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考前指导教案【部分考点提示】一、语言文字运用1.字音题只要求认读,不要求拼写。
主要考查识记,诀窍在于熟能生巧。
材料多取自教材或读本。
常见考查类型有:多音字(鲜差)、形声字(尤其是声旁读音有变化的字)(酗)等。
注意音随义转的规律,如自怨自艾和方兴未艾。
做题时一般用排除干扰项法,未见过的冷僻词往往..和题干指向一致(如:叶.韵/一叶.知秋)或者以正确项呈现。
考前要专门强化记忆历次考试试卷中自己出错的音和字,并从中找出规律。
答题时,注意因形辨音,因义定音,据词性定音(例:粘,动词读zhān;形容词读nián),据语法结构定音(例:露,单用读lòu:露了一手;合成词读lù:风餐露宿)典型题示例:▲(江苏10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A 难—nàn B泊—bó D 靡—mǐ)【说明】此题难度不大,命题充分注意读音、意义和字形的相关性,所选词语大多出自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2.字形题字形题的考察对象是同音字(事.故,世.故)、形近字(憾,撼)、音近字等,而其中主要考查常见、常用、常错易混字。
因为汉字具有“音随义转,形因义异”的特点,所以解题时一定要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考虑。
字形题是选择题,一定要灵活运用排除法,运用已知的、有把握的知识去排除选项,可以跳过自己不知道或不能确定的字形,从而选出正确项。
常用方法:(1)语音辨析法:通过朗读词语,发现书写错误。
如,“编纂.(zuǎn)、篡(cu àn)夺”;“肄(yì)业;酒肆(sì)”等。
(2)字形辨析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略字义、辨识字形提供了条件,所以,要仔细辨析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根据语境作出正确判断。
如,“寒暄.”的“暄”,从“日”,指温暖。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叫“寒暄”,;“强弩.之末”的“弩”从“弓”,是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而“驽马十驾”的“驽”,指跑不快的马。
(3)语义辨析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
如,“万事俱.备”的“俱”,全部的意思。
该词与“只欠东风”连用组成成语,比喻什么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再如,“歪风邪气”的“邪气”,与“正气”相对,意为不良的风气。
而“斜”指物体跟平面不垂直。
(“邪”跟风气、精神等抽象问题有关,“斜”跟具象的物体有关)。
(4)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做到“字不离词”。
例如,仗义执言——“仗义”是动宾结构,从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边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直言”,而应是动宾结构的“执言”。
(5)语境辨析法:借助语境可以判断词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结合语境加以辨析更显效果。
例如,“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
“爆发”更重爆炸性,指力量、情绪、事变等突然发生,如“爆发起义”“爆发出阵阵掌声”等;“暴发”注重突然性,如“山洪暴发”。
(6)词源探究法:许多词语,尤其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文史典籍等。
如果不了解词语的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就容易导致望文生义,从而误写。
例如,世外桃源,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桃花林尽头溪水发源地,比喻与世隔绝、老幼皆乐的“乌托邦”。
(因此“桃源”不可写作“桃园”);再如,“墨守成规”的墨,指墨子,来自《墨子·公输》,墨子以擅长守御著名,后人便称善守者为“墨守”。
现在用“墨守成规”多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思变革,含贬义。
典型题示例:(1)(江苏11年)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 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 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答案:A(B 卷—券 C 拙—绌这两个均是考查的形近字,D咳—刻,考查的是同音字)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江苏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没有列入字形题。
(2)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装璜揶.(yé)揄再接再厉一叶扁.(piān)舟B.蛰伏熨.(yù)帖指手划脚扺.(zhǐ)掌而谈C.抱负应.(yīng)届鞭辟入里量.(liàng)入为出D.嬉笑忖.(cǔn)度原形毕露拾.(shí)级而上答案:C(A 璜—潢 B 划—画拾—shè)【说明】这道题是把字形和字音放在一起进行考查,近几年这种题型高考中出现的不是很多,放在这里,目的在于让大家熟悉一下。
9.文学常识和语用综合题2010(“世博会”)和2011年(辛亥革命)江苏卷连续两年考了这道题。
此题紧扣当年与文学或语文有关的时事热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语文实践性。
题型示例:(1)2012年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开设“走近杜甫”栏目。
请将下面简介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纪念杜甫的感言。
(内容要包含对杜甫成就的赞誉,对其诗歌主题的揭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60字)。
①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被称为“▲”;其诗歌风格是▲。
②感言:▲▲▲。
答案:①诗圣沉郁顿挫(或“现实主义”)②示例:你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或“你是盛唐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
你用激情书写了不朽的传奇,你用良心表达了崇高的仁爱,你用道义鞭挞了腐朽的王权。
(2)2012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
