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技能》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 1 -
目录
一、课程概述 (3)
1.课程性质 (3)
2.设计思路 (3)
3.课程主要内容 (4)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7)
1.前后课程 (7)
3.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7)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7)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0)
1.教材选取的原则 (10)
2.推荐教材 (10)
3.参考教学资料 (11)
六、教师要求 (11)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1)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12)
- 2 -
《会计基本技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会计基本技能》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制学历及教育类别:四年全日制
适用专业:会计
建议学时数:36学时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财会专业所必需的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等电子计算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具备该项技能的初、中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信心。
2.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依据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
3
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
目标达成。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会计基层工作岗位涉及的出纳、记账等相关工作任务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确定实训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理实一体化的原则组织具体的教学,落实相应的训练要求。
3.课程主要内容
“会计基本技能”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调研和相关教材比较,并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解构和重构教材结构,我们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单元(工作任务):会计数字书写技能、点钞技能、传票录入技能、商品条码录入技能。
本课程主要围绕这四个单元开展教学和训练。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中职生培养目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前提,以达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因此,本课程应打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直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和全面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
4
让学生体验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并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单项和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达成如下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计数字书写技能
①掌握会计数字书写与订正规则。
(2)点钞
①掌握人民币真伪鉴别的基本方法。
②了解点钞方法分类,掌握点钞技能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③熟练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和多指多张的操作
方法。
(3)翻打传票
①小键盘录入数字能使用盲打。
②了解传票的基本知识,掌握传票的检查和整理、找页和翻页方法。
③熟练运用"一目一行"法进行翻打传票。
(4)商品条码录入
①熟练掌握商品条码录入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会计数字书写技能
掌握会计数字书写与订正规则。
(2)点钞
5
①掌握人民币真伪鉴别的基本方法。
②了解点钞方法分类,掌握点钞技能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③熟练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和多指多张的操作
方法。
(3)翻打传票
①小键盘录入数字能使用盲打。
②了解传票的基本知识,掌握传票的检查和整理、找页和翻页方法。
③熟练运用"一目一行"法进行翻打传票。
(4)商品条码录入
熟练掌握商品条码录入的方法。
2.方法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细致、锲而不舍的良好作风。
③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素养目标
(1)具备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处理快与准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形成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精打细算,当家理
财的主人翁意识。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6
(5)具备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前后课程
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
后续课程:《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等
2.前导课程说明
具备会计基础知识,了解财经法规和经济法才能合理运用财务知识指导会计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养成
3.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基础扎实,可操作性强,为后续课程学习承上启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7
8
9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关技能的操作技术,因此,教材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教材应具备:以能力为本位,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以知识和技能实训融合为切入点,以能力训练为核心,以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紧跟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体现可读性和时代性;教材内容体系有所创新,突出职教特色,强调技能训练;实训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各技能项目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组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图文并茂的文本格式,更直观、形象,适应高职财经专业技能教学的需要。
单一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教材,以满足不同教学训练阶段学生实训的需要。
2.推荐教材
10
根据教材选用原则,推荐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由朱圻贤主编,2010年出版的财政部规划教材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实验)教材
3.参考教学资料
《会计基本技能》张成武主编 2008年
《会计基本技能》黎旭坚、赵红蓓 2010年
六、教师要求
教师能力要求: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掌握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更须具备相关技能的操作技术,并有较强的实训组织能力,善于采取多种训练方式交互实施,诸如同伴互助、分组竞赛、考核测试、能手评选、优秀表演、判别纠错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热情,实现本课程的目标。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重在反复练习,加强实践锻炼,其本身比较枯燥乏味。
为此,在组织实施各项目内容训练时,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建设模拟会计室、实习超市等实训基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结合,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或利用财经法规网络课程资源。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做到理实一体,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教学视频、
11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一)考核标准
(一般应该是形成性考核,包括表现、项目考核、小组考核、期末考试等)
建立多元的考核与评体系,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
1、采用课堂过程评价(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态度、团结合作精神等)、顶岗实训、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等辅助考评的多元化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评价机制上,学校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完成会度荼任务的实际能力与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在考核形式上,单项技能考核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会计素质的培养。
(二)考核方式
会计数字书写的考核标准(操作实务测试)
点钞的考核标准(测试时间为4分钟)
12
翻打传票的考核标准(测试时间为10分钟,每组20个数)
商品条码录入的考核标准(测试时间为10分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