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

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

(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

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第二课时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

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

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

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3、再读加深感受:再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

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

参考题目:爷爷,我们想您!老支书,慢走!挥泪送别老支书!我们永远纪念您!洪水退后……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

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五、作业1、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课本剧。

17梦想的力量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教学过程:一、“梦想”的质疑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1)谁的梦想?(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二、“梦想”是什么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梦想”怎样实现的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

(1)瑞恩为攒够这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

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是瑞恩和同学们更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3、再次默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四、“梦想”的力量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2、课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①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

②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像些什么?③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2)“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口井。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作业1、摘录瑞恩说的话。

2、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

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

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

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口语交际四感动教学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课前准备:1、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1、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

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

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2、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

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

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

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音乐响起)6、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7、出示刘翔的图片。

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8、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

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

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

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习作四感动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