许多爱好文学的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
请将下面简要介绍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
①杜甫在唐代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为(四字短语概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便是杜甫抒情名篇《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2分)②感言: ________(3分)答案:①沉郁顿挫或现实主义,《旅夜书怀》(各1分)②感言示例:你用滚烫的文字,叙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你用诗人的良心,记录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你用诗人的道义,鞭挞了一个腐朽的王权。
(内容恰当2分,紧扣纪念杜甫展开,如歌颂杜甫成就,表达怀念之情等;修辞1分)】【说明】以上两题是模仿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第4题命制。
(3)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届时中国将派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参加。
①请写出一部以伦敦为背景的英国文学作品名及其作者和作品主人公名字;②为即将出征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写几句勉励性寄语①作品名:▲作者:▲主人公:▲②寄语:▲▲▲答案:①《品质》高尔斯华绥格斯拉(或:格斯拉兄弟)②中华体育健儿们,愿你们如雄鹰展翅,翱翔至莎士比亚的故乡(或:泰晤士河畔),努力拼搏,再创辉煌,为中华民族争光。
此题第①题也可改为:请写出一位英国作家的名字及其作品名。
答案:劳伦斯《鸟啼》(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或《威尼斯商人》)(写出其他英国作家及其作品亦可)【说明】此题模仿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第4题命制。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材有两个特点:一是浅易(但对高中生而言并非“浅易”,只是能基本读懂而已,所以,对文段不能完全读懂是正常的);二是以写人为主,围绕中心人物写几件事情,重点表现人物的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
【翻译题】前面讲到的“实词”和“虚词”的相关内容是做翻译题必需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借助“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的相关内容以保证翻译时扣准短文主旨,避免方向性错误。
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字字对应(落实);直译不通,适当意译;抓住关键词和特殊句式,根据题目赋分,确定得分点。
方法:换——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调——把特殊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句式;补——补足省略句的省略成分,使其完整;留——保留原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需要强调的是,做翻译题时要有一定的文言敏感性:①看到文言句子,首先要想到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②是否古今异义,对一些关键词语的解释一般情况下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特别是看到句子中和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如“妻子”“故事”“其实”“可以”“无论”等),就要想到,这些词一般是两个单音节词,而非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其他如通假字或词类活用等。
翻译口诀:熟读全文,领会大意。
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调整句式,删去无义。
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
准确通顺,翻译完毕。
三、古代诗歌鉴赏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选材一般为名家非名篇或非名家名篇,篇幅短小,以绝句、律诗和小令为主。
从两个方面考查:(1)鉴赏诗歌的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具体考点有:①基础类:炼字、对仗、典故和文化常识等;②形象类:意象、意境,但题干中一般不出现此类术语。
例如:“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05江苏卷)考的就是意境。
③语言类:例如,“语言特点是什么”,或“X X ,那个更好”、“表达效果”、“表现力”等。
④表达技巧类:含修辞、表现手法、章法等。
⑤思想感情类:或独立设题,或结合表达效果一起考查。
关键词有:思想感情、心情、情感特点、心绪、情味等。
答题思路:先仔细品读全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充分利用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如诗题、注释(试卷中所给的每一个字都是有用的)等,弄懂每一句诗,看看诗歌用到了哪些意象,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还要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想一想,这位诗人属什么流派,风格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很少有单纯的写景诗或抒情诗,一般都是借景(物、事)抒情(言志)。
诗(词)的题材类别有:爱国、怀古、边塞、田园、忧民、思乡、送别等。
需要掌握的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术语:▲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有:屈原(《离骚》)、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等;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和诗人有:《诗经·国风》、汉乐府、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侧(面)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