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桩施工方案(改0815)

旋挖桩施工方案(改0815)

川东北国际商贸物流中心4号地块1#、2#、3#楼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司平昌项目部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一、建筑、设计概况 (1)二、场址工程地质条件 (2)第三章施工工艺 (3)一、工艺流程 (3)二、施工方法、 (4)第四章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8)一、质量目标 (8)二、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保证措施 (9)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17)一、目标工期 (17)二、施工进度计划及形象进度控制 (17)三、工期保证措施 (19)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20)一、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20)二、劳动力安排 (21)三、周转材料投入安排 (22)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22)一、安全保证体系 (22)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4)三、预防及应急措施 (25)四、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6)五、文明施工措施 (27)第一章编制依据该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业主提供的基础施工图纸、地勘报告;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建筑、设计概况(一) 建筑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平昌县金宝新区,拟建物为川东北国际商贸物流中心4 号地块1#、2#、3#楼,地下2层,地上24层,裙楼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机械旋挖钻孔桩。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由湖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成都分院对该场地岩土工程进行勘察。

(二) 设计概况1.本工程基础设计为旋挖钻孔灌注桩。

2.本工程旋挖桩共451根,桩径为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m等共7种,嵌入岩石1.0〜2.0米。

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60mm。

3.钻孔浇筑桩施工的各工序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有停工现象。

清孔结束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在满足设计要求内,半小时内必须浇筑混凝土,否则需再次清孔。

4 .桩孔成型后必须清除孔底沉渣,孔清后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cm并应立即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实际浇筑咼度咼于设计桩顶标咼0.5m,本工程桩基安全等级按甲级施工。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区位于平昌县金新区何家坪,区域上属剥蚀侵蚀浅切割低山丘陵地貌,场地总体上呈南东咼、北西低,以斜坡、平台、台坎的形式呈现。

根据地勘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各地层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

1、粉质粘土:褐红色-黄褐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可塑- 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略显光泽,手捏有粘着感,碎、块石含量约5-15%,碎块石粒径一般为5-25cm,厚度变化大,钻探揭露厚度1.80-23.50m。

2、强风化泥岩:紫红色,岩体网状风化裂隙发育,质软,手捏可碎,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部分手掰呈薄片状),该层在拟建场地颁布连续,钻探解释强风化带厚度在3.70-19.80m 之间。

3、中风化泥岩:褐紫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为20-50cm。

第三章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图1工艺流程施工方法、1、放样定位工程开工前,根据轴线及桩位布置情况,在场地内建立测量控制网,然后依据控制网测放各桩位中心点。

2、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桩位放样。

复测检查无误后对所放桩位进行固定性保护,并埋设护桩,且复核无误。

护桩必须保护好,如发生位移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复测。

3、埋设护筒钻孔时采用长度适应钻孔地基条件的护筒,保证孔口不坍塌以及不使地表水进入钻孔。

埋设护筒时,护筒底部及周围分层夯实确保护筒不下沉、移位、漏水。

(1)护筒用钢板制作。

为增加护筒刚度,防止变形,采用20mr厚钢板, 并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侧加焊一道加强筋。

(2)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0〜400mm可根据钻孔情况选用。

( 3)护筒高度高出地面30cm。

(4)护筒中心竖直线应桩中心重合,一般平面允许偏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 5)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耐压、不漏水。

( 6)护筒埋设好后,测量其顶部标高,作好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

4、钻机就位将钻头精确对准放好的桩位,下面用方木垫实,确保钻进过程中不倾斜、不移位。

钻机就位后,使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外缘、转盘中心和护筒中心三点在同一铅垂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

5、钻孔(1)当准备工作就绪,桩位复核无误后,才进行钻孔施工。

钻孔在相邻桩(5米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方可进行,避免干扰相邻桩混凝土的凝固。

(2)钻孔开始时,先缓慢启动钻盘,待孔口周围泥土挤压密实后,再开始钻进。

(3)在钻孔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泥浆比重、粘度和含砂率。

(4)在不同的钻孔过程中捞取钻渣判断工程地质情况并与设计地质情况相对照,渣样分袋包装,贴标签妥存;当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5)如发现流砂层,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孔。

(6)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6、清孔清孔的目的是抽换孔内泥浆,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淀土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其次,清孔还为灌注混凝土创造良好条件,使测深准确,灌注顺利。

清孔后报监理工程师要对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检查,达到相对密度:1.03 -1.10 ;粘度:17-20Pa.s ;含砂率:<2%;胶体率>98%。

终孔检查后,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在最短时间内灌注混凝土。

7、钢筋笼制作(1)钻孔的同时加工钢筋笼,钢筋的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

电弧焊包括双面焊和单面焊,当采用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当采用单面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在保证质量且经过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采用闪光对焊。

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C、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搭接弯曲角度不大于4°。

D焊缝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无焊渣、焊瘤。

(2)钢筋笼的制作在现场进行,起重设备能力为25吨,钢筋笼分段制作,每段长9m制作时将严格按规范进行。

(3)定位筋在钢筋混凝土段每隔2米焊一组,每组4根;每隔1米焊一组,每组4根。

相邻两组定位筋错开45°布置。

(4)制作中要求主筋平直,箍筋圆顺,尺寸、位置准确,根数符合设计要求。

主筋与箍筋连接牢固。

保证安装时不致变形,钢筋工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焊工持有焊工证件。

8、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分段插入桩孔中,各段主筋连接采用单面焊接,钢筋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相邻焊接缝错开距离不小于35d(d为焊接钢筋的直径)。

一段入孔后固定在桩孔口,再吊上一段,在桩孔口焊接,用电焊机先点焊,再搭接焊接,四台电焊机同时施焊。

9、导管安装(1)导管内径为300mm导管下放前进行水密性试验承压试验及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后要对导管编号,下导管时按编号拼接。

(2)导管下放时,应使位置居于孔中,轴线垂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并应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升降试验,下放检查沉淀厚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导管底部至孔底标高控制在0.25〜0.4m之间。

10、灌注混凝土( 1)为确保灌注的顺利进行,混凝土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混凝土方量。

灌注混凝土时要由一人统一下令开始灌注,灌注速度要循序渐进,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m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米。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1.0m)和填充导管底部所需混凝土数量参考公式计算:V>n D2/4X( H1+H2 +n d2/4 X hl式中:V --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 m3);D--- 桩孔直径( m)H1 --- 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H2 ---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m);d -- 导管内径( m);hl-----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及h1=Hwr w/ 丫c; Hw 丫w、丫c 意义同前。

(2)灌注桩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后,直接由料斗进入导管进行灌注。

3)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5)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n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当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灌注速度。

( 6)在灌注过程中,应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7)灌注完的桩顶标咼比设计标咼咼出0.5 ~ 1.0米,咼出部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必须防止损毁桩身。

拔护筒时,应注意勿使桩头混凝土离析。

( 8)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灌注咼度是否正确。

( 9)按规范要求的数量制取抗压强度试件,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应真实可靠地做好记录,记录结果应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如钻孔记录、终孔检查记录、混凝土灌注记录。

第四章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确保质量总目标达到合格,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工程桩桩位验收均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2.桩动测合格率100%,无三类桩、四类桩。

3.混凝土试块按规范留取、试压,统计合格4.所有存档资料应完整、清晰。

、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图)(一)质量控制手段1.为保证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决定调派质量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施工经验丰富,创优意识较强,有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施工管理人员。

2.制定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按照设计要求和现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施工全过程严格按有关质量标准进行,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

3.严格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及质量计划,认真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三工序”管理,严格质量法规,抓好控制把关,层层监督、检查、整改。

相关主题