外,端面加工应有较高的光洁度。
低碳钢试样压缩时同样存在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而且数值和拉伸所得的相应数值差不多,但是在屈服时却不象拉伸那样明显,需细心观察,材料在发生屈服时对应的载荷为屈服负荷FS。
随着缓慢均匀加载,低碳钢受压变形增大而不破裂,愈压愈扁。
横截面增大时,其实际应力不随外载荷增加而增加,故不可能得到抗压负荷Fb,因此也得不到强度极限σb,所以在实验中是以变形来控制加载的。
低碳钢的压缩图(即P一△1曲线)如图7所示,超过屈服之后,低碳钢试样由原来的圆柱形逐渐被压成鼓形,即如图9。
继续不断加压,试样将愈压愈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不断增大,故总不被破坏。
所以,低碳钢不具有抗压强度极限(也可将它的抗压强度极限理解为无限大),低碳钢的压缩曲线也可证实这一点。
灰铸铁在拉伸时是属于塑性很差的一种脆性材料,但在受压时,试件在达到最大载荷Pb前将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最后被压成鼓形而断裂。
铸铁的压缩图(P一△1曲线)如图8所示。
图7 图8图9 图10灰铸铁试样的断裂有两特点:一是断口为斜断口,如图10所示。
二是按Pb /A求得的σb远比拉伸时为高,大致是拉伸的3—4倍。
为什么象铸铁这种脆性材料的抗拉与抗压能力相差这么大呢?这主要与材料本身情况(内因)和受力状态(外因)有关。
铸铁试件压缩时,在达到抗压负荷Fb前出现较明显的变形然后破裂,铸铁试件最后会略呈鼓形,断口的方位角约为55°~60°,断裂面与试件轴线大约呈4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