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子李》到《俗世奇人》
雅荷塘小学温颖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刷子李》,体会作家冯骥才是如何写出刷子李的奇特。
2、学习运用默读、精读、浏览、猜读等阅读方法,对比阅读《俗世奇人》中的三篇文章,体会作者如何写出独一无二的人物。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刷子李俗世奇人
板书:刷子李俗世奇人
(边板书边说:大千世界——生接:无奇不有)
冯骥才在他的《俗世奇人》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奇人,“刷子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生接:“外号、称号、绰号”
2、从这个名字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生1:干粉刷这一行。
生2:粉刷。
生3:精通粉刷这一行;生4:姓李。
3、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都能称为“刷子李”吗?那么,为什么叫“刷子李”呢?他又“奇”在哪呢?
(在板书“奇人”的下方画上重点符号)板:奇
二、浏览课文,找找奇特之处:
(第一次)
1、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刷子李奇在哪儿?绝在哪儿?用笔划划,找到一处就用笔标上①,找到两处就标上②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词语,记录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快速浏览)自主找、划。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刷子李的神奇之处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
你找到一处,我找到一处,彼此一交流,都找到了两处。
这就是交流的魅力。
3、全班交流:
你找到哪一处?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你所见的过的粉刷匠的样子是怎样的,描述一下。
刷子李穿一身黑衣,身上却没有一点白点,真是——黑衣无暇。
奇在刷的效果非常好。
“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
这个规矩非常奇特。
这也说明了刷子李很自信,刷的手法也很老练。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描写刷墙的动作,哪几个词让你觉得奇特?听你们读这几个词,老师的眼前就浮现出刷子李刷墙的动来了。
我们也来学一学。
请生举起手来边读边学刷子李刷墙的动作。
回顾学生找出的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从哪三方面看出刷子李的奇?
板书:效果、规矩、动作
4、读着读着,刷子李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了,已经成了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了。
读读这些句子,说说在你的心目中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预设:粉刷艺术家。
艺术粉刷匠。
舞蹈家。
裁缝家。
(师:能做“天衣”。
)书法家。
(挥笔很潇洒)魔术师。
(打开一面屏障;单坐着如同升天一般美)刷子李果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奇人!
三、对比阅读《刷子李》、《好嘴杨巴》、《张大力》(见教案附件)*
在民间,如果一个人手上有绝活,手艺高超,无人能比就可以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称呼他,用这个行业加上他的姓(行业+姓)那么,有这样的称呼的人还有哪些,你知道吗?(泥人张、风筝魏)
今天老师还从《俗世奇人》中请来了两位奇人,(板:从到)一位叫“好嘴杨巴”,一位叫“张大力”。
还有一位先卖个关子,稍后再介绍。
这个故事超市里的故事,可以自由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来读。
再通过对比《刷子李》这个故事,看看他们又奇在哪里?
表:
*选段一:杨巴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可这样,难题就来了——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倘若不加解释,不又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说不说,都是要挨一顿臭揍,然后砸饭碗子。
而眼下顶要紧的,是不能叫李中堂开口说那是脏东西。
大人说话,不能改口。
必须赶紧想辙,抢在前头说。
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节选自《好嘴杨巴》
*选段二: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
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
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节选自《张大力》
*Ppt显示其中两个文段,凸显人物不同特点,并使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
板书:语言力量神态
小结:我们往往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描写方法,以此让人物形象更真实立体。
(5)对比阅读《刷子李》和《认牙》
刚才读到的故事之中,为了凸显人物的特长,我们选择的事例都直接指向他的特长!刷子李选择刷墙的事例,张大力选择举石锁的事例。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奇特。
(不出示题目)先看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角华大夫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脸盲症,不认得人)
a、读《认牙》的前半段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
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
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
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
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
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
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
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指名汇报华大夫的特点(脸盲症,不认得人)
成功捉到通缉犯了吗?猜猜是怎样捉到的?指名说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下半部分。
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
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就全明白啦。
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华大夫的奇体现在什么地方?(不认人,只认得牙)故事的题目就叫作《认牙》。
华大夫真正的特点是高超的医术!
出示ppt
如果我们将刷子李和认牙两个故事进行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收获?《认
牙》的事例与人物的特点似乎不相符,这正是这个故事的奇特之处。
为什么要这样写?(选择一个特别的事例,从侧面反映人物的特点)
板书:故事
我们在选择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时候,可以多观察、寻找更有代表性、更有创意的事例,人物就更独特了!
四、评选天津“最奇之人”
1、请评选出天津“最奇之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2、正可谓俗世奇人,述说俗世不俗之人。
其实每一个人都各有所奇,各有所长!你的特长是什么?
但看到别人的特长,我们是否就一定要学习别人的特长?
快速浏览童话故事《小鸡学游泳》,你又有什么启示?
人人都是独一无二之人,(板书:独一无二)每人都有你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长,不要盲目去模仿别人,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发掘自己的潜能上。
五、总结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显示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拥有独一无二的特长!所以做最特别的自己,说不定就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作业:推荐阅读《俗世奇人》其他故事
板书:
从《刷子李》到《俗世奇人》
规矩语言
奇效果力量
动作神态独一无二